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观察

2019-10-18 08:01郑军卯吴桂勇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受区血运四肢

刘 锐 郑军卯 吴桂勇 王 辉

(开封市人民医院骨科 开封 475000)

四肢损伤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生率较高,患者多伴有皮肤软组织损伤现象,且损伤情况多较为复杂,以往常规的带蒂皮瓣通常难以满足该类患者的修复需求[1]。近些年来,临床上逐渐将游离骨前外侧穿支皮瓣应用于该病患者的治疗中,并因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隐蔽性而逐渐得到医护人员的认可[2]。本研究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对收治的4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了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我院收治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患者就诊时间均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32.5±3.9)岁;致伤原因:其中机器伤29例,交通伤11例;受伤部位:手外伤22例,其中14例为右手,8例为左手,跖骨开放骨折伴足背软组织缺损8例,足底复合组织缺损10例。本组40例患者中28例伴有创面严重污染现象,12例伴有感染现象,且40例患者均可见骨外露现象,所有患者均行择期手术治疗。

1.2方法

入院后及时利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并行创面感染防控,同时本组患者均行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治疗。行全麻处理,患者取仰卧位,协助患者屈髋屈膝,利用软枕垫高患者头部,并对患者足跟部进行固定,同时扶患者膝部,以促使患者大腿内旋,便于行外侧解剖处理。对患者大腿部位进行消毒、铺巾,并促进股骨大转子得以充分显露,并可利用橡胶止血带对大腿近端腹股沟下进行捆扎。以创面区域大小为依据进行皮瓣设计与切取,确保设计皮瓣大于受区10%,通常需由皮瓣外侧缘做切口,逐渐切开至阔筋膜下,并向内侧分离,促使切口达到或接近股直肌与肌外侧股之间的剪切,明确皮瓣内皮动脉中点部位有搏动,然后切开皮瓣内侧及近端,同时进行分离处理。缝合固定皮瓣与创伤区域,以蒂长度为依据明确吻合点,于受区切断血管蒂,对断端进行修剪,然后于显微镜下处理静脉及动脉吻合情况,并处理吻合神经膜处理,放置引流管,最后对伤口进行缝合,并固定石膏托。术后做好感染预防与保暖,严密观察患者皮瓣血运情况,保证皮瓣血运通畅。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皮瓣修复情况,并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治疗后皮瓣均全部成活,其中仅2例患者可见植皮散在点状液化现象,给予针对性处理后均痊愈;2例患者术后12h后可见青紫现象,经即刻探查扩大皮瓣中心开口后静脉危象得以解除,且本组40例患者供区植皮均完全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4.5±1.5)个月;且所有患者皮瓣色泽、外形、厚薄均与受区较为相似,且患者供区肢体功能均较为正常,无明显受限现象发生;术后6个月22例行缝接神经的皮瓣感觉恢复至S2~S3,其余皮瓣均恢复至保护性感觉;治疗前,患者VAS评分为(6.2±1.2)分,治疗后为(3.5±1.0)分,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t=10.932,P=0.000)。

3 讨论

四肢损伤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生率较高,且患者多伴有创伤软组织缺损现象,并可见神经、血管或肌腱组织外露现象,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痛苦,同时还会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因此,临床上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以避免创面感染或进一步损伤现象发生。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为临床上治疗软组织缺损的一项常用方式,其在促进患者受损组织功能恢复、确保创面愈合方面有重要作用。但该治疗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即术后易产生创面臃肿等现象,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美观性的影响极大[4]。因此,笔者认为,在给予患者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时必须要以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地修剪皮下脂肪,并保留少量肌肉,并且需适当的保留皮瓣部位的筋膜与脂肪,同时需对剩余的脂肪组织进行修剪。此外为确保术后皮下组织完整、通畅,术中需适当地对真皮下脂肪层进行保留,通常需保留2mm左右。术中需在真皮下血管网保留一层薄薄的脂肪,以提高血管网的连续性,从而更好地保证皮瓣血运情况、提高皮瓣组织的弹性,促使修复效果与正常皮肤组织更加接近[5~6]。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设计的过程较为复杂,其极易受血管干粗细、血管丛血流方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同时还需确保皮瓣长轴与穿支血管走向相同;在明确皮瓣面积时需加强对血管分支数量的考虑,并且需根据血管粗细进行相应比例的方向变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40例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14.5±1.5)个月,所有患者皮瓣色泽、外形均与受区较为相似,且患者供区肢体功能均较为正常,无明显受限现象发生;本组中22例行缝接神经的皮瓣感觉恢复至S2~S3,且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评分(VAS)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与徐风瑞[7]等的研究结果相符,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患者对皮瓣外观及质地的满意度均较高。

综上所述,以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方式对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受区血运四肢
指尖血糖监测判断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血运的临床效果
跟踪导练(四)
端侧吻合动脉行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一种手外科血运观察指示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跟踪导练(四)
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组织瓣移植术综述
CTA预选胸廓内动脉肋间穿支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的受区血管
跟踪导练(四)
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的腹腔镜直肠癌全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超薄前臂皮瓣在鼻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