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528211)汪蓓蓓 谢代刚 邵礼成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312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亚临床甲减患者81例(亚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231例(单纯组)。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T2DM的患者;②近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且甲状腺功能正常或存在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③病史资料齐全。
1.2 诊断标准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TSH>4.5mIU/L,且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为(9~25)pmol/L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为(2.1~5.4)pmol/L。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3.5g/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微量蛋白尿(>300mg/d)[1]。DR:通过眼底检查结果,根据2014年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进行诊断[2]。
1.3 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和病史等资料,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TSH、FT3和FT4的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晨尿里白蛋白和空腹状态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使用日本TOPCON(TRC-50DX)对患者进行眼底眼底检查以判断是否发生DR。
附表 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并计算回归系数、比值比(OR)及其可信区间和P值。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资料及各项指标水平对比 亚甲减组与单纯组在糖尿病病程(9.6±3.1vs7.1±3.3)年、糖尿病肾病发生率(16.05%vs7.7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16.05%vs19.48%)、TSH水平(7.13±1.16vs2.13±1.17)方面比较,前者均显著高于后者(均P<0.05),其余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和指标(HbA1c、FT3、FT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 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和亚临床甲减是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见附表。
本研究显示,312例T2DM患者共检出亚临床甲减患者81例(25.96%),存在较高的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检出DN和DR患者分别31例和70例,其中亚甲减组患者DN和DR的患病率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和亚临床甲减是DN和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以微动脉基底膜增厚和透明样物质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其发生与微动脉内皮损伤、基底膜增厚以及血小板的吸附和聚集相关,最终导致微动脉的血栓形成或血管闭塞;视网膜动脉和肾小球动脉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常累及微动脉,而视网膜动脉损伤早于肾小球动脉;微炎症状态是各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有特征,亚临床甲减患者存在较高的微炎症水平,各种微炎症因子作用于甲状腺的同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以及抗氧化损伤的防御机制减少都是引起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此外,亚甲减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乱也增加了血小板在微血管吸附和凝集的风险,血脂异常也促进了微血管和大血管胆固醇沉积,降低了血流速度[3]。
综上所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是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等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对T2DM患者应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