初中生物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方式探寻

2019-10-21 01:57陈凤
大东方 2019年9期
关键词:和谐课堂生物教学创新

陈凤

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要认真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改变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快乐的课堂生活。

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和谐课堂

教学在于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主动性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一、精彩導课,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无定法”,新课导入也是一样,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适当地变换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置于情绪高昂、兴趣浓厚的特定情境之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撞击学生的思维“火花”,既学得轻松,又掌握牢固,学生得到心理上成功后的满足感,他们就会产生新的学习兴趣,从而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认识要求,就形成了学好知识的良性循环,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导入方式很多,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如精心设计一个标题,利用时事新闻,结合生产生活联系实际等,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新课导入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导入方法或者方式一定要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不能脱离教学实际,正如打靶,百发百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创作时,脑中要时刻想着这个意念,这样才不至于“脱靶”。诚然,新课导入无定式,它是“点睛”之笔。有效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但它的精心设计与草草进行,效果截然不同,教师应避免盲目追求表面花哨和热闹,不顾及导入内容而使导入流于形式的做法,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但是无论教师以什么形式引入新课,都必须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化学学习有一个整体印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断总结创新与运用课堂新课导入方式,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二、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的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生物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生物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生物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生物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力求认识生物事物,获得生物知识经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因此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一种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去学习、去研究、去设想、去探索、去创新。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要营造宽松的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学习。在这个环境中,不是你讲我听的简单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这样的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上课时拘谨的场面,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注意语言的技巧,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问题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可以利用现象生动逼真的生物实验、曲折多变的问题情景来刺激学生,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方法,只要能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们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

三、加强问题的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也称创新意识,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精神的引导下,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释放创新激情,进行创新活动。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生物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基础。

创新精神是指一种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探索的精神状态。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保障。而一切创造都始于问题的发展、问题的探索,问题的解决。而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能逐步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问,敢于质疑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满足于书本提供的现成答案,要去发现、去追踪概念和理论的形成过程。

此外,对学生来说,教师、教材、辅导资料、试卷等是“权威”,这些“权威”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权威”不等于“真理”,也会有错误。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坚持“信仰”,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最新科技成就和自己的实践,对一些问题大胆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之间交流探讨获得“真理”。

四、改革课堂教学,发展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巧设追问,深入分析。

为了不断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可以不断追问学生。

2、形象生动的比喻。

通过比喻性教学,学生兴趣盎然,对生物学知识就有一种亲切感、真实感,对基本知识理解得就会更深刻一点,记忆得也会更牢固一点。如:在教学中可把“植物体”比喻为“学校”,把“细胞”比喻为“学生”。上课时,教师可作这样的解说:在学校,学生是最基本的"单位",学生的活动是学校最基本的活动,而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如果没有学生的活动,就不会有学校。由此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学生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通过上述比喻性讲解,进而使学生理解“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3、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简化记忆。

比较是确定现实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从比较中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矛盾的特殊性。比较又是概括的前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把这些事物联合为一组进行概括。在教学中,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记忆。在这种综合、对比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4、加强第二课堂,实践与理论结合。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促进兴趣的发展,更能促进能力的提高。例如:到公园去参观,动物园中动物的饲养和公园里植物的栽培;还可到野外考察,了解各种生物形态和生活习性等……使学生的生物知识得到应用,产生一定的心理满足和欢乐,巩固和发展了兴趣,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还有其它教学方法,在教学科研不断深化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深化教学改革,把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

参考文献

[1]彭勇.浅谈初中生物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学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14-14.

[2]周锋.初中生物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8):57.

[3]杨皎.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探索[J].好家长,2017(31):64-64.

(作者单位:广西博白县大垌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和谐课堂生物教学创新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