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规模近几年大附增长,伴随着增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汉族人民的融合过程中,出现诸多冲突矛盾。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愈渐抱团发展,发展行业愈渐固定,不利于民族融合团结。关注冲突矛盾下的心理健康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文章分析流出地与流入地少数民族及本地居民的冲突问题及心理健康问题,分析适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融合;流入地;流出地;心理健康
一、问题提出
从国家卫健委发表报告中来看,自2015年开始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达2.44亿人,该数据一方面显示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规模和参与率均呈现大幅增长,另一方面表现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进程明显滞后于全国,这种滞后性同时表现在多方面,如教育、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等。
少数民族整体上的滞后性造成与汉族融合过程中“非整合”现象[1],造成诸多不良负面影响,如本地区人民与流入的少数民族冲突不断,其他人员对流入的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流入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心理上更加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等,从而产生负性情绪情感导致心理限制,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文章从流入地和流出地视角探究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二、少数民族流入地区融合
(一)少数民族流入地区融合现状
少数民族人民流动人口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截止到2016年,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已超3000万,少数民族与汉族团结融合进程到达关键时期,此融合过程与经济发展、城市化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密切相关。少数民族人民流动人员与汉族的融合带动了经济发展、社会融合、中国人民的团结,增加了劳动力,推动社会了发展。
流动人口输入类型方面,农业户为主,青壮年占多数,家庭化程度高;流动人口就业方面,就业同质性强,收入水平低,多为服务行业人员,工作时间长[2];教育程度方面,流出地生活条件艰苦、教育基础薄弱使得流动少数民族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法律法规意识不强;收入水平方面,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工作时间大多超出正常劳动时间,由于多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且从事技术含量较低,因此收入水平在社会正常水平仍然很低。
数据显示,少数民族人员主要流入区域高度集中在广东、浙江,经济是少数民族流動人员流动的主要原因,少数民族原生地区大多较为贫困,为了生计及更加优质的生活,少数民族人民选择“走出去”。
(二)心理限制的形成
流动人员。由于文化、语言、信仰等的差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与汉族人常造成规范性文化冲突,出现群体区隔倾向,即融合差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对主流社会文化产生疏离,体现在心理、社会和经济三方面[1]。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与当地居民矛盾冲突不断,这既影响了普同社会下公民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印象,同时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更加缺乏安全感、归属感,造成自卑心理,减少了与社会的交流沟通,并且相似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产生这巨大吸引力,同族或亲近人员则会更加紧密,这种心理同时影响家庭成员及儿童心理健康,传输给他人负面情感,形成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心理限制,阻碍心理健康的发展。
随迁子女。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家庭化程度高,涉及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目前民族教育和普通教育缺乏有效兼容性,随迁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所接受教育与之前所接受教育方式、语言、内容、节奏、思维方式等有较大差异,民汉合校的情况不多见,且原生家庭的陪伴时长、心理关怀、关注度等也是影响儿童学习质量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显示,少数民族儿童的数学成绩普遍比汉族儿童的低,核心原因是语言问题,同时也有研究显示少数民族儿童的在感知、思维方面也与汉族儿童有所不同。由于这些诸多差异因素,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子女的教育成为了影响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的原因,同时儿童心智发育还处在发展期,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流出地少数民族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
(一)流出地少数民族人民现状及流出原因
少数民族聚集地生活较为贫困,大多数人无法负担家庭及子女生活开支,因此大量人员,特别是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致使当地社会缺乏劳动力和建设者。而流出的务工者收入水平在整体水平中偏低却仍然高于所在家乡的收入水平,所以大多数流出人员选择不会回到家乡,人员输出不断,流入欠缺,从而人员流动失衡,流失发展的活力,区域发展更加滞后。
在教育方面,少数民族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与少数民族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就业市场不匹配。少数民族聚集地学校基础教育质量偏低,师资力量较弱。
(二)流出地少数民族人民心理健康状况
从少数民族流动人民数量可看出,贫困所带来的巨大生活及精神压力。由于条件限制,多数少数民族学校缺少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大、缺乏心理关怀、缺少安全感、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一度成为密切关注热点。相反,多重的压力也培养出很多致力于家乡建设的优秀人才,一项2016年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毕业后对于建设家乡或欠发达地区的强烈意向,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和地域存在感较强烈,伴随着近几年在国家对于返乡及三支一扶等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对少数民族聚集地的社会发展关注度正在不断提高[3]。
四、各民族差异性及身心发展差异性
少数民族融合,是一个多民族融合过程,各民族彼此间又具有不同的差异性,同民族不同地区由具有不同差异性。
有研究显示佤族和汉族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比男生低,而傣族男女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性别角色有着重要影响因素,朱海燕(2019)通过数值大小的隐喻研究得出现代社会仍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4],王鹏等人的研究显示少数民族在潜意识中目前还有着男强女弱的观点[5]。怒族、傈僳族、景颇族的儿童,发展阶段上存在“滞后”现象,原因在于少数民中原始公社制残余而导致的近亲结婚、社会发展较为落后。认知发展存在性别差异,心理健康状况欠佳,文化背景的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随年龄增长,心理问题呈减少趋势[6]。少数民族男女儿童在协调—空间定位能力上存在差异,这与少数民族传统的社会分工和生存需求有关[7]。北京地区汉族儿童心理旋转能力高于云南地区基诺族和布朗族儿童,原因可能是不同民族地区不同文化背景及经验的影响[8]。
五、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针对流入地人员心理健康问题
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大多集中在浙广地区,反映出其主要流动原因是经济问题。融合过程中伴随着顺应和同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总体数量仍是少数,在不了解其他地区社会规范及其文化背景下,缺少适应的时间和空间,造成诸多误解、不满,从而导致冲突,需要各社会基层工作人员更多耐心进行引导性工作。但仅靠政府社会工作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对外来少数民族人员需要进行集体定期的心理疏导工作。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本地居民的包容,克服刻板印象,找寻问题症结,寻求解决途径。
随迁子女不论是进入普通高校或是少数民族学校都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普同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间的巨大文化差异需要少数民族学生本人、教师及全班同学更大的包容和接受度,不可将学生特殊化,也不可置之不理。心理健康教师的重要性由此凸显,理性分析、适当关注、及时关怀。
(二)针对流出地人员心理健康问题
流入地人员在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源头在于流出地社会秩序的落后及教育基础的薄弱。因此流出地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根本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国家亟待解决问题,近年来已有明显的改善,但发展后劲不足。贫非罪,但由于贫困所引发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却是危害社会治安的影响因素。各部门各单位应重视人民的心理健康,持续关注并及时应对。
针对教育问题,目前民汉合校并不多见,民族教育和普通教育缺乏有效兼容性。语言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沟通交流和矛盾冲突的核心,少数民族学校还是多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双语教学虽正在推行过程中,但少数民族语仍是主要语言,交流沟通及科研研究方面造成一定困扰[9]。大力推行汉语教学及应用是民族融合的前提,但也需要相应理解少数民族语言的心理健康教师,普同文化不代表要排斥其他文化,因此主动打破障碍是融合的关键之一。
六、結语
客观及主观环境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群体性的心理健康问题,追本溯源,给予人们更多人文关怀和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构建人民精神上层建筑,才能更加团结共筑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张伟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及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探析.贵州民族研究(8).
[2] 左昕,林李月,朱宇,柯文前.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特征现状调查与分析.广西民族研究,(1),90-99.
[3] 周士权,丁德智.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3),67-68.
[4] 李昕.符号表达下的性别隐喻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Doctoraldissertation).
[5] 王鹏,吴愈晓.社会经济地位、性别不平等与性别角色观念.社会学评论,7(2),55-70.
[6 ]任旭林,傅金芝,于萍.怒族、傈僳族和景颇族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心理学探新,22(3),37-41,52.
[7] 杨洪猛,高松,傅金芝.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1(6),416-418.
[8] 林仲贤,张增慧,丁锦红,傅金芝.基诺族及布朗族7~9岁儿童心理旋转能力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探新,22(2),23-26.
[9] 万明钢,海路.新中国成立70年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万明钢教授专访.民族教育研究(4),5-10.
作者简介:李訾如(1994- ),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