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微创手术效果分析

2019-10-16 23:30河南省长葛市第二人民医院461500赵保民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鞘膜疝囊腹股沟

河南省长葛市第二人民医院(461500)赵保民

腹股沟疝是临床普外科一种多发性疾病,其患病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传统手术治疗腹股沟疝需作斜形切口,较易导致腹股沟结构遭到破坏,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1]。本研究对微创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旨在为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经验,现将相关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50例)和微创组(50例)。微创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23~71岁,平均年龄为(53.1±3.0)岁,初发疝33例、复发疝17例;传统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21~73岁,平均年龄为(53.3±2.7)岁,初发疝36例、复发疝14例。不同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传统组予以传统手术:患者选取手术体位并行常规消毒铺巾,予以插管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后,在平行于患侧腹股沟处作一长度为7cm的斜形切口,先后切开和剥离皮下组织,分离开肌肉组织确定疝囊位置,予以疝囊切开,结扎疝囊颈部,切除多余疝囊,在精索后方置入补片,同时予以固定,重建外环,缝合皮肤组织,消毒处理切口,予以抗生素和止痛药物治疗。微创组予以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取头低脚高平卧体位,角度为10°~15°,先在脐下缘约1cm皮肤处作一切口,置入10mm套管,注气后将腹腔镜插入,分离组织直至腹膜外间隙后,将两个10mm套管置入,并分离至肌层,顺着耻骨朝两侧分离,内侧至中线,外侧则至髂前韧带,在耻骨梳韧带上方处探查腹壁下动脉,根据疝囊和腹壁下血管关系判断疝气类型,从子宫圆韧带或精索处游离疝囊,斜疝或者未入阴囊的腹股沟直疝则简单予以疝囊牵引,若斜疝进入阴囊则在近端处将疝囊切断,随后予以缝合关闭并远端旷置,手术视野下务必清晰显示Doom三角,同时将生物补片(15cm×15cm)予以修补,通过套管针将其置入腹膜外间隙,于耻骨肌孔处予以展开,最后予以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腹胀、感染和继发鞘膜积液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详见附表。

附表 不同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2.2 不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微创组中术后感染1例、继发鞘膜积液1例,对照组患者腹胀2例、感染4例和继发鞘膜积液2例,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vs.16.0%)显著低于传统组(χ2=4.000,P=0.046)。

3 讨论

传统手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常见方式,但因其切口长度较长,术中出血量多以及术后恢复慢等因素较易引起腹胀和感染等并发症。微创技术能明显减少手术创伤长度,降低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对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患者腹胀、感染和继发鞘膜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4.0%vs.16.0%)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该研究结果与李欣灿等[2]研究报道相类似。

综上所述,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具有一定临床疗效,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鞘膜疝囊腹股沟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结石一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睾丸鞘膜孤立性纤维假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