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蒙古族学生在选择公共外语课程时较为喜欢选择日语,所以日语的学习人数超过了英语,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较低,蒙族学生的汉语能力相对低下,在日语教师以汉语为教学语言而非蒙语教学的情况下,研究了解蒙汉日“三语”的内在关系就具有比较大的意义。总体而言,“三语”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在了解了这些关系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教学,就能相对地解决不能使用蒙古语授课的问题,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日语教学 “三语”关系 教学对策
引 言
“双语教育”和“三语教育”作为语言教育学的专业术语,就其概念和实践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讨论。“双语”教育主要在汉民族地区,“三语”(汉语、民族语、外语)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汉地的双语教育基本是以英语教学为主要目的而进行学科教育,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也进行语言教育,目标是同时提高专业内容和外语水平。与此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和“三语教育”一般是母语(蒙语)或以汉语为主的教学语言进行外语课(其他学科教育也是以母语或汉语为主的教学语言),总之与汉族地区的情况不同,少数民族地区把掌握外语作为主要的授课目标。本论文考察的是内蒙古民族大学在公共日语科目教学的过程中,汉语为教学时主要使用语言,蒙古族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所开展的授课教学。这种教学与蒙、汉、日三语有关,日语学习为教学目的。学习中文虽然不是课程目的,但蒙古族学生们在此学习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汉语的使用能力。日语是内蒙古民族大学多数蒙古族学生的第一外语,学习的人数超过了英语。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初中、高中时代几乎没有进行外语教育。在内蒙古自治区,“双语”教育一般是蒙古语和汉语教育。蒙古语和日本语因为发音和语法等有较多相似的方面,对蒙古族的学生来说有日语容易学习的印象,这也是蒙古族学生选择学习日语的主要原因。根据民族地域的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学生学习日语及老师在教学时,都将面临如何处理蒙古语、汉语、日语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教师必须找到有效的方法以达成授课目标。
一、蒙古族学生的公共日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点
(一)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水平通常较低,但教师没有用蒙古语授课的能力,也就是说,没有具备教蒙古语(蒙)、汉语(汉)、日语(日)三语(以下简称蒙汉日“三语”)的能力的日语教师。为了改善这个状况,是很困难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二)蒙古族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教科书和汉族学生完全一样,蒙古族学生缺乏合适的日语教材。
(三)关于处理蒙古语、汉语、日语三种语言关系的教育方法的研究不足,尚未确立成熟的理论和实践。
(四)日语课程的设置与其他课程的设置相同,主要考虑汉族学生而设置的,关于蒙古族学生的特征没充分考虑。
二、关于蒙古族学生的公共日语教育中蒙汉日“三语”关系的考察
内蒙古民族大学对蒙古族学生的公共日语教育中存在的蒙汉日三种语言的关系具体总结如下:
(一)基本关系:蒙古语是学生的母语,是学生的第一语言,汉语是辅助语言;由于蒙汉民族多年的融合,即使民族传统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蒙古族学生在受到基本教育后,对汉语均有较好的使用能力,与汉族人民使用汉语进行共同交流均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有一定欠缺而已,即汉语是第二语言;日语则是进一步的学习对象,是第三语言。
(二)日语教师基本没有用学生母语授课的能力,所以汉语是教育的主要语言,起着主要的作用。学生们必须依靠中文(第二语言)理解日语。在课堂上几乎不使用蒙古语(第一语言)的语言和文字,作为母语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倒产生必须用外语理解外语的困难状况,对蒙古族的学生来说成了学习日语的障碍。
(三)追溯日语的发展过程,从词汇方面来看,受到从中国传入的汉字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汉语和日语中有很多形状和意思相同或相似字词,蒙古族的学生越能理解中文,日语学习就越容易。反过来如果不很好地理解中文的話,学习日语就会变得难。比如,蒙古语的一部分语言是从汉语中借来的“外来语”,学生如果能充分理解这种关系的话,对学习日语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师要是了解这些关系特点,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日语产生感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日语、汉语。
(四)对习惯了使用蒙古语上课的蒙古族的学生来说,使用中文授课将成为提高日语读解力的障碍。另外,学生容易集中注意力听取教师的中文解说,无法充分理解作为本来的学习目的的日语。也就是说,学生太在意理解中文,结果不能充分理解日语,就会失去对日语的兴趣和自信。
三、改善蒙古族公共日语教学的对策
(一)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地用日语授课。也就是说,随着学生的日语能力的提高,使用日语的比重也尽量相应地增加。这样做的话,不仅可以把学生的思考直接和日语结合起来,还可以减少中文理解的困难,只在教师不用中文解释说明就难以解释清楚的时候才使用中文。关键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从实际情况出发。
(二)寻找两种语言的共同点,可以将其相似的发音、大致相同的语法结构以及语言以外的文化领域的代表性东西汇总起来,作为相关知识的拓展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这样可以使学生们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日语的热情。
(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合适的内容制作适合蒙古族学生的教材,最好是使用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的收看手段,以此来减少汉语的使用量和汉语所起的作用,增加学生们直接接触日语的机会。另外,减少汉语在蒙古语和日语之间的干扰,也能减轻学生理解日语的难度。而且视听教材与只学习文字不同,由于有各种各样的刺激,也能激发学生积极地学习日语的热情。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将抽象的文型、语法等形象化、具体化,对学生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本文以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族学生公共日语教学为例,对“三语”(蒙、汉、日)的教授与学习关系进行考察,并提出了改善教育的对策。蒙古族的学生在选择外语时,大多会选择日语。但是,由于讲授日语的教师不能用蒙古语解释日语,所以作为他们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蒙古语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处于无法使用的状态。因此学生必须用不熟练的中文学习日语,给他们的日语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是今后必须亟待纠正的问题。本人一边摸索着如何把汉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来教授日语,一边找出蒙汉日“三语”的内在关系,采取相应的对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能用学生母语教学的缺憾。
参考文献
[1] 张贞爱,少数民族多语人才资源开发与三种语言教育体系构建,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第40卷第6期
[2] 敖木巴斯尔《三语教育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中的理论构想与实践结合的框架》(《民族教育研究》第1号、2004年)。
[3] 张巨,少数民族师范英语专业教育刍议-----再论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Jul.2004,Volume 1,No.7(Serial No.7)
[4] 市濑智纪,中国少数民族と日本 教育―青海省チベット族を中心に―,宫城教育大学国语国文VoL24,平成8年12月
作者简介:吴金霞(1964-2),女,蒙古族,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本科毕业,吉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日语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