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婵
[摘要]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后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抽取68例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护理2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 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与参照组相比要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及舒适感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后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可对其预后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早期原发性肝癌;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b)-0021-02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易发、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患者多为40~50岁男性群体[1]。据临床资料[2]记载,该疾病具体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可能与硬化、病毒性肝炎或长期接触黄曲霉素等化学致癌物质有关,患病后患者肝区域可出现明显疼痛,并伴随不同程度全身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及护理干预,便会对其生命及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该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就34例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开展研究,旨在为明确延续性护理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术后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8例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研究组男28例,女6例,年龄41~52岁,平均(46.6±1.2)岁,其中混合性肝癌5例、肝细胞性肝癌14例、胆管细胞型肝癌15例,参照组男29例,女5例,年龄41~51岁,平均(66.2±1.3)岁,其中混合性肝癌4例、肝细胞性肝癌15例、胆管细胞型肝癌15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结合其实际情况及医嘱对患者实施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医务人员自发成立延续性护理干预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护士长、资深护师及工作经验超过3年的护理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开展护理工作之前均接受对应培训工作,经多方面审核测定确定其能够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之后投入工作;实施护理时,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其基本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家庭成员、性格等,建立健康档案。治疗知情与其建立深入交流,了解其内心顾虑,指导其以良好心理状态面对治疗;手术完成之后,护理人员围绕其开展饮食及用药指导,饮食方面指导其遵循少吃多餐原则,确保每日正常营养供需的同时可适当食用瓜果蔬菜等,以维持维生素摄取;用药方面则告知其按时服药的重要性,指导其以正确方式及剂量服药;出院后则给予其随访干预,确保每周1次,对其恢复情况进行了解,避免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1.3 研究指标
护理2个月后观察效果,包括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舒适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自我效能感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定,共有10个项目,各项目均为1~4分。分值越好自我效能感越好[3]。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编制的自我管理量表作为判定标准,总分30分,分值越高则证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强[4]。
自护能力评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进行判定,总分172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5]。
舒适度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进行评价,总分112分,分值越高表明越舒适[6]。
生活质量采用国际抗癌联盟Karnofasy评分作为评判标准,>80分表明患者生活可自理,可进行正常活动,评分越高表明发生质量越好[7]。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
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与参照组相比要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舒适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舒适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在临床中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疾病,由于肝脏是维持机体生命运转的重要组织,如未能及时对其实施治疗,便会可能导致患者死亡[8]。据临床资料[9]记载,临床原发性肝癌患者大多由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发展而成,故认为慢性乙肝及肝组织受损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高危因素。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而言,尽早干预能够对其预后提供保障,并确保其能够以良好心理及生理状态面对治疗和护理操作。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由于治疗周期长及对疾病认知程度缺失等情况影响极易出现恐惧、焦躁等负性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临床应及时给予对应护理干预,使其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进而确保治疗顺利实施。以往临床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多辅以常规护理干预,通过观察其病情来及时调整护理干预措施,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整体疗效并不能满足患者对干预效果的满意需求。延续性護理是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的延伸,能够使患者在医院及家庭中均能够享受到优质护理服务,使其能够以良好生理及心理状态面对后续治疗,从而确保临床治疗效果[10]。应用于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则能够对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心理及生理状态;将手术治疗效果及相关内容的重要性对患者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自我及疾病的认知,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内容开展;同时,护理人员围绕患者饮食及用药进行指导,协助其建立正确健康饮食,指导其以合理及正确剂量进行服药;给予其综合评估确保其病情稳定并达到出院标准后,立即对其实施出院指导,指导其以正确饮食及生活方式面对预后,可通过微信及电话等方式开展随访工作,进一步了解患者恢复情况。该研究结果,患者我效能感、自我管理及自我护理能力均得到提升,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早期原发性肝癌病人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使其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君,邵国良,郑家平,等.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13(7):43-47.
[2] 韩秀国,马宽生,夏锋,等.肝硬化肝癌和无肝硬化肝癌患者围术期肝衰竭和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6,15(6):605-614.
[3] 王梅,翟艳可,周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术后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藏医药,2017,35(3):58-60.
[4] 张娟.不同年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6,8(1):76-80.
[5] 杨润琴,汤妹娥,李莉.延续护理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3):514-517.
[6] 于卫叶,王同兴.循证护理对TACE治疗肝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99-100.
[7] 郑芹,卢彩霞,李丽.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6):40-42.
[8] 徐鹏.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不同肝脏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2(34):172-173.
[9] 和海玉,路明亮,黄华,等.GP73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4):41-44.
[10] 冯锋.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术后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6):1142-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