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衰减的临床观察

2019-10-16 23:28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王振华王玉枝郭宁宁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透析液滴度血透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王振华 王玉枝 郭宁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排除有慢性感染、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成A、B、C三组,每组为40例。其中,A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34~78岁,平均年龄为(58.3±4.9)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糖尿病肾病6例,多囊肾3例,高血压肾病3例;B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37~75岁,平均年龄为(59.3±4.7)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7例,糖尿病肾病7例,多囊肾3例,高血压肾病3例;C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37~72岁,平均年龄为(57.8±4.2)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糖尿病肾病8例,多囊肾4例,高血压肾病2例。

1.2 方法 A组:应用血液透析。应用血液透析器将血液透析,透析液选择碳酸氢盐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保持1.5mmol/L),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分别控制为200ml/min和500ml/L。每周3次,每次4h。

B组: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方法与A组一致。应用血液灌流器,选择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将血液灌流器置于透析器前,冲洗管道和灌流器,注入肝素。一般透析时间为血液灌流2h、血液透析2h,血液灌流流量和透析液流量分别控制位200ml/min和250ml/L。每周2次血液透析、1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每次4h。

C组:应用血液透析滤过行血液净化。应用血滤机和血滤器,通过前稀释法,选择30~40L置换液,透析液选择碳酸氢盐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保持1.5mmol/L),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分别控制为260ml/min和650ml/min。每周2次血液透析、1次血液透析滤过行血液净化,每次4h。

1.3 评价指标 观察和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衰减数值。

2 结果

经过净化后,三组患者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均均有不同程度衰减,但A组衰减程度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见附表。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各类疾病类型的增加,由此而引起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包括由慢性肾炎发展而至的尿毒症、糖尿病和高血压而引起的尿毒症等[1]。临床中多采用血液透析治疗,从而延长的患者生命周期,但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和长期需要血液制品、反复穿刺,再加上透析器材标准不合理、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维持性血透患者成为乙肝感染的重要群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从当前医学研究上来说,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治乙肝病毒的最有效途径,维持性血透患者相较于正常群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衰减速度更快[2]。血液透析通过对流和弥散作用清除血液中蓄积的毒素、通过超滤和渗透方式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但由于透析膜透析孔径不大和生物相容性不足等因素,体积较大的毒素无法有效排出。通过血液灌流可以将血液中的毒素吸附清除,灌流后返回体内。同时,血液透析滤过行血液净化改进透析滤过膜,将具有毒素的体液过滤后加以置换液,具有良好的透析效果[3]。在上述研究结果中发现,经过净化后,三组患者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均有不同程度衰减,但单纯应用血液透析的A组衰减程度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附表 三组患者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衰减情况对比(mIu/ml)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滤过行血液净化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有效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延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衰减速度,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血液净化中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透析液滴度血透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含糖透析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血糖血压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小血管炎患者抗体滴度与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应用腹膜透析法治疗犬尿毒症的病例报告1例1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