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华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人们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因此,高校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时要注重对其核心素质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出更多优质的幼儿教师。本文就注重核心素养培养,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应用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目前,针对于我国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来讲,教师教学更偏重理论教学。这就导致一旦学生走出校园,在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灵活变通,使得各种突发问题不能够有效解决。因此,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十分重要。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爱心、责任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
一、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十分必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会采用“填鸭式”教学,单凭教师利用讲授法进行简单授课不足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进行辩证的思维,自主意识也逐渐增强。如若教师在继续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采用“填鸭式”教学则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也不能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学前教育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评价,交流自己从中感悟的心得与困惑,从而让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变得鲜活起来。最后,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幼儿园试教获得初步的教学体验;还可以将幼儿园见习、实习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加强教学形式的创新
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一直都是各高校教学的首要任务。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应该局限于教学课堂上。在大学校园中各类社团层出不穷,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社团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培养。社团是学生兴趣的另一种体现,也能够让学生的课后生活更加丰富,学生通过跟随社团进行实践更能够提升其学习效率。因此,学校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参加歌舞类社团,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激励学生为相关演出进行排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技能。除此之外,社团的运营也是需要学生来组织的,在演出之前需要学生进行日常的排练,在此过程中相关组织人员能够对管理工作更加熟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同时管理人员对于社员的心理变化也会敏锐的感知,对其在日后的工作中感知幼儿的情绪也有所帮助。并且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日常排练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进行排练时对表演进行讲解,这样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其对幼儿进行教学打好基础。
三、强化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时还需要加强对于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对于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教学时,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尤为重要。学龄前儿童的思维较为跳跃,因此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高校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时也要着重注意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权,让学生根据教师教学短视频中的内容进行问题的提出,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能够充分奠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加强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定期地组织演讲活动。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以及阶段性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题并写出相应的演讲稿,然后再进行演讲比赛。结合教师以及同学的点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在进行演讲的过程中也能够对学生的仪态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不仅需要丰富理论教学,同时也要强化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够保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突发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通过从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强教学形式的创新、强化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三方面进行讨论,探究培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方法,希望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志坚.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1):60-62.
[2]胡梓滟,徐俊华.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活动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J].黄山学院学报,2018,20(06):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