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唱是一项重要的音乐技能,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发声技巧能够训练学生唱准音高、节奏,练习发音咬字,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他们的艺术文化素养。本文将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解读歌唱教学的意义,对于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运用歌唱教学进行探析与阐述,以期优化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发声技巧;审美体验
一、研究目的
近年来,人们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参与到音乐教育的活动中。在小学音乐课堂里,歌唱教学是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不同学段的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如何进行有效的歌唱教学,对于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都是需要仔细思考、努力实践的。
二、研究方法
(一)对比法
根据当前社会环境下小学生的学龄特点对比分析,探寻低段与中高段学生歌唱的相同及不同点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熟知每个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要求上进行适度调整,以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与发展。
1.小学低段与中高段学生歌唱的共同点
小学生在歌唱时存在共同点。比如他们的音色纯净、明亮,嗓音比较稚嫩、清脆,音色区别不明显;往往在发音咬字上缺乏准确性,嘴型偏扁,倾向于白声;音域较窄,能够驾驭的歌曲情绪、音高的起伏都比较小;音量一般不大,力度对比也不太明显。
2.小学低段与中高段学生歌唱的差异性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歌唱方法较单一,对于声音的控制能力不高。但中高年级的学生对各项音乐要素逐步产生了认知,能感知多声部旋律,对歌唱的音色、音量有所控制。
小学低年级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有浓厚的好奇心、爱表现;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身体、心理的发育、成长,课堂上的表现相对来说,参与度不高,偏理性思维。
(二)描述法
1.小學歌唱教学的必要性
正如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所作的《大序》里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人类的情感是微妙复杂的,语言描述有时略显苍白,不能够精确地表达出人们的感受,歌唱能使学生感受音乐与语言艺术的融合,感受语言之外的美,并用自己的声音创造美。
2.小学歌唱教学重要性
歌唱艺术有三大作用:教育、娱乐和治疗。在《简子·乐论》中写道:“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歌唱能满足孩子们对娱乐消遣、生活情感的需求。
此外,歌唱的治疗作用也不容小觑。歌唱能消除疲劳,让学生的性情趋于平和,通畅血气,降低患精神心理疾病的概率。而且能够锻炼学生胸肺等呼吸肌群,加强内脏的运动,起到强健身体的作用。
三、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中的绊脚石
教师在歌唱型课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学生的音乐基础不一致,如何在为音乐基础薄弱的同学查漏补缺的同时,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此外,班级里总会有个别同学对于歌唱不感兴趣,参与度不高,怎么办?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思考、实践的。
(二)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有效运用的策略
面对歌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和困难,也可以用很多的方法策略来解决与改善。
1.创设音乐情境
小学歌唱课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扮演音乐作品中的角色,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升歌唱的兴趣。比如在歌曲《小红帽》中,师生共同创设音乐情境,一位学生扮演小红帽、另一人扮演大灰狼,教师做旁白介绍,再编配一段营造气氛的伴奏音乐,其余同学用打击乐器表现林中的声音,相互合作,做到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2.简化歌唱教学内容
在歌唱课型中,有些歌曲的音乐要素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将歌唱的内容进行分层,由浅入深、分步骤地达到教学要求,不能急于求成。在每一步骤的“教”和“学”中,教师都要用最直观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歌曲。
3.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小学生在演唱时一般会用很大的声音来歌唱,音色发直、偏向于白声,在音高、节奏上容易出现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对低段的学生提出“控制音量、用柔和、自然的声音歌唱”这样的要求,并在每一节歌唱课上不断重复这些要求,让学生树立一个“轻声歌唱”的意识,养成主动控制音量和音色的歌唱习惯。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歌唱教学贯彻整个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过程,是不可或缺的。运用多种策略进行有效的歌唱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培养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艺术修养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刘妍.新时期小学音乐歌唱教学面临的困境和教学对策[J].考试周刊,2018(82):185.
[2]王丽娟.小学歌唱教学中音准与节奏训练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3]周秀静.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提高的探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6):213.
作者简介:李娅(1991.11-),小学音乐二级教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原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