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300170)陈琳
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以上的患者留有躯体、认知及行为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需依赖家庭照顾者协助其进行日常活动及康复锻炼,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更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有研究发现:护理卒中患者不仅对其照顾者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还严重影响照顾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家属被认为是卒中的第二受害者[1]。此外,有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在康复不同阶段有着不同需求,且并未得到满足。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家庭是其治疗与康复的主要场所,其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及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将家庭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附表1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照顾者SAS得分比较
附表2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照顾者SDS得分比较
附表3 两组干预后患者照顾者照顾能力评分比较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及其主要照顾者8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纳入标准为:①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的脑卒中初次发病患者;②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③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0~60分,即中、重度依赖;④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或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⑤既往无精神病病史;⑥自愿参加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照顾者纳入标准为:①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患者的配偶、子女等,排除被雇佣,或一名患者有多名照顾者;②小学以上文化水平,可独立进行阅读和书写工作;③年龄18~65周岁;④排除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⑤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试验组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中,照顾者为患者配偶的26名,子女12名,其他(兄弟、姐妹)2名;对照组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中,照顾者为患者配偶的24名,子女15名,其他(兄弟、姐妹)1名。两组患者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随访,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与随访的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及照顾能力进行测评。
1.3 评价标准
1.3.1 焦虑、抑郁测定量表 采用W.K.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1965)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测量。SAS焦虑自评量表共有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评分乘以1.25为最终得分。总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SD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含20个条目,分为4级评分,得分乘以1.25为最终得分,总分<53分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
1.3.2 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 由Clark与Rakowski于1983年编制,本文采用的是香港李丽棠修订的中文版FTCI,包括适应照顾角色、应变及提供协助、处理个人情绪、评估家人与社会资源、调整生活以满足照顾需求共5个分量表,25个条目[3]。得分越高,则说明照顾者照顾能力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ASS19.0统计软件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患者照顾者的SAS、SDS评分及照顾能力得分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患者照顾者在接受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1、附表2;试验组患者照顾者在接受干预后,其照顾能力得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3。
3.1 编制《脑卒中家庭护理指南》,该指南以《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4]为基础,包括5个章节:第一章:我/我的家人有脑卒中;第二章:我/我的家人病情稳定;第三章:我/我的家人准备出院回家;第四章:我/我的家人回家了;第五章:适应生活。自脑卒中患者入院,即发放该指南,鼓励患者及其照顾者自行阅读,并给予讲解和指导。
3.2 出院前由研究人员建立脑卒中患者的档案,包括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及肢体活动、语言表达、吞咽功能及自理能力等临床指标。登记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联系方式和居家康复地点。评估其主要照顾者的康复知识掌握程度、照顾能力及心理状态,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家庭干预计划。通过床边示范和讲解,教会患者及其照顾者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功能锻炼的内容包括:被动运动、床上运动锻炼、日常生活能力锻炼、言语障碍训练、感觉功能锻炼及失用综合征的康复等。患者出院后,由研究人员每周给予电话回访,及时评估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对患者及其照顾者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的解决,并动态调整家庭干预计划。
3.3 有研究表明,患者残疾程度越严重,则其照顾者的负担越大,焦虑及抑郁评分越高。护理人员应关注照顾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住院期间及时告知患者的病情及各项检查结果,缓解照顾者紧张焦虑的情绪,鼓励其正确面对并树立早期康复的信心。患者出院前应肯定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帮助其树立居家康复的信心。并建立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病友会,通过微信群等方式鼓励照顾者们相互沟通交流,护理人员适时解答疑问并提供支持。干预6个月后,护理重点应着重于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帮助照顾者调整和重建生活和工作的节奏。
脑卒中不仅是神经科常见的致死性疾病,还影响患者的认知、运动、功能等,给其照顾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照顾者在平衡照顾患者及其他需求时面临多种困难,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且目前国内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仍以回归家庭为主,家属则成为其主要照顾者。有研究认为对脑卒中照顾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康复知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可缓解其焦虑、抑郁的情绪。本文将家庭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中,有效缓解了照顾者的不良情绪,增强了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提高了其康复知识的水平,对患者的疾病预后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