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二 嫚
(开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开封 475000)
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等行业快速发展,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明显增加,由于本病病情凶险,且患者多合并多脏器、多部位重度损伤,因此死亡率较高[1]。据临床经验,患者伤后1~24h为并发症的高发阶段,因此短期内做好有效、快速止血为抢救的关键[2]。为探讨优质急诊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男48例,女30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9.95±3.00)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44例,高空坠落19例,尖锐物体挫伤10例,机器损伤5例。受伤部位:腹部开放性损伤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5例,胸外伤11例,胸内出血6例,四肢损伤35例,骨盆损伤8例,颅脑损伤6例。入院时休克程度:轻度休克32例,中度休克29例,重度休克17例。
1.2方法
1.2.1急救措施
(1)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自主清除呼吸道污物的能力基本丧失,极易出现窒息等,因此接诊后,医护人员需立即查看患者口、鼻内是否有污物及畅通,及时清除血污、分泌物等,保证其呼吸道通畅,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并给予吸氧,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以改善缺氧状态;对于出现舌后坠患者,可使用舌钳夹,避免其咬伤;(2)失血为严重创伤休克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立即查明出血部位、是否有隐藏出血部位等,立即给予敷料加压包扎以达到止血效果,期间密切关注压迫部位血运状况,标注止血带包扎时间,间隔0.5~1h松开1次,以免引起肢体坏死;(3)依照患者休克状态、出血部位以及呼吸情况等谨慎使用杜冷丁等止痛药物;(4)严重创伤性出血休克患者,其有效循环血量会不同程度下降,因此急救时需至少建立2条有效静脉通道,以备扩容、抢救药物输注等。为加速循环重建节约时间,可通过上指静脉给药或气管内给药,利于抢救。
1.2.2手术安排
抢救患者同时,医护人员要紧急联系相应科室,安排手术,尤其是闭合性损伤内出血患者;医护人员除扩容纠正休克外,同时要积极做好手术准备,如备皮、备血、皮试及留置导尿管等,期间严密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心率及血样饱和度等基本生命体征。
1.2.3早期并发症的预防
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DIC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死亡率极高,因此在围术期需加强管理及监测力度,需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以降低病死率。除常规无创体征监测外,必要时可行CVP有创监测,以及时发现血液动力学异常,指导液体复苏。加强单位时间内患者尿量变化情况观察,及时发现肾功能衰竭等。液体复苏过程中,要定时化验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明确其凝血、失血及血小板功能状态,如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PLT明显下降,活性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延长,需怀疑DIC并及时处理。
2.1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HCT、Hb、FIB、Plt、APTT、PT以及TT均有明显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时间HCTHb(g/L)FIB(g/L)Plt(109/L)APTT(s)PT(s)TT(s)治疗前(78)0.29±0.1087.72±11.898.37±2.88203.20±49.5612.37±8.035.66±0.923.63±0.19治疗后(76)0.48±0.11118.33±20.102.39±1.2023.27±10.5546.60±20.0114.47±8.3011.38±1.79t11.22111.53716.74030.97213.9969.31738.022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2例水电解质紊乱、1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脏器功能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6.41%,其中2例患者抢救后好转,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2.3休克干预效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休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休克症状比较[n(%)]
时间轻度中度重度治疗前32(41.03)29(37.18)17(21.79)治疗后62(81.58)11(14.48)5(3.94)χ226.62010.3217.278P0.0000.0000.007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发生突然,病情危重,且伴随多脏器、部位损伤,因此病死率极高,及时、有效的急诊抢救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严重创伤性休克的抢救过程中必须坚持“抢救优于诊治、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积极评估患者病情进展以及医护人员自身经验等,动态评估、预测病情走向,准确判断休克程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更好救治[3~4]。
目前临床关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中,多将重点放在致命伤的干预上,而忽视了潜在风险、并发症的监测、治疗及预防,导致后续治疗难度加大。优质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程序”,在国外已经作为常规护理模式被推广,然而在我国则尚处于起步阶段[5]。优质护理的本质是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患者心理、预防等干预方法,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护理质量、深入护理研究。我院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中,除及时抢救、治疗致命伤外,同时应在接到患者时动态、全面评估其病情,以预见性、动态性的护理思维来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并预防性地实施干预措施,从而为患者后期更好存活奠定基础。结果显示,患者优质急诊护理干预后,凝血指标显著改善,其休克程度亦得到明显改善(P<0.05),证明优质急诊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治疗期间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为重度休克患者,且其伴随多脏器损伤,因此笔者认为重度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综上所述,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情严重,采用优质急诊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为后续治疗及预后改善提供基础与保障,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