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立荣
[摘要] 目的 分析肝胆外科的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通过联合应用目标教学法和阶梯式考核法的带教效果。方法 抽取院内自2016年1月—2018年6月肝胆外科的实习护生120名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护理实习生均实施常规的临床带教方式,在出科之前开展出科考核;而观察组护生则采取目标教学法和阶梯式考核法的联合教学模式。结果 观察组护生在理论知识、案例分析、临床操作和综合成绩的出科考核成绩中均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察组护生实习评估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优良率为90.00%(χ2=5.192,P=0.000);观察组实习护生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2.19±3.62)分,高于对照组的(80.03±1.16)分(t=4.627,P=0.000)。结论 在肝胆外科的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通过联合运用目标教学法和阶梯式考核法,有助于提高护生带教效果,能够显著提升带教质量,该联合带教方案值得在肝胆外科的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肝胆外科;目标教学法;阶梯式考核法;护理;实习带教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b)-0137-02
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过程是帮助实习护生熟悉并了解医院内部环境,以及尽快适应院内工作环境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对实习护生进行管理与培训的重要方式。目标教学法是通过提供明确且有效的实习带教目标,充分发挥护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达到预期理想教学目标,不断提升实习护生临床技能。而通过运用阶梯式考核法可实现难易分层和轻重分清的考核目标,帮助学生从易到难、由简入繁,逐步将所学的临床知识同实践操作相结合。该次研究将重点分析在肝胆外科的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通过联合应用目标教学法和阶梯式考核法的带教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院内肝胆外科的实习护生120名为分析对象,利用数字法来分组,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包括实习护生60名,男生3名,女生57名;年龄范围17~22岁,年龄均值(20.1±0.3)岁。对照组:包括实习护生60名,男生2名,女生58名;年龄范围18~22岁,年龄均值(20.2±0.2)岁。两组研究对象上述线性资料组间比较均衡度高(P>0.05)。
纳入标准:①实习护生。在肝胆外科的实习时间超过6周:②年龄处于17~23岁;③护生在校学习成绩并无统计学差异。排除标准:①院内实习期间未能积极配合带教教师完成教学工作者;②旷课次数超过3次者;③未能完成实习期者。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实习生均实施常规的临床带教方式,既由带教教师带领开展常规的护理操作,带教内容严格依据教学大纲拟定并完成,在出科之前开展出科考核;而观察组护生则采取目标教学法和阶梯式考核法的联合教学模式,由肝胆外科的科室护士长担任带教组长,主要负责护生的实习带教工作。主要带教目标有:帮助护生掌握肝胆外科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其临床思维、熟练掌握临床操作技能。护生的带教分为3个不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帮助护生掌握肝胆外科内的基本环境,了解肝胆外科相关疾病的知识,掌握临床护理工作和流程,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规范以及注意事项,该阶段的代教时间为一周;第二阶段则由教师负责带领护生开展各项护理事项的熟悉和接触,讲解临床相关仪器的具体操作方式,对于突发病例的有效处理方案,带教时间仍为一周;而第三阶段则由带教教师进行引导与纠正,并由护生独立完成相关操作,提升护生独立操作和独立思考以及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带教时间2~4周。在此期间配合阶梯式考核,结合具体带教目标从难至易,从单一至综合,从护理操作至临床思辨实施分阶段的考核,考核内容有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实践和案例分析3个方面考核。
1.3 评估指标
①对比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主要包括理论成绩、案例分析成绩以及临床操作成绩,各项考核内容满分均为100分,综合成绩由理论成绩(30%)+案例分析成绩(30%)+操作成绩(40%)所组成;②对两组实习护生的实习质量进行评估,由肝胆外科两名具有丰富带教经验的护师对护生在肝胆外科中的实习质量实施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服务意识、学习态度、護患沟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储备五项内容,共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③利用问卷调查表对于患者对护生护理工作具体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护理操作、健康指导、患者答疑、导管和床单位护理、病情观察以及应变能力等几个方面,满分100分。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均数的±标准差以(x±s)描述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率(%)则以描述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护生在理论知识、案例分析、临床操作和综合成绩的出科考核成绩中均高于对照组护生,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实习护生的实习质量对比
观察组护生实习评估优秀者34例,良好者24例,差者2例,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护生实习评估优秀者21例,良好者33例,差者6例,优良率为90.00%。观察组的实习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5.192,P=0.000)。
2.3 两组患者对于护生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实习护生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2.19±3.62)分,高于对照组的(80.03±1.16)分(t=4.627,P=0.000)。
3 讨论
肝胆外科护理工作中的操作较为复杂,并且肝胆外科疾病患者治疗期间容易出现情绪变化,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需要具备专业扎实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需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与鼓励。临床实习带教是培养优秀护理人员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在校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中合理选择带教方法和考核方法至关重要。以往的临床带教方式多数为带教教师为核心的被动式带教,该带教模式下不利于发挥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考核方法较为陈旧,不利于提升带教效果。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肝胆外科的临床护理需求,要求对临床带教模式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优化。
通过运用目标教学法,能够确保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更好地明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目标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带教工作。通过运用目标教学法可确保带教教师能够在满足广大护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促进护生主动学习,进而不断拓宽护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够提升带教教师在大家工作中的责任感,有助于提高带教工作效率,并且有利于提高护生对于带教教师带教工作的认可度,达到教学效果[4]。同时通过在肝胆外科中应用目标教学法,能够防止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由于相关原因出现的带教不规范、不完整和不科学等现象,有助于提高带教质量。与此同时,配合阶段考核法能够突破常规教学模式,确保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具有明确目标,有助于改善护生学习中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并能够在适当压力下更好地进行学习,并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带教教师也能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完成备课工作[5]。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实习护生联合运用目标教学法以及阶梯式考核法,研究结果提示,该组护生在理论知识、案例分析以及临床操作3个方面的出科考核成绩中均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并且观察组实习护生实习质量评估中优良率高达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的90.00%。进一步表明,通过联合运用目标教学法以及阶梯式考核法,有助于提升肝胆外科中实习护生的实习带教效果,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实习质量,可显著提高其出科考核成绩。并且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实习护生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通过目标教学法以及阶梯式考核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肝胆外科的实习带教质量,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肝胆外科的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通过联合运用目标教学法和阶梯式考核法,有助于提高护生带教效果,能够显著提升带教质量,该联合带教方案值得在肝胆外科的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红兰,周廷梅,曾芬莲.肝胆外科护理带教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30):42,47.
[2] 奚琴.目标教学在肝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2):79-80.
[3] 应赟赟,赵秀芬,张伟梅.阶段性考核法在肝胆外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0):126-127.
[4] 周国琴.阶段性考核法在肝胆外科護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7(3):94-95.
[5] 刘志芳,支晶晶,李翠霞.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2):313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