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机制

2019-09-25 06:50郑敬斌
关键词:动力特色文化

郑敬斌 刘 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中顺势而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是其鲜明的内在禀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仍在继续,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多元化的新时代语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遇到了被冲击、被弱化的挑战,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源源不断地生成,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机制的科学内涵、要素构成以及运行机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一般规律,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现的重要举措。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动力机制的内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文化自信,并指明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更为基本、深沉和持久。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文化自信至关重要并将其写入党章,标志着党对文化自信本质的把握逐步深入。“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红旗文稿》2010年第16期。作为文化自信旨归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指的是人们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科学性、价值性和发展性深刻体悟和高度认同基础上,所作出的积极评价和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种主观臆想的理所当然,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自发过程,是个体以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文化体系的肯定性评价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形成、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变过程,这种基于现实依据的转变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作为过程性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有效实现需要强大的动力支撑,而这必然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动力机制问题。

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动力机制,首先要明确动力机制的科学意蕴。动力原是物理学学科的基本范畴,意指使机械做功的各种作用力。现代意义上的动力泛指对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一切力量。动力是一个多层次、丰富性的概念,动力要素和类型的多重性,使得动力作用发挥中必然存在一个多重要素的协同运作问题,这就涉及动力要素的作用机制问题。从系统论角度出发,机制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及方式。所谓动力机制,指的是事物“赖以运动、发展、变化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输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2)李忠杰:《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作为对文化体系肯定性评价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形成、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变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离不开强大的动力支持。况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过程中,为应对内外部因素的消极影响,也需要稳定持续的动力供给。在这里,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指的是引导、激发和驱使主体不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要素条件。这些要素条件是文化自信生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且,这些要素条件的完备程度决定了能否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能否持续生成而不变质。引导、激发和驱使主体不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动力要素是一个多维性的结构系统,因而也将涉及动力要素的具体构成以及作用方式问题。作为动力机制的特殊类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机制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动力要素由于某种机理的作用而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行方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动力机制的要素构成

作为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要素包括文化体系原生力、利益需求内驱力、理想目标引领力、实践发展支撑力、宣传教化引导力、环境规制约束力。每一要素都以独特的作用方式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而这些要素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着力点。

(一)文化体系原生力

一种文化能够深入人心并成为主体自信的源泉,其中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这一文化体系应具有丰富的科学意蕴、强大的理论魅力和深远的价值旨归。“从文化本身的性质来说,由于文化本身强大,影响力渗透力和引导力较为显著,这种文化必将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觉,增进人们的文化自信,激励人们的文化自强。”(3)胡文明:《文化的认同与认同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关注的两个维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讲,在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要素体系中,文化体系自身的固有属性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被大众所认可,无疑将成为推进文化自信生成最基础的动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言,其之所以能够为广大民众所认可、接受和践行,也是由其自身所蕴含的内在特质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其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时代性等本质特征催生出社会群体成员对其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强大信心。

第一,科学性。指导思想的求真性、内容体系的合理性以及价值旨归的先进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并且这种科学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实践中得到了全面彰显。这一鲜明的科学性特质,使得其具备了催生广大人民群众对其展现强大信心的前提条件。第二,民族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6页。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和发展的“根”与“魂”;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红色基因。如果无法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价值,只跟在别人背后亦步亦趋或在多元文化激荡大潮中丧失自我,便难以产生真正的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和使命感,对继承革命文化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力量源泉。第三,大众性。人民群众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目的。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自大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它的产生和发展深深地植根于大众的经验、智慧和实践中。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了大众。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终极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必然会产生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能深刻体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进而产生对其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第四,时代性。文化自信具有动态性的现实特点,与时俱进是保持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法宝,如果一种文化体系缺乏有序发展,则必然僵化而死,进而被大众所抛弃,就更谈不上对其生命的高度自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源泉,孕育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不断解决当今时代的各种思想热点难点问题中创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5)高宁、刘绛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求实》2013年第12期。这种时代性特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了现实可能,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现实境遇下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旨归,信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前景。

(二)利益需求内驱力

作为个体行为的驱动力和内因以及人类实践的源泉和动力,需求是人们感到某种缺乏力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利益与需求存在契合之处,指向需求的满足。因此,利益需求是促使个体趋向某一行为的内在力量,而且其内在生发特性使得催生的力量强度巨大。“不是思想,而是利益(物质的和思想的)直接支配人的行为。”(6)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4页。人民群众之所以认同、接受和信任一种文化,最根本的驱动力在于这一文化能够反映和满足自身的根本利益。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对某一文化体系做出选择与评价,而是否可以满足需要成为决定是否认同并遵奉一种文化体系的现实基础。如若一种文化体系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他们就会认同,并且会主动去践行。反之,如果文化体系背离了他们的诉求,不能使他们从中获益,那他们就会排斥。因此,自信主体的内在主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主体自我需要的满足程度,需要则成为文化自信生成的另一基本动力。要使人民群众生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动力,就必须使这一文化形态能够真正反映人们的利益诉求,这是文化自信动力能否生成的根本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实制约着文化对人民群众需求的满足,致使文化自信生成的利益需求内驱力弱化。一方面,利益需求满足不充分。不充分主要是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和一些方面的发展还远远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显著,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提高,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了物质前提。但是在“速度为王”的思想指引下,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关涉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利益矛盾成为妨碍利益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顽障痼疾。近年来,从旅游业以及电影等文化产业GDP持续增长的现象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空前强烈,迫切需要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经过长期积累,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变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另一方面,利益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平衡主要是指各区域、各领域和各方面的发展失衡,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尖锐地摆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这一问题在文化领域集中表现为明显拉大的城乡文化差距和地区文化差距,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人民群众的部分利益需求难以满足。面对复杂的社会背景,在非主流文化的诱导下,单靠理论传授可能无法使人们生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发点。作为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的产物,文化最为突出的价值就是致力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旨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化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从而奠定了人民群众生成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在把握人民利益诉求、契合人民利益诉求、满足人民利益诉求中实现文化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重要驱动力。

(三)理想目标引领力

理想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制约着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既能为人的发展指引方向,又能为人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目标是个体在活动开始前就预先设定的期望达到并争取达到的结果。目标的确立往往基于个体对现实不满并力求作出改变的内在愿望,科学合理的目标能够激励个体为之实现而努力奋斗。理想与目标紧密相连,确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个人而言,理想目标是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对国家和民族而言,理想目标则凝聚共识,引领方向,蕴含着为实现理想目标而生发的渴望和动力。文化自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文化心态,是对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追寻和确证,也是对文化发展前景的坚信和憧憬,自然需要理想目标的引领作用。理想目标以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特性成为文化自信的催化剂,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内核相一致的理想目标的实现,是文化自信生成的重要动力。

理想目标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僵化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实现中国梦这一宏伟理想目标的渴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高层次的引领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从而发出了引领当代中国前进的时代号召。自此,中国梦成为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宏伟理想目标。十九大报告强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1页。中国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引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梦的实现内在要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梦的实现表现为物质丰富、精神充盈和文化繁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02版。从古到今,任何一个政权的强大无一不伴随着文化的兴盛,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无一不需要首先树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应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包含中华文化的复兴,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自然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另一方面,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撑作用。对实现中国梦而言,困难阻碍和风险挑战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强敌劲敌,最可怕的是缺失自信导致的不击自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那样:“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9)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第02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以极强的凝心聚力作用成为人们思想的指引、情感的支柱和行动的导向。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强烈自豪感,宏大的目标和美好的蓝图需要文化自信这一精神依托。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不会有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意识,也不会有应对现实发展问题的文化定力。因而,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理想目标,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广大人民群众必须首先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才能获得为实现中国梦团结一心、和衷共济、接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实践发展支撑力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页。。文化自信的生成动力除了文化本身的魅力之外,还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状况,而且其最深层次的动力必须到社会存在中去探寻。况且,人民群众需求的最大程度满足必然建立在社会物质充盈的基础上,切身利益得以实现的获得感会使人民群众更倾向于认同建立在这一物质基础之上的文化。因而,作为一种自我意识和心理样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光靠“批判的武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诉诸“武器的批判”。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仅仅来自内心的坚定信仰,也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在世界舞台上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为坚实的现实基础。

一种理论“无论多么吸引人、假设多么大胆,只有当经验可以支持它们时,换句话说,只有根植于事实上的证明可以支持它们时,这些观点在科学上才有价值”(11)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贾鹤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83页。,也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古往今来,任何国家发展的历史都表明,经济政治等硬实力落后于人,文化自信无异于“痴人说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现出的蓬勃生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提供了强大的实践支撑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以加速度模式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方方面面都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而且,人民群众在这场历史洪流中深有体会,无论是生活水平的改善还是精神文明的进步,都是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共建共享的印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取得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历史性成就,引起了全面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一次次飞跃,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近在眼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在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中产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趋势,“历史终结论”不攻自破。这些都为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接受和践行体现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77.6%的受访者完全赞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项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力根基),其文化自信得分为 85.80(百分制)。”(12)人民论坛课题组:《2017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人民论坛》2017年第6期。从这一意义上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其实质也就是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回答和展示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源。然而,面对实践发展中弱化文化自信生成动力的矛盾冲突,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通过推动实践发展以夯实物质基础来弥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着眼于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着眼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为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更加稳定的动力支撑。

(五)宣传教化引导力

宣传指通过宣扬传播一定的理念,施加影响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其主要作用在于对人们进行知识灌输和理论普及。教化强调“教”与“化”的结合,是一个指向理想人格塑造的精神转变过程,旨在使教育对象将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无论是理论宣传还是思想教化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3)《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6页。正确的理论知识不可能不教而会,正确的思想观念也不可能不学而知,宣传教化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的重要前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而言,宣传教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因为人民群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要靠宣传教化得以维系并加以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教化主要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转化为社会和个体发展所需要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准则。通过一系列宣传教化活动,能够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提升人们的理性认知,引导人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也能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凝聚人民群众的思想,激发人民群众生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情感;还能够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旨归,提供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从而促进文化自信的生成。

在人民群众理性、自觉地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之前,宣传教化是必不可少的外生推力。当前来看,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亟须宣传教化引导作用的有效发挥。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体是地位不同、素质各异的不同群体,他们对文化的认知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据调查显示,目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青少年学生、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是认同程度最高的三大群体,而农民、工人、农民工群体的认同程度则相对较低(14)调研结果来自笔者所承担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调查与研究”。。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人们在对文化体系的理解上存在认知不全面、认知感性化以及知行不一等问题,导致在生成文化自信时动力不足。再次,伴随着经济体制变革、社会阶层变动、利益格局调整的新形势,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图景,打破了传统社会文化一元化的格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多元文化极易使人们在进行文化选择时受到诱导而陷入迷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动力由此被弱化。没有强有力的动力支持,人民群众在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的现代社会,很难自觉生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面临如此现实境遇,不得不强调宣传教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中的动力作用。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宣传,通过教育感化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的价值、优势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以此强化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信心。

(六)环境规制约束力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环境规制,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69页。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任何文化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展开的,在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下成为其所处时代的精神缩影。“历史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不断改造,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是如此;因而人类必须不断地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这种‘适应’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始终有人来负责、指导和监督。”(16)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05页。这就涉及规范机制问题。“规范机制就是国家依据法律、法规,依靠国家强制力,运用指示、命令、规章制度、条例等手段,通过权威和服从使体现统治者意志的意识形态在社会各领域得到贯彻、执行。”(17)揭晓:《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规律及其启示》,《教育探索》2012年第4期。不认同或是不遵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就会遭受责难、孤立甚至惩罚。从这一意义上讲,外在规范的强制性压力也会使社会成员认可、接受、认同某种意识形态。环境规制的约束力对文化自信主体具有一定的强迫性,要求主体无论主观上愿意与否,只要处在某一群体和组织中,就必须自觉接受相应的理论灌输、思想规范和行为约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是能动和受动的辩证统一,既离不开主体的内在能动作用,也离不开外部环境规制的受动制约。重视环境规制是生成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要素,尤其是在主体内在理性认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外部环境规制对文化自信生成的作用更加明显。首先,外部环境产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约束力。文化自信是社会客观存在与主体自我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始终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潜移默化地生成的,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意识、道德水平以及心理状态的变化。环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无法避免也不可或缺的隐形推力。一般来说,积极健康的外部环境能够释放正能量,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理想信念,而消极落后的外部环境伴随着社会风气的恶化,致使大众悲观沉沦甚至价值扭曲。因而,必须优化环境以使环境规约的积极影响最大化,规避消极影响的破坏性。其次,规范机制也产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约束力。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文化自信实际上是人们对某种文化所持有的一种态度。美国学者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处于依从阶段的个体由于理性程度较低而经常受到外界的规范和限制(18)引自阎力:《当代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2-153页。。同样,在文化自信生成的初始阶段,人们的理性认知水平未达到理想状态,规范机制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力,对调控人们的知行偏差有强大约束力,个人言行会以规制形成的舆论环境作为参照系及时进行调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机制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动力机制能否有序运行不仅取决于不同要素作用的各自发挥,也取决于各动力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因而,在明确各要素的独立作用之后,需要进一步探析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以对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进行全面阐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要素关系

文化体系原生力和利益需求内驱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本源性动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基础和源泉,本源性动力是文化自信生成动力要素体系中最根本的动力,对其他动力起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本源性动力,其他动力的存在就会失去根基,文化自信自然也无从谈起。这两种动力要素缘何会成为本源性动力,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过程出发进行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过程,是党和政府向大众传播文化理论,大众对此理解、接受、认可并坚信的双向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是主体,文化存在是客体。文化自信的生成既不是简单的主体反映,也不是单纯的客体刺激,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文化自信生成的首要条件,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真正生成文化自信。与主客体相对应,利益需求内驱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主体动力,主体动力是文化自信生成的直接动力。作为文化的建设者和享用者,主体的文化意识与素养越高,文化需求满足程度越高,文化自信就越容易生成。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满足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群众自觉投身文化建设大潮中,能够增强文化自信生成的主体动力。文化体系原生力则是客体动力,客体动力是文化自信生成的中心动力。客体先进与否、丰富与否,深深影响着文化自信的生成。树立理性平和心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挥文化自信客体动力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单独的主体动力或客体动力在文化自信生成中的作用是有限的,主体在何种程度上理解、接受和认可客体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核心要义,因而,主客体动力的合力对文化自信的生成尤为重要,两者共同构成本源性动力,是整个动力要素体系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全过程。

理想目标引领力和实践发展支撑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激发性动力。本源性动力与激发性动力是“源与流”的关系,二者辩证统一。本源性动力是产生于文化体系内部和人民群众内心的内生性动力,而理想目标引领力和实践发展支撑力则是来源于外在的激发性动力。内在动力的作用需要外在动力的积极配合才能发挥到极致。激发性动力是文化自信由内隐转为外显的重要动力,旨在激活由本源性动力产生的动力基因,在满足人们文化自信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激起文化自信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性动力分为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这与人们的物质与精神双重需要相契合。理想目标引领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精神动力,实践发展支撑力则是物质动力,对同一种活动而言,两者的动力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两者只在激发的力量和效果上有所差别。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是一种精神活动,精神动力的激发作用更为直接而明显。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精神动力的作用,邓小平指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1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7页。文化自信的生成也要注重理想目标的精神动力作用,警惕精神迷失和物欲横流的陷阱。另一方面,在文化自信生成过程中绝不能忽视物质动力的作用。马克思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7页。,“‘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页。。目前来看,社会主义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追求物质生活的热情不减,物质动力仍有较强的激发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矛盾,会形成文化自信的巨大动力。总之,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会生成强有力的激发性动力。

宣传教化引导力和环境规制约束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运行性动力。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基于现实依据的转变过程,它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在动态发展中持续进行。在文化自信生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动力不足、动力弱化、动力偏差等问题,需要运行性动力及时补位。运行性动力通过教育、导引、预防和监督等作用形式来保证动力的持续供给,是在文化自信生成过程中的外部助推力量,为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了外部保障。运行性动力有软硬之分,宣传教化引导力是运行性动力中的柔性动力,而环境规制约束力则是刚性动力。这种刚柔之分取决于动力的强度究竟是引导性的还是强迫性的,很显然,宣传教化虽然有硬性灌输的色彩,但总体而言,宣传教化无法强制改变人的思想,而只能以柔性引导为主;虽然在环境规制面前,人们不是被动消极的,但总体而言,环境规制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多数情况下是强制的且不可控的。环境规制等刚性动力为人们树立了明确的行为准则,让人们接触正确的,避免错误的。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还未达到理性自觉的程度,需要发挥环境规制的约束作用,从而在明确是非对错中产生文化自信的趋向。伴随着信息化的浪潮,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人们的独立自主意识增强,单纯的刚性动力已不足以维持动力的传导。有时,甚至愈是发挥环境规制的刚性作用却愈发引起人们的不满与抵触。而渗透、感召、启发等宣传教化形式的柔性动力作用更为彻底,通过传授给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的理论观念、思想规范和道德要求,引导人们通过独立思考作出自主选择,进而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心信念和实践行为,实现由自发的文化自信向自觉的文化自信的飞跃。总之,刚性动力的稳定性强,覆盖面广,柔性动力的内驱性强,作用持久而深刻,两者相互配合,刚柔并济,才能实现运行性动力的最大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机制模型

通过前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动力来源与机理的系统分析,可以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动力机制是六种力量构成的三维动力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动力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机制模型

本源性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来源,主体性利益需求驱动力和客体性文化吸引力合力形成文化自信的推动力,从根源上推动着文化自信的生成,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最强大动力。激发性动力决定着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方向。理想目标的引领力与实践发展的支撑力相互作用,形成文化自信的导向力。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关系到动力的性质、动力机制的性质以及最终能否形成真正的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框架内的文化,没有激发性动力的导向作用,极易迷失方向,无法把握文化自信的真谛。运行性动力决定着文化自信的动力强弱。宣传教化引导力与环境规制约束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保障力。文化自信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过程,生发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供给,这就需要发挥运行性动力的保障作用,通过宣传教化以及环境规制保证动力的强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机制中,三种维度的动力各自独立,各司其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本源性动力蕴含着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基因,使文化自信的生成有了基本的可能性。没有本源性动力内在生成的深层次动力,其他动力很难真正发挥作用。但是,这些潜在性质的动力可能不会完整的显露出来,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现实动力。激发性动力是激活潜在动力的必要动力,通过精神的指引和物质的诱导,全面激发文化自信。运行性动力在动力机制中负责动力的保持,为本源性动力和激发性动力发挥作用保驾护航。总之,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导向文化自信。

通过这一模型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是本源性动力、激发性动力以及运行性动力三维动力系统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体系原生力与利益需求内驱力构成推动性的本源性动力。理想目标引领力和实践发展支撑力构成导向性的激发性动力。宣传教化引导力和环境规制约束力构成保障性的运行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能否生成,取决于六种力量和三个动力系统各自的影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这六种力量以及三维系统并不是静止僵化的,随着实践的推进,在不同的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新内容。在新时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动力机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必须发挥这几种力量的协同作用。

猜你喜欢
动力特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谁远谁近?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