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居住特征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9-09-25 06:52宋全成
关键词:流入地流动人口意愿

宋全成 王 昕

一、问题的提出

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是反映流动人口心理融入流入地的关键指标,是影响流动人口个人与家庭的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的人口流动状况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张、长期居留意愿持续增强、家庭化迁移的显著特征(1)盛亦男:《父代流迁经历对子代居留意愿的代际影响与机制研究》,《人口研究》2017年第2期。。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的最新数据,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已达2.45亿人,占总人口的17.86%(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7年,第3页。。如此庞大的人口迁移规模势必会对流入地的住房产生巨大压力。流动人口也会依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居留意愿选择不同类型的居住方式,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居住特征。由此可见,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与其居住特征密切相关。但目前学界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研究多局限于传统的个人特征、社会经济特征、流动特征和社会融入特征四个维度,而鲜有从流动人口的居住特征的视角来研究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本研究借助流动人口居住特征数据较为齐全的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卷),运用人口社会学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从社区城乡划分、社区类型(3)根据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本文所指社区类型特指别墅区或商品房社区,经济适用房社区,单位社区,未经改造的老城区、城中村或棚户区,城郊结合部,农村社区。、主要邻居构成和现住房属性四个维度,探讨居住特征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以期为提升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提高其市民化水平和推动实施国家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政策支撑。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目前学术界多从如下两个方面探讨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是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如李珍珍、陈琳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4)李珍珍、陈琳:《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南方经济》2010年第5期。,郭晨啸对南京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5)郭晨啸:《基于Logit模型的南京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5期。。另一方面,是从某个特定因素出发来考察我国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如盛亦男从代际角度出发,考察父代流迁经历对子代居留意愿的影响(6)盛亦男:《父代流迁经历对子代居留意愿的代际影响与机制研究》,《人口研究》2017年第2期。,李树茁等从就业身份角度出发,研究自雇与受雇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差异(7)李树茁、王维博、悦中山:《自雇与受雇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差异研究》,《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2期。。在学者们关注的诸多因素中,个人特征、社会经济特征、流动特征和社会融合特征四个方面的因素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最为突出。从个人特征上来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产生影响(8)陈志光:《农业转移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从社会经济特征上来看,月收入越高、就业状况越稳定、社会保障状况越好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越强(9)杨东亮:《东北流出流入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比较研究》,《人口学刊》2016年第5期。。从流动特征上来看,流动范围、流入时长、流入地与流出地等因素均对我国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产生显著影响(10)张航空:《梯次流动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3期。。从社会融入感特征上来看,社会融入感越高的流动人口,其长期居留意愿越强(11)杨政、罗雅楠:《北京市乡—城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研究》,《人口与社会》2015年第1期。。

从居住方面来看,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住房层面。罗丞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类型与市民化意愿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居住类型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居住类型所代表的生活环境和附着在居住类型之上的相关物质利益决定其影响方向(12)罗丞:《安居方能乐业:居住类型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西北人口》2017年第2期。。赵卫华研究居住压力对在京外地户籍大学毕业生居留意愿的影响,指出居住面积和住房来源对在京外地户籍大学毕业生的居留意愿影响十分显著(13)赵卫华:《居住压力与居留意愿——基于北京外地户籍大学毕业生的调研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董昕从住房支付能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农业转移人口的持久性迁移意愿,发现房租收入对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居留意愿的影响显著,且存在拐点(14)董昕:《住房支付能力与农业转移人口的持久性迁移意愿》,《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6期。。

除住房层面的影响因素外,流动人口所居住的社区城乡划分、社区类型、主要邻居构成也对其长期居留意愿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处于不同城乡的社区会直接或间接地赋予流动人口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从而对其社会融入产生正向或负向影响,进而影响其长期居留意愿(15)刘芳:《桥接型社会资本与新移民社会融入——兼论社会组织与基层社区对新移民融入的推动作用》,《学习论坛》2015年第11期。。其次,流动人口居住社区的不同类型对其社区活动的参与、社区融入状况有不同的影响,而社区融入状况又显著影响其长期居留意愿(16)徐延辉、罗艳萍:《社区能力视域下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1期。。再次,流动人口居住环境的邻居构成对其居住意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最后,流动人口的现住房如果是自购商品房,更容易让其长期居留。目前,学术界对上述方面的实证分析尚不充分。本研究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社区城乡划分、社区类型、主要邻居构成和现住房属性四个维度,具体考察居住特征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

第一,就社区城乡划分而言,与居住在乡村社区的流动人口相比,居住在城镇社区的流动人口享有更加优越的居住环境,其长期居留意愿也会更加强烈。因此,假设居住在城镇社区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较强。(假设1)

第二,就社区类型而言,其不但可以反映出流动人口的居留能力,也可以为流动人口提供不同的社会资本和居住环境,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居留决策。因此,假设居住在不同类型社区中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假设2)

第三,就主要邻居构成而言,居住环境中本地人越多,则流动人口接触和理解当地文化的机会就越多,越有利于从心理和生活习惯两方面推动其社会融入。因此,假设本地人在邻里中所占比例越高,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越强。(假设3)

第四,就现住房属性而言,拥有属于自己住房的流动人口,其长期居留意愿较强。(假设4)

三、分居住特征的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特征分析

(一)数据介绍与变量选择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为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卷)。该数据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3年全员流动人口年报数据为基本抽样框,采取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PPS方法进行抽样。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的统计口径不同,动态监测将调查对象限定为在流入地居住时间一个月以上,非本市(区、县)户口,年龄在15-60岁的流动人口。故本研究的对象为在流入地居住一个月以上,年龄在15-60岁的非户籍人口。所使用的C卷数据主要考察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样本总量为15999个,经过处理后,本研究实际选取的样本量为14537个。另外,本研究的数据皆使用Stata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的因变量选用问卷中变量“您是否打算在本地长期居住(5年以上)”。在关键自变量方面,选取“样本点类型”“目前居住的社区类型”“主要的邻居构成”和“现住房属性”四个变量。其中,将变量“样本点类型”作为流动人口居住地城乡划分的依据,将选项“居委会”处理为“城镇社区”,将选项“村委会”处理为“乡村社区”,进而将变量处理为“社区城乡划分”。在控制变量方面,根据现有研究,本文拟控制个人特征、社会经济特征、流动特征和社会融入感特征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作用,而重点关注社区城乡划分、社区类型、主要邻居构成和住房属性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产生的重要影响。具体的变量定义和描述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变量的定义

续表1

变量定义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 初中=2 高中=3 大专及以上=4社会经济特征户口性质农业=1 非农业=0月收入连续变量,取月收入的自然对数职业类型商业服务业=1 生产类=2 技术、管理类=3 无职业或其他=4流动特征流入时长连续变量流动范围跨省流动=1 省内跨市=2 市内跨县=3社会融入感特征感觉自己是这个城市的成员同意=1 不同意=0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所得。

表2变量的描述

续表2

变量频数(人)百分比(%)变量频数(人)百分比(%)免费住房192113.21感觉自己是这个城市的成员自购或自建13639.38同意1280088.05性别不同意173711.95男841257.87女612542.13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所得。

(二)分居住特征的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特征分析。

根据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卷),我国流动人口中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比例为59.05%,不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比例为11.47%,没想好是否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比例为29.48%。不同居住特征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描述和分析如下:

1.居住在城镇社区的流动人口打算长期居留的比例较高。统计数据表明,居住在城镇社区的流动人口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比例为62.57%,与居住在乡村社区的流动人口相比,高出13.48个百分点。而居住在乡村社区的流动人口不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比例为14.50%,与居住在城镇社区的流动人口相比,高出4.1个百分点。另外,与居住在乡村社区的流动人口相比,居住在城镇社区的流动人口没想好是否长期居留的比例较低,说明其长期居留意愿较为确定。如表3所示。

表3分社区城乡划分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所得。

2.在单位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打算长期居留的比例较低。统计数据表明,在别墅区或商品房社区居住的流动人口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比例最高,为74.64%,其长期居留意愿也最为确定。而在单位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比例较低,为42.76%。并且,与在其他类型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相比,在单位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不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比例最高,其长期居留意愿也最为不确定。如表4所示。

表4分社区类型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所得。

3.所居住社区中的本地人越多,流动人口打算长期居留的比例越高。就主要邻居构成来看,首先,在以本地市民占主体的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打算在当地长期居留的比例最高,为65.85%,其长期居留意愿也最为确定。在本地人与外地人数量相当和以外地人为主的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打算在当地长期居住的比例分别为61.87%和55.00%。由此可见,社区中本地人越多,流动人口打算在此长期居留的比例就越高。其次,在本地人和外地人数量相当的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不打算在当地长期居留的比例最低,为9.94%。最后,与对社区邻里构成状况比较清楚的流动人口相比,不清楚社区邻里构成状况的流动人口打算在当地长期居留的比例最低,且其长期居留意愿也最不确定。如表5所示。

表5分主要邻居构成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所得。

4.住房状况越稳定,流动人口打算长期居留的比例越高。统计数据表明,首先,拥有自购或自建住房的流动人口有长期居留打算的比例最高,为95.67%;租住房屋的流动人口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住的比例次之,为57.09%;而在免费住房中居住的流动人口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比例最低,为44.56%。其次,在拥有自购或自建住房的流动人口中,不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留或居留意愿不稳定的群体所占的比例均极低,说明住房状况的自购自建程度对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影响极大。如表6所示。

表6分现住房属性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所得。

四、回归结果分析

为方便分析与讨论,本研究将因变量由三分变量处理为二分变量,并将其重新赋值。将选项“是”赋值为“1”,代表流动人口有明确的居留打算;将选项“没想好”和选项“否”合并,赋值为“0”,代表流动人口没有明确的居留打算,进而将变量处理为“您是否有明确的居留打算”。居住特征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影响的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如表7所示。

表7居住特征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影响的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

续表7

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模型四流动特征流入时长0.121***0.120***0.119***0.112***流动范围(跨省流动)省内跨市0.384***0.386***0.359***0.327***市内跨县0.548***0.547***0.470***0.352***社会融入感特征感觉自己是这个城市的成员(不同意)同意0.506***0.498***0.472***0.433***_cons6.422***5.655***5.762***5.298***N14537145371453714537pseudoR20.1050.1110.1140.140

*p< 0.05,**p< 0.01,***p< 0.001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所得。

本研究运用嵌套模型,先后考察社区城乡划分、社区类型、主要邻居构成和现住房属性四个维度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四个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均对我国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对回归模型的具体描述与分析如下:

模型一在控制我国流动人口的个人特征、社会经济特征、流动特征和社会融入感特征的情况下,考察了社区城乡划分因素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在城镇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其未来更有可能选择留在当地,其有明确居留打算的可能性是在乡村社区居住的流动人口的1.39倍。假设1被证实。

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础上考察了社区类型因素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在该模型中,社区城乡划分因素对我国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仍然显著。从社区类型上来看,居住在不同类型社区中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而言:(1)居住在别墅区和商品房社区的流动人口拥有明确居留打算的可能性最高。(2)与居住在其他类型社区中的流动人口相比,居住在经济适用房社区中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较弱,说明二者之间居留意愿的强弱差异较小。(3)居住在城郊结合部以及未经改造的老城区、城中村、棚户区或农村社区的流动人口,拥有明确长期居留打算的可能性依次降低。(4)居住在单位社区的流动人口拥有明确长期居留打算的可能性最低,其概率仅为对照组的39%。该结果表明,假设2被证实。

模型三在模型二的基础上考察了主要的邻居构成因素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该模型中,社区城乡划分因素和社区类型因素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仍然显著。从主要邻里构成上来看:(1)在本地人占主体的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有明确长期居留打算的可能性最高,其可能性是在外地人占主体的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的1.30倍。(2)在外地人和本地人数量相当的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拥有明确长期居留打算的可能性次高。(3)不清楚社区邻里状况的流动人口有明确长期居留打算的可能性最低。假设3被证实。

模型四是加入了现住房属性因素的全模型,主要考察现住房属性因素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城乡划分、社区类型和主要邻居构成因素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仍然显著。从现住房属性因素上来看,拥有自购或自建住房的流动人口有明确居留打算的可能性最高,居住在免费住房中的流动人口拥有明确居留打算的可能性最低。假设3被证实。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与模型二相比,该模型中社区类型因素的显著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而言,在控制了现住房属性变量后,与对照组相比,居住在单位社区中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的显著性变化不大,而其他组的显著性均有降低。此说明现住房属性因素部分解释了在不同类型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之间长期居留意愿的差异。这表明,假设2只能被部分证实。

在控制变量方面,从全模型上来看:(1)就个人特征而言,我国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并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年龄对我国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较强。(2)就社会经济特征而言,户口性质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月收入高,从事技术、管理类职业的流动人口拥有明确长期居留打算的可能性较大。(3)就流动特征而言,流入时间长、流动范围小的流动人口拥有明确长期居留打算的可能性较大。(4)就社会融入感特征而言,社会融入感强的流动人口拥有明确长期居留打算的可能性较大。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研究从社区城乡划分、社区类型、主要邻居构成和现住房属性四个维度,研究居住特征对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与居住在乡村社区的流动人口相比,居住在城镇社区中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较为确定,且在当地长期居留的可能性较大。这与我国日益加快的城镇化趋势相符合。究其原因,首先,与乡村相比,城镇的就业环境更为理想,能够为流动人口提供更高的收入和更加丰富的就业机会。其次,城镇社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比乡村社区更加完善、居住条件更加优越,更能吸引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最后,能够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是许多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的梦想,与居住在农村社区的流动人口相比,居住在城镇社区的流动人口更有经济实力和职业能力去实现从流动人口到城市市民的根本性转变的人口目标。

第二,拥有自购或自建住房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较强,并且,在不同类型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由其现住房属性所决定。(1)从现住房属性上来看,与租住和在免费住房中居住的流动人口相比,拥有自购或自建住房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明显增强。这一结果也证实了现有的研究发现(17)董昕:《住房支付能力与农业转移人口的持久性迁移意愿》,《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6期。。(2)从社区类型上来看,在模型二中,社区类型各因素的影响均有较强的显著性,而模型四加入了现住房属性后,社区类型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整体降低。具体而言,经济适用房组和城郊结合部组的影响的显著性消失,未经改造的老城区、城中村或棚户区组和农村社区组的显著性降低,单位社区组的显著性不变。这说明,一方面,生活在别墅区和商品房社区、经济适用房社区及城郊结合部中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的差异,并非由他们所居住社区类型的不同所造成,而是由其现住房属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生活在单位社区中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相对来说最弱,而生活在未经改造的老城区、城中村或棚户区和农村社区中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相对来说较弱。其原因可能在于,首先,拥有自己的住房是我国流动人口在城市定居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无论在何种类型的社区,只要拥有自己的住房,流动人口大多倾向于在当地长期居住(18)刘艺、郭馨冉、高传胜:《乡—城、城—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其次,单位社区(19)毛子丹、柴彦威:《中国城市单位社区治理模式转型路径及其未来趋势——以北京市毛纺南社区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3期。,未经改造的老城区、城中村、棚户区和农村社区的居住环境及居住条件相对来说较差,且存在着拆迁、重新规划等不确定性,其中以老旧的单位社区最为明显。因此,在上述三种类型社区中居住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较弱。

第三,邻里中本地市民越多,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就越强。模型三的分析结果表明,社区邻居中本地人的多少与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成正相关。邻里中本地市民越多,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就越强。而不清楚邻里状况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最低。其原因在于:(1)邻里中的本地人越多,流动人口就越能够更方便地接触流入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就会有更多融入当地社会的机会,从而有利于提升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2)邻里中的本地人越多,说明该流动人口居住的小区是流入城市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能够居住在城市市区工作和生活,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愿望。因此,邻里中本地市民越多,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就越强。(3)不清楚社区邻里状况,说明流动人口与社区邻里的互动性较差,没有真正融入所在居住社区的生活,由此造成流动人口在该社区生活的自我封闭和自我疏离,在客观上容易造成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降低。

(二)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与其在流入地的长期居留行为紧密相关。它不仅事关流动人口市民化政策实施的具体效果,而且关系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成功与否。因此,应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流动人口个体、社区和政府相关部门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针对流动人口个体而言,应从职业能力提升和城市融入的自我认同的心理适用两方面提高其长期居留意愿。从能力提升上来讲,流动人口应首先提高受教育的程度。从数据来看,流动人口尤其是乡—城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占样本总量的59.5%;高中文化程度占样本总量的25.27%。这意味着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占样本总量达到了84.77%。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职业技能的状况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流动人口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在职业分层间的跨越。只有实现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才能为流动人口实现中高端职业的就业提供基本的前提。其次,应加强相关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提升,以便实现更加充分和高水平的就业,进而通过提高家庭收入来改善自身住房和居住条件,以提升其长期居留的意愿和能力。从目前流动人口尤其是乡—城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状况来看,没有职业技能或者职业技能水准较低,是制约流动人口充分和高水准就业,进而提高收入和改善居住条件的重要因素。“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制约着乡—城流动人口对培训内容的理解,进而降低他们的培训兴趣。故此,职业培训既要注重传播实用技能,也需对青年乡—城流动人口进行补偿教育,提高他们的基本素养,从而推升他们参加职业培训的热情。”(20)杨菊华:《只见数字不见人:流动人口职业培训变动趋势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流动人口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才能实现其提高收入、改善居住条件,进而提升其在流入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目标。从城市融入的自我认同的心理适用上来讲,流动人口能否成功地认同为流入地的城市人,取决于流动人口和其所在地城市社区的共同努力。但在较大的程度上,首先取决于流动人口融入所在地城市社区的努力。具体而言,流动人口应积极参加流入地所在社区的相关公共活动,参与社会交往,通过社区居委会了解和熟悉流入社区的生活和文化,积极融入当地社会,进而提升城市融入的自我认同感(21)高春燕:《城市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公共政策与社区服务分析》,《南方人口》2007年第1期。,为增加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和实现由流动人口到城市市民的转变,打下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

针对社区而言,流动人口能否增加城市融入的自我认同感,进而增加其长期居留意愿,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政策目标,在较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社区和社区居委会对流动人口所采取的行动、措施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与流动人口的个人努力相比,社区和社区居委会所采取的行动、措施和努力,具有更强的组织力量。就这个意义而言,流入地社区和居委会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如社区公共活动、宣传栏、讲座等,为流动人口提供了解社区及社区文化的机会,同时,举办各种类型、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流动人口的社区活动参与和与本地人的人际交流提供平台,营造有利于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区的社会氛围。其次,社区管理服务人员应“根据本地流动人口的特点来制定具体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在福利保障、参与管理以及信息传输等方面进行特色化的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22)张胜前:《城市流动人口社区服务管理机制新构想》,《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强化针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提高社区为流动人口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建设稳定友好的社区环境,帮助和引导流动人口增强其城市市民的自我认同感和长期居留意愿,使其成功融入当地社会城市生活。再次,社区管理应创新针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建立政府、社区、市场和社会组织的有效合作,建立多元主体的协作机制。“21世纪的管理可以被理解为政府、私人部门、志愿者组织和社区彼此关系的变化,以应对越来越复杂、不断变化和多样化的世界。”(23)樊怡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创新研究》,《人口与计划生育》2015年第1期。针对我国的国情,应发挥社区、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尤其应该发展和壮大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应将社会组织引进到社区为居民服务,成立专门为流动人口服务的平台,此外,社区还要努力培育适合本社区实情的社会组织,促进社区自组织力量的成长,助推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24)樊怡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创新研究》,《人口与计划生育》2015年第1期。最后,应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如志愿者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针对流动人口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提升流动人口对社区的认同度和归属感,进而提升长期居留意愿,促进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所在的城市社区,助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针对政府相关部门而言,第一,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流动人口市民化政策的高度,贯彻落实国家十六部门联合颁布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民发[2016]191号)(25)张宝珠:《“十三五”时期深化城乡社区建设有了行动指南——民政部深入解读《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乡镇论坛》2016第32期。,“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融入城市社区”(26)民政部等:《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民发〔2016〕191号)。。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显著改善乡村社区的居住条件。同时,应着力推进就地城镇化,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其收入水平,进而改善其居住条件,从而引导其在流入地城市社区长期居留。第二,既然流动人口流入地的社区类型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因此,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地方政策,引进社会资本,通过PPP项目形式,加快推动单位社区、老城区、城中村和棚户区的拆迁与改造,加快新型城市社区建设的步伐,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居住在城镇社区,同时,完善面向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而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城市原居民和城市新移民(流动人口)的新二元结构的人群隔离与冲突,实现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社区融入和市民化的目标。第三,尽管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期待的社会福利已经不再是国家单一提供的福利,而是包括国家、市场、家庭这个福利三角提供的福利(27)彭华民等:《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4-5页。,但鉴于我国强政府、弱社会的具体国情,国家及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提供更多的针对低收入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城市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进一步放宽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条件,给予优秀的流动人口以适当的政策性优惠,为其住房及居住条件的改善提供制度性保障,增强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城市的自我认同,实现流动人口的市民化。第四,“推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政府购买城乡社区服务机制,将城乡社区自治组织纳入购买对象,将政府购买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推行政府采购、定向委托、公益创投等方式”,向包括流入城市社区的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居民,提供(包括住房在内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28)民政部等:《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民发[2016]191号)。,从而推动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长期居留和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政策目标。

猜你喜欢
流入地流动人口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流动人口向哪里集聚?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