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域文化资本估算及其空间差异
——基于2007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的研究

2019-09-25 06:52周建新
关键词:省域文化产业资本

周建新 刘 宇

一、引言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文化资本是文化的传承与积累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化资本,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1)周云波、武鹏、高连水:《文化资本的内涵及其估计方案》,《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8期。。文化资本不仅通过自身的资本投入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还通过对社会观念、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形成特定的社会制度,进而间接影响经济发展(2)杨友才、王希、陈耀文:《文化资本与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时空差异性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文化资本是文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首先提出。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是文化的传承与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资本,由文化能力、文化产品和文化体制构成(3)D·罗宾斯、李中泽:《布迪厄“文化资本”观念的起源、早期发展与现状》,《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之后,澳大利亚文化经济学家思罗斯比(Throsby)将文化资本的概念引入经济学中,指出文化资本是承载文化价值观念的资产,可分为有形文化资本和无形文化资本,有形文化资本在多数条件下是无形文化资本的载体,并对无形文化资本的传播与发展起到决定作用(4)Throsby D.,“Cultural Capital”,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1999,23(1/2), pp.3-12.。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宽泛,思罗斯比对文化资本的经济学阐释为量化分析文化现象奠定了基础,也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解释因素。受文化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水平、文化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文化资本在区域上存在不均衡性。科学地对文化资本进行估算是量化分析文化资本的重要内容,分析文化资本的空间差异有助于清晰地认识区域文化发展现状,可为制定文化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文化资本是国内经济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中的文化资本研究多集中于分析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5)李成友、孙涛、焦勇:《要素禀赋、工资差距与人力资本形成》,《经济研究》2018年第10期。,即在对文化资本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分析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机制。

由于文化资本过于抽象,对其进行量化测算一直是个难题。当前,关于文化资本的测算方法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从经济学“投入—产出”的角度估算。在具体核算中,一种是采用永续盘存法,即通过统计产业部门对无形资产的投资额估算文化资本,如思罗斯比等提出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可用于评价文化资本的非市场收益(6)戴维·思罗斯比、潘飞:《什么是文化资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王云采用永续盘存法测算我国2004-2009年间省级文化资本,分析发现我国省级文化资本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7)王云:《中国省级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南方经济》2012年第7期。。另一种采用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即从全社会文化消费、投资与政府支出三个方面出发,将文化资本投入定义为三者的加总。如李娟伟等(8)李娟伟、任保平、刚翠翠:《异质型文化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经济问题》2014年第2期。、张梁梁等(9)张梁梁、袁凯华:《省际文化资本存量估算与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年第5期。、杨友才等(10)杨友才、王希、陈耀文:《文化资本与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时空差异性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采用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分别对我国省域文化资本进行了估算。二是从系统评估的角度估算。这类方法认为文化资本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系统,需通过构建多层次、多要素的指标体系对区域文化资本进行估算。如周云波等在借鉴思罗斯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新西兰政府的三种估计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文化资本的估计指标体系(11)周云波、武鹏、高连水:《文化资本的内涵及其估计方案》,《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8期。;金相郁等在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发展的文化要素》和《新西兰文化指标:2006》基础上,设计了包含12个指标的区域文化资本水平指标体系(12)金相郁、武鹏:《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2期。;梁君构建了中国各区域文化资本估计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区域资本与文化产业的关系(13)梁君:《文化资本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关系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刘改芳等构建了包含6个指标的文化资本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文化资本对旅游经济的贡献度(14)刘改芳、杨威、李亚茹:《文化资本对地区旅游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东岳论丛》2017年第2期。。

从总体上看,文化资本估算方法的差异源于对文化资本概念和内涵的不同理解。从衡量文化资本经济价值的角度看,适合采用永续盘存和国民收入核算的资产评估方法,这种测算适合分析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其中,永续盘存法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家庭居民在文化资本方面的投入,也没有将传统文化资本纳入统计中(15)李娟伟、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是传统文化还是商业精神?——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13年第4期。。从文化资本构成的复杂性角度看,适合采用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因为估算结果能较全面的地反映区域文化资本的发展水平。虽然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从系统评估的角度出发构建指标体系,但存在指标体系不全面、衡量指标不完善的问题。此外,众多实证研究结果也显示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差异,如我国省级文化资本存量间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并且我国文化资本产出弹性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文化资本的省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所呈现空间格局、空间关联性以及演化过程,是当前还缺乏深入研究的内容。

本文试图弥补当前研究中的不足,通过构建综合性指标体系估算我国省域文化资本,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省域文化资本差异的空间格局、邻接地区关联模式和演变过程。这有助于清晰地认识各省域文化资本发展的现状,透视中国区域文化发展的“非均衡性”,可为我国文化的均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我国省域文化资本的估算

(一)省域文化资本估算指标体系构建

文化资本是“文化”与“资本”二词的组合。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看,文化资本是通过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所形成的文化生产、文化服务,它是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积累(16)施炎平:《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传统文化的价值重建与再创》,《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6期。。本文认为文化资本是以财富形式表现的,包括文化能力、文化产品、文化制度在内的文化资源的总和,这是对文化资本进行估算的基本逻辑起点。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众多、非常复杂,对其进行估算属于多准则、多目标复杂问题决策分析。因此,遵照科学性、整体性、层次性和操作性等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逐步构建指标体系。

1.确定估算体系层次,选择估算指标。运用多目标综合评价中常用的层次分析法,将与文化资本估算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指标4个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量分析。目标层为省域文化资本,这是预定目标与估算结果;区域文化资本不同于个人、家庭文化资本,在准则的维度划分上不能照搬传统的文化资本划分方法。本文依据文化资本构成的表现形式,并参考周云波、金相郁、梁君等研究成果,分为固体化的文化资本、产品化的文化资本、能力化的文化资本、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四个维度。固体化的文化资本是指可以用于文化商品生产的被赋予文化意义、不可移动的文化资源,产品化的文化资本是经过人们思维创造出来、可用于文化商品生产并依附于一定物质形态的文化符号资源(17)李沛新:《文化资本论——关于文化资本运营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1-74页。。能力化的文化资本由布迪厄提出的“文化能力”引申出来,在本文中指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潜能。制度化的文化资本直接表现为文化体制,指代政府对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管理体系及能力;方案是对准则的进一步细化,每个准则包含若干方案,共14个;指标是衡量方案的具体数值,在尽可能涵盖各方案的主要内容并保证数据的可获得性的前提下,共选取37个指标,从而构成了4个层次、37个具体指标的初选指标体系。

2.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在指标体系中,各方案的衡量指标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而这种关联又会导致有些信息被反复利用,会导致估算结果失真,不能反映省域文化资本的真实情况。为此,本文采用相关性分析对各指标进行筛选,剔除相关系数低的指标。根据31个省份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各指标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小于0.3的指标不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计算,剔除掉“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从业人员”“博物馆参观人次”“博物馆基本陈列数”“人均博物馆数”“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文化艺术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才”“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从业人员”“国家级文化示范基地和园区”“文化娱乐场所营业收入”“群众文化机构财政拨款”等12个指标。

3.指标的鉴别力分析。指标的鉴别力是指标在各年份之间的特征差异和区分度,如果某个指标在各年份几乎一致的呈现出或高或低的数值,则表明指标的鉴别力很差;若指标数值存在随机差异,则表明指标具有较高的鉴别力。通常采用变差系数来衡量指标的鉴别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1)

(二)省域文化资本指标权重计算

在多目标综合评价中,常用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有专家打分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其中层次分析法能较客观地对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的权重值分布域更宽(18)何超、李萌、李婷婷:《多目标综合评价中四种确定权重方法的比较与分析》,《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期。,因而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首先,构建判断矩阵,对各级指标中相对于上一层次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设B层(B1,B2,B3,…,Bn)隶属于A层,那对于A层而言,任意2个元素Bi和Bj的重要程度可用数值表示,这些数值组合构成了判断矩阵。按任意两元素相比较分为同等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很重要、极其重要共五个档次,分值分别为1、3、5、7、9,用2、4、6、8表示取中间过渡值。其次,制作判断矩阵表格,应用专家评价法进行赋分。邀请5位从事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的专家进行赋值,通过邮件形式发放判断矩阵打分表,专家填写完后返回打分表。对5位专家的判断赋值取平均值,使用7级标度法进行指标的两两比较和构造判断矩阵,得到B层对A层的判断矩阵4个,C层对B层的判断矩阵共14个。再次,利用和积法将判断矩阵每一列归一化,然后将归一化的数据按行求和;将所得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特征向量近似值,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运用Yaahp10.3软件对层次单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得出完整的检验值均小于0.1,表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通过了检验。最终计算得出省域文化资本估算指标体系的权重,见表1。

表1省域文化资本估算指标体系与权重

(三)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

文化资本估算指标体系中22个三级指标在属性上存在差别,为了消除不同指标间纲量的差异,需要对指标的数值做标准化处理。现有标准化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极差变换法、线性比例变换法、向量归一法、标准样本变换法等,如评价指标均为正向指标且指标值均为正数,则适合采用均值化方法处理(19)李美娟、陈国宏、陈衍泰:《综合评价中指标标准化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第1期。。在已有文化资本测算的研究中,多采用均值化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即令:

(2)

均值化后各指标的均值都为1,其方差为:

(3)

处理后的标准值较真实地反映原指标值之间的关系,因此文本采用均值化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指标体系中各因子数据主要源于《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8-2018)》,“报纸、杂志、图书出版数量”“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与“广播、电视节目套数”的数据源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各省域总人口为历年常住人口总数。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数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为依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至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依据。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各省统计年鉴中的“6岁及以上人口的文化构成”和人口统计公报数据为基础,采用计算的方法得出(20)人均受教育年限计算公式为:(接受大专及以上人口数量×16+接受高中教育人口数量×12+接受初中教育人口数量×9+接受小学教育人口数量×6)/6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对于年鉴中个别年份缺失的数据,本文采用移动平均方法进行估算。

(四)省域文化资本估算结果

设为x1,x2,x3,…,x22为因子层指标各因素的决策变量,对应的权重分别由w1,w2,w3,…,w22表示,则文化资本C的综合评判函数为:

C=x1×w1+x2×w2+x3×w3+x4×w4+…+x22×w22

(4)

依据均值化后的各项指标数值,采用公式(4)计算2007-2017年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化资本(21)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文章选取的样本省份未包含中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下文同。。省域文化资本积累是资本存量不断增加的过程,本文利用变异系数衡量省域文化资本的年际变化情况。变异系数用于反映单位均值上的各指标观测值的离散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5)

表22007-2017年我国省域文化资本估算值与年际变化

因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化资本的排名在年份上存在变化,为直观反映省域文化资本的高低,通过计算2007-2017年各省域文化资本的年平均值,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见图1。

图1 2007-2017年我国省域文化资本估算值的年均值

从图1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的文化资本遥遥领先,远高于其他省份。文化资本排在前十位的省级行政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苏、福建、广东等东部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这些省、直辖市的文化设施齐全、文化产品丰富且商品化程度高,产品化文化资本实力强,在文化教育、对外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等文化能力资本方面有良好的基础。另一类是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西藏、新疆和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这些省、自治区虽然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同时,国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支持的力度大,新疆、西藏以及宁夏、内蒙古的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人均文化事业费均排在全国前列。另外,这些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偏少,虽在各指标绝对值上处于劣势,但在人均值上具有较大的优势。这一结果也表明,文化的发展往往具有独立性和超前性,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可以成为文化事业繁荣的地区(22)黄万林、张元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路径选择》,《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四、我国省域文化资本的空间差异

(一)数理统计分析

泰尔指数是衡量地区间收入差距(或者称不平等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使用泰尔指数对文化资本的省际差异进行测度,计算公式如下:

(6)

从图2可以看出,泰尔指数均低于0.1,说明文化资本的省际差异明显存在,但差异程度不高。从时间上看,全国范围的省域文化资本泰尔指数呈波动增长趋势,这表明文化资本的省际差异越来越大,中部地区省际差异的增长趋势明显。在三大地区中,东部地区文化资本省际差异的泰尔指数最高,中部、西部地区各省份间的泰尔指数均低于全国。中部地区最低,这表明文化资本的省际差异主要源自东部地区。

图2 2007-2017年全国及三大地区省域文化资本的泰尔指数

(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自相关是指一些变量在同一个分布区内的观测数据之间潜在的相互依赖性。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23)戴俊骋、孙东琪、张欣亮:《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经济地理》2018年第9期。。省域文化资本空间统计分析的核心是通过空间位置建立资本估算值间的统计关系,探讨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间的空间关联或空间自相关。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是空间统计分析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主要用来测度变量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是否存在聚集特性,本文采用不易受偏离正态分布影响的 Moran指数来进行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7)

表32007 2017年省域文化资本Moran’I指数

从上表可以看出,历年Moran指数均大于零,Z值均大于1.65,P值均小于0.1,可以推断我国省域文化资本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在空间上存在高高(H-H)和低低(L-L)的空间集聚,即存在省域文化资高的省份在空间上相邻,文化资本低的省份在空间上相邻。Moran指数值整体偏低,表明这种正的空间相关性不够强。从时间过程来看,Moran指数整体呈波动增长趋势,这表明正的空间相关性呈增强的趋势,也就是文化资本高或低的省级行政区在空间上的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

(三)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相对于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可以测算观测值的相似值(高值或低值)在局部空间上是否存在集聚,即其空间自相关是否够显著,若显著性大,即是该现象空间聚集的地区。本文选择Moran散点图及LISA集聚图分析省域文化资本的集聚特征。局部Moran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8)

图3 2007-2017年省域文化资本Moran散点图数据统计

高高(H-H)表示文化资本高的省级行政区被周边文化资本高的省级行政区所包围,高高集聚区主要是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和浙江、江苏、福建、天津等东部沿海地区。低高(L-H)表示文化资本低的省级行政区被周边文化资本高的省级行政区所包围,主要为东北三省以及河北、山东、安徽、江西等部分中部与东部省份。低低(L-L)表示文化资本低的省级行政区被周边文化资本低的省级行政区所包围,低低集聚区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二是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高低(H-L)表示文化资本高的省级行政区被周边文化资本低的省级行政区所包围,在空间格局上表现为孤立状,为北京、上海、广东、陕西、宁夏等文化资本高于周边的省、市、自治区。从整体上看,我国省域文化资本呈现“东部与西北高、中部与西南低”的空间格局,年际变化较小;一半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分布在高高(H-H)和低低(L-L)区,空间依赖关系以低低集聚为主,说明省域文化资本的积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鉴于Moran散点图不能判断带来空间自相关是否在统计意义上显著,需利用LISA空间集聚图进一步分析。利用GeoDa软件进行LISA分析,生成2007、2010、2013、2017年LISA集聚图(24)如需查阅集聚图,可向作者索要。。

结果显示,“低—低”“高—低”“低—高”三类集聚模式通过LISA显著性检验,而“高—高”集聚没有通过LISA显著性检验。在2007年LISA集聚图中,“低—低”集聚区为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海南、广西,“高—低”集聚区为广东,“低—高”集聚区为山东。在2010年LISA集聚图中,“低—低”集聚区为湖北、湖南、贵州、云南、海南、广西,“高—低”集聚区为广东,“低—高”集聚区为山东。在2013年LISA集聚图中,“低—低”集聚区为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广西,“高—低”集聚区为广东。在2017年LISA集聚图中,“低-低”集聚区为贵州、广西,“高—低”集聚区为广东、湖南。

综合4个年份的LISA集聚图可知,“低—低”“高—低”“低—高”三类集聚模式通过LISA显著性检验,而“高—高”集聚没有通过LISA显著性检验。“低—低”区域呈连片状态,主要是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和中部地区的湖北与湖南以及东部地区的海南;随着时间的推移,“低—低”集聚区范围在不断缩小,贵州与广西仍为典型低值区。“低—高”集聚区呈孤立状,以山东为典型;山东省文化资本量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但低于其周边的江苏、河南,因而在2010年之前处于“低—高”集聚区。“高—低”区域由孤立状转为连片状,为“低—低”区域周边的广东、湖南。广东省经济发达、文化产业领先,文化资本一直明显高于周边省份;湖南省近年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5)陈政、胡吉、洪敏等:《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地理》2018年第3期。,广播电视、出版发行、文化旅游、卡通动漫、娱乐演艺、民间工艺等都创造了被人称道的“湖南文化现象”,这促进了文化资本的不断积累,因而湖南由“低—低”转为“高—低”集聚区,与邻近的广东省形成“高—低”集聚连片区。从4个年份的LISA集聚图看,表明了由云南、贵州、广西构成的西南地区是省域文化资本低的连片地区。

五、结论与建议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重新构建了省域文化资本估算指标体系,基于2007-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在估算省域文化资本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省域文化资本的空间差异及动态演化。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各省域文化资本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小,大部分省份处于波动变化状态,湖南、江苏、山西、陕西、四川、西藏、浙江的文化资本量呈增长趋势,天津、青海、宁夏、辽宁、江西、河南的文化资本量呈降低趋势,江苏、湖南、陕西、西藏的文化资本的积累较快。省域文化资本的差异明显,北京、上海为文化资本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其次为天津、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藏、新疆、宁夏、内蒙古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第二,文化资本省际差异的泰尔指数呈波动增长趋势,各省份间文化资本量的差异越来越大。东部地区文化资本省际差异的泰尔指数最高,中部、西部地区各省份间的泰尔指数均低于全国,我国文化资本省际差异主要源自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

第三,省域文化资本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全局Moran指数整体呈波动增长趋势,文化资本高或低的省份在空间上的集聚特征趋于明显。一半以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布在高高(H-H)和低低(L-L)区,省域文化资本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依赖关系以低低集聚为主;湖南省文化资本积累的效果明显,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是省域文化资本低的连片地区。

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中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全面繁荣的必由之路(26)胡守勇:《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图书馆》2017年第10期。。区域文化资本存量的增加在于文化资本持续、有效地积累,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则为文化资本的积累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针对我国省域文化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国家层面文化政策的制定中,要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形成“以东带西”、不同地域文化协调发展的格局;按照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原则,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人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第二,树立科学的区域文化发展观,坚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发展文化产业“两条腿”走路,文化产业发展“先迈腿”的思路;明确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角色,实施政策导向驱动,以文化政策引导、市场环境优化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利用区域优势文化资源,通过打造特色文化产品提高文化资源转化产品的效益,从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第三,促进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应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用好市场机制,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国有文化企业、私营文化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资金投入多元化,形成“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局面。

第四,根据区域实际情况推进文化资本的积累。中部与西南地区存在着文化资本低、经济水平不高的现状,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依托各省优势文化资源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在战略引导下形成产业基础、市场体系、政策引导、人力资源的耦合效果(27)花建:《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把握数字文化产业崛起的发展机遇,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对于文化资本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低的西北地区,要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富矿”,深入探索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路径,推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根据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实施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在地缘相邻、文化产业互补性和联动性强的地区建设文化产业集群及文化产业基地,形成具有联动效应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

猜你喜欢
省域文化产业资本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江西省初步建成教育省域网骨干网
资本策局变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第一资本观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VR 资本之路
基于云平台的省域交通服务热线系统架构研究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