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雯晔
【摘要】财务管理制度是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财务管理质量是衡量一个企业兴旺与否的标杆,从事公益活动为主的公益类事业单位,因为他们特殊的经营方式而被人们所熟知,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将简要概括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问题,阐述提高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有效策略
公益类事业单位是一类由政府组织的社会团体,他们以从事公益类活动为主要经营目标,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发展体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多样化,社会市场经济也为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因为经营模式的特殊性,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更加的重要,是关乎公益类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公益类的事业单位分为两类:其中从事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性科学研究、公共文化宣传、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等基层服务类团体被分为公益一类:从事高等教育或非营利性医疗公益服务的组织被称为分为公益二类。两种类型的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不同于其他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他们始终以服务社会为主要经营方式,经济来源的局限性对公益类事业单位财政管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目前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制方式较松散,财务预算、核算报表、项目借款、报销制度等相关政策并不健全,这促使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普遍偏低,这将不利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亟待提高。
二、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伴随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不断创新,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有所提高,但是很多单位在财务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问题。首先,公益性事业单位的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没有及时地做出财务监督工作,导致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松散。其次,公益性单位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盲目化,工作态度消极不谨慎,没有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目标。很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没有进行新财务制度下的专业培训。我们对全国50家公益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展开采访的数据显示,七成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简单化,只是从事会计核算和收支账目工作;只有不到两成的单位表现较好,具有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有一些单位不但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甚至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
(二)财务预算缺乏规范性
区别于其他盈利性的企事业单位,公益性单位属于一种被动化的市场经营模式,受限于当地经济和政府拨款时间的限制,在财务预算上缺乏一定的数据依据,财务人员往往依靠往月的数据或者多年的财务经验进行财务预算工作,这就造成了财务预算数据的不准确性。公益性单位的主要支出是人员的工资和公益活动的花费,很多时候工艺活动的组织具有不确定性,经常出现根据新闻热点而开设的公益类活动,很多时候财务管理都采用活动后核算的方式,很多活动的经费没有计划性,这严重违反了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要求,忽视了对财务资金的预算和控制,另外也缺乏对资金合理化管理和审核的步骤。
(三)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盈利性企业单位存在本质上不同,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存在很大的差距,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对账务制度管理和账目处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发票管理不规范,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混淆不清,收入和支出账单模糊不清,借款单无签字盖章等。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推进了很久,但很多单位内部的财务改革一直没有落实,这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上,公益性事业单位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将财务制度的改革提上日程,加强财务管理意识,聘用专职的财务出纳人员,增强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将政府的拨款用在刀刃上,合理化的财务预算可以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益,让公益性单位更加稳定的发展。
三、解决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财务管理制度改革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至关重要,我们以某知名的公益类事业单位“明伦公益”为例,它是一家扶贫、助残、济困助学公益活动,资助的有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明伦公益”成立初期并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人员成本和活动经费上的经常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单位管理者意识到了这点问题,大胆地推行财务制度改革,聘请有经验的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制定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收支表,有效地提高了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
通过对12月份财务核算收支表发现,除了必要的人员成本开支外,5月份的主要开支包括活动经费和交通补助费用等,由于5月份组织了“贝壳助学”活动,活动经费主要是用于给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以及生活用品等,其他支出主要表现在交通费用上,包括汽车的加油费和人员的车费等,由于本月活动较多出现了财政赤字现象,要求2018年的财务预算要环比同期制定合理的管控政策,通过对财务制度的改革,“明伦公益”公益性组织的财务管理走向了正规化,合理的财务預算可以对全年的支出做出预判,避免出现年底活动经费吃紧的现象发生。由此可见,合理的政策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二)提高财务管理意识
很多公益类事业单位不注重自身的财务管理意识的培养,这是一项根本性质的错误,财务制度关系企业发展的方向,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核算比较简单,发生金额也不是很大,很多的财务工作得不到企业的重视。我们从辩证的角度考虑,正是因为公益类事业单位收支的特殊性,才能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一旦财务上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影响公益类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所以提高财务管理意识是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的根本。
(三)完善国家财务监督体系
国家职能部门健全的监督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这要求财政监管部门要一视同仁,要对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财政监督与其他企业尺度一致,不要因为公益类单位非营利性的经营模式而区别对待,完善的财务监管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标杆,是保证国民经济有序发展的前提,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更需要财务监管部门的重视,这是确保公益类事业单位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结论
“取之于民而用于民”是对公益类事业单位贴切的描述,他们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来维持企业的发展,然后通过举办公益慈善活动来回馈社会。通过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预算缺乏规范性和财务意识淡薄等主要问题。结合实际采用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和完善国家财务监督体系等措施,提高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公益类事业单位是一类“利国利民”的良心企业,他们通过自己的爱心温暖了他人,为社会主义和谐建设传递了正能量。提高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至关重要,是确保公益类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