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晋時期青瓷用器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用品,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对士人的心态变化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着的极大的关系,青瓷用器的反战无论是造型还是图案纹饰上都呈现出与冷酷严峻的社会现实相反的自由面貌。本文依据魏晋时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观念,来论述青瓷用器中蕴含的风否的玄学韵味和士人的精神依托和美学趣味。
关键词:魏晋时期;青瓷;美学
魏晋时期的工艺美术风格较汉代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浑朴质拙和神秘热烈的风格特点被高度强调审美的工艺美学趣味所取代,魏晋时期不同于任何一个时期生活方式影响下的器物造型和装饰,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有着深刻而长远的意义。魏晋时期瓷器出现并发展成熟,它温润细腻的质地,坚固耐用的属性使得瓷器很快在贵族阶级中间流行起来,并很快取代了铜器和漆器成为人们的生活日用品。
一、造型风格的转变
以魏晋时期的青瓷为代表,器物造型上多为壶、尊、罐、碗、盘、杯、盒、瓶、灯、熏、魂瓶、虎子等,与秦汉时期所流行的器物造型有很大的区别。其中,魏晋时期所流行的样式为水注、虎子和唾瓶,功能用途上大致为实用性、审美性以及宗教性。水注、虎子和唾瓶的流行离不开当时门阀氏族阶级产生的“士”的心态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宗白华评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1]。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在动荡不安的三国时期走向它的反面,战乱不断带来的朝不保夕的境遇不仅是平民百姓也是统治阶级和门阀士族所共同面对的。在这样一个生存危机成为共同问题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吃药、喝酒放浪形骸追求感官的刺激,对人存在意义和价值产生痛苦的追问和反思,“当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开始时,道家的思想总是为他们提供精神解脱的温床”[2]。
魏晋时期的“士”清淡玄辨为特征的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造物艺术活动。刘岱提及,“任何一个文化的高度发展,其外在的有形事物的创造,都与其内在心灵世界的开拓相呼应。器物的工艺也好,典章制度也好,科学技术也好,文学艺术也好,都可说是人类思想智识、价值意义和精神情操的具体表现。两者息息相通,互为映照”[3]。
在造物艺术中,器物的造型越来越趋向修长,从总体上是对人的生活的重视,即便是魂瓶这种以前就有的陪葬品的器物,也和过去有着不同,上面动物的雕刻实则是对另一个世界幸福生活的美好期许。
二、“士”审美趣味影响下的装饰
“士”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器物造型转化的方向,其审美理想和趣味也对器物的装饰和釉色产生着影响。从装饰题材上来看,青瓷的青就是“士”审美理想的体现,《贡余秘色瓷器》中记载青瓷的美,“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4],可以看出青瓷的青给人以关于美的无限想象。魏晋时期士人透过生活方式展现出来的审美趣味和美的标准,过去地为维护儒家礼教所牺牲的传统观念,为士人所不齿,在士人社会文化精神诉求下玄学表现出对人情感的肯定。
纵观历史,魏晋玄学是以自然为本,并且致力于明教与自然相结合,这种观念和情感的表达,是玄学内在对自然的肯定,外在表现为飘逸之风的盛行与对自然万物之美的发现。在魏晋时期的青瓷用器上表现出关于人类对自身的思考与关注,“厚姿多藏,器用如生人”的厚葬风盛行不衰,陪葬明器中的堆塑罐人物佣以及生活器物和住宅的模型在葬墓中大量出现。像是明器的堆塑罐上的人物塑造,或是作为生活器皿中的动物装饰塑造上都饱含着情感的表达和流露。动物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形态呈现出拟人化的效果,笑容可掬,欢乐活泼。堆塑罐上的人物不再是严肃拱手跪姿的祭拜佣,出现了吹奏、弹琴和舞蹈佣,人物佣从汉代礼学的束缚下表现出神态拘谨,到魏晋时期面部表情丰富自然服饰也多样化,可以感受到在玄学影响下“情之所钟,正是我辈”,对人自身情感价值的肯定和体悟,这种具有人文关怀和自由之精神也影响着人物住所的瓷塑,一般出现在堆塑罐上,营造出一种生者欢乐祥和幸福生活的场景和景象,这是将人类本身情感移情到器物的结果,虽然仍能感受到与现实落差的落寞感,但这正是情感表现的真实与可爱,魏晋时期人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并将情感释放在器物的装饰中,造就青瓷用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泼和自由。
佛教中以宏阔的态度对是非和自我存在超越,十分受士人青睐,其中就包括莲花纹的出现。
三、小结
魏晋时期被认为是中国人美感转变的关键节点,从这个时候开始,工艺美术伴随着这种转变走向了一种新的美的理想,“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之美的形成,这是在冷峻黑暗现实面前形成虚无、及时享乐的任诞之风,士人生活方式下对人的关照,重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本体,从美的观念出发对人的个性、情感和才能的维护和表达。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3]刘岱.中国文化新论·序论篇.[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3.
[4]曹寅.全唐诗[M].扬州诗局刻本,1706.
作者简介:赵建永,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