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素养是人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应该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是职业文化精神和职业思维能力的有机统一。文章从意识、教学、学生等方面分析了商科类院校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提出优秀商文化对大学生践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弘扬以义制利的职业道德、培养出奇制胜的创新意识有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商文化;商科院校;职业素养
一、职业素养的概念
“素养”一词,较早见于《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意指“修养”、“能力”。在《現代汉语词典》中,“素养”被定义作“平日的修养”,可以理解为“品格”、“涵养”。随着时代发展,学术界对“素养”赋予更多内涵,不仅包括内在的品质,也涉及外部的行为,即“素养”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统整与融合。
职业素养,是人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应该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是职业文化精神和职业思维能力的有机统一。对于商科类院校大学生而言,职业素养不可或缺。它是了解、感知经济社会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它是观察、解读经济世界的知识和技巧,它是鉴别、应对经济变化的观念和态度,它是新时代背景下商科类院校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二、商科类院校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
(一)意识:重显性职业技能的培养,轻隐形职业素养的教育
高职院校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各行各业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目标,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在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各高校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充分意识到学生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围绕着职业技能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如兴建先进的实训室、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产教融合……但更多地是聚焦在知识、技能等“显性”素养,对于职业意识、商业精神等“隐性”素养的培养仍显不足。从学生的角度,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也存在重专业课、轻素养课的特征。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意识、商业精神作为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未来职业道路“干得好”、“走得远”的基石。
(二)教学:职业素养教育呈“边缘化”
当前,高职院校中职业素养教育“边缘化”现象严重,存在专业技能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相脱节的现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部分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往往局限在一门课中,且仅仅在课堂上讲授,并没有很好地、有机地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还有部分院校的职业素养文化教育更多地是杂糅在各类通识课和专业课中的,没有一定的教学标准,上到什么程度完全依靠任课老师的理解。在课程育人功能分解上,通识课承担着通用文化育人的功能,专业课则扮演着提升职业技能的角色,而职业素养教育往往成为了两边都靠不上的“中间地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受教学条件的制约,各科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操作为辅”的教学模式很难改变,尽管也开设了相应的实践环节、专业见习实习,但从学生的反馈看,职业素养培养的满意度并不理想。
(三)学生:商科类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麦可思《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3%。其中,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2%。可见,受传统的“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往往因为工作中遇到一点挫折和不如意就频繁更换工作岗位,缺乏了“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坚守和敬业精神。也有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进入实习或工作岗位后,往往适应不了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受到自身性格、能力和阅历的影响,容易判断失误、错失机会,导致工作业绩不佳。此外,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也较为缺乏。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幼被家庭宠溺,潜意识里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缺乏奉献职业精神,在实习和工作中也缺乏细心、耐心、担当、守时等行为习惯。
三、优秀商文化视阈下商科类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策略
我国有悠久的经商历史和文化积淀,其中优秀的商文化与高职院校育人的价值观一致。优秀商文化所包含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等在今天恰恰能够弥补大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缺失。
(一)践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自古商人多数是白手起家的。浙商的“走遍千山万水,讲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徽商的勤于山伐,能寒暑,恶衣食”、晋商的拉着骆驼,千里走沙漠,冒风雪,犯险阻,北走蒙藏边疆;横波万里浪,东渡东瀛,南达南洋”、闽商的“敢拼才会赢”……无一不孕育和造就了中华商人独特的商业精神。他们面对困难坚忍不拔,从小小的掌鞋的、打铁的、弹棉花的、缝衣服的、修打火机等等的普通劳动者一步步成长为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家。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大凡成功者,都是能吃苦的人。李嘉诚曾说:“男子汉第一是能吃苦,第二是会吃苦。”许多成功人士的创业史都离不开吃“苦”。温州商人林立人凭借着这股肯吃苦、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毅力,辗转传呼机、数码相机、电子商务领域,产品远销欧美。常熟商人陈卓铎6岁卖水果,15岁做木材生意,19岁又从石狮、广州、常熟进货做起了服装,其中辛苦可想而知。多年的艰苦奋斗,使很多商人早已不需起早贪黑,但他们不贪图安逸享受,保持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无疑能熏陶和影响商科类大学生,锻炼和培养其形成坚韧的意志品格,从而有利于未来在职场的发展。
(二)弘扬以义制利的职业道德
宋朝大儒程颐曾说:“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义的本源是“德”、“仁”、“真”。以老字号为代表的企业,至今处处体现“利义”的融合。例如,“全聚德”讲“德”,“同仁堂”讲“仁”,“庆余堂”讲“真”。很多成功的商人主张“先义后利、以义制利”。在商业经营活动中,面对客户,“义”就是薄利多销,诚信经营;面对同行,“义”就是团结互助,发展共赢;面对社会,“义”就是爱国救民,同舟共济。著名的晋商乔致庸,80多岁时遇到山西大旱。为了搞好赈灾,他亲自部署,要求:第一,凡本乔家堡的人,按人发给若干粮食;第二,不论男女老少一切从俭,一年内不准吃山珍海味,不准做新衣裳;第三,在街上摆一口大锅施粥,以应对外来的饥民,并要求筷子放进去不能飘在上面,要能够立在粥中。仅从这次赈灾中,足以看出晋商的精明和宽厚。正是这种讲原则、讲道德、讲正气的“义”,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精神源泉。“以义制利”的职业道德可以让商科类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职业道德的可贵,从而在今后的实习和工作中加以践行和提升。
(三)培养出奇制胜的创新意识
“出奇制胜”出自兵家的谋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意指用特殊手段,以“出其不意”的谋略和方法取得胜利。中国商人历来就是运用“谋略”的高手。古时就有范蠡“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出奇”经营思想和方法。山西商人雷履泰受亲友间异地汇兑的启发,发现汇兑的商机,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宁波商人张尚义因翻船漂泊到日本,为停泊在那里的俄国船员修补西装,多年后他的儿子张有松回国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西服店“福昌西服店”;被誉为“化工大王”的方液仙在上海创办中国化学工业社,兴办了我国第一家牙膏厂……创新是成功最重要的秘诀之一,只有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才会有质的飞跃。例如,早在1895年就有了足球鞋,当时每双足球鞋重585克,鞋头为金属材质。20世界50年代爱迪达公司发现,鞋的重量与运动员消耗成正比,于是大胆摈弃金属鞋头,新设计的鞋重仅为原来的一半。新产品一出,就受到市场青睐,产品供不应求。这种打破常规思维的“出奇”创新,对于商科类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韦.基于徽商文化背景下的商科学生商业素质培养模式创新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
[2]袁堂卫;司淑玉;李晓飞.“鲁商文化”精神意蕴在山东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4).
[3]徐晓芳.浙商文化在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的运用[J].经营与管理,2019,(3).
作者简介:
陈君(1983.5—),女,汉族,浙江浦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 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SZYJXGGYB201805)新时代背景下商文化助力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主持人:陈君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