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处理

2019-09-18 09:53符浩男樊树峰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胸管胸腔镜恶性

符浩男 樊树峰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放射科 台州 318050)

临床中,孤立性肺结节属于常见疾病,主要指的是直径小于3cm、边界不清、单一发生及周围有肺组织包绕的病变,无典型胸腔积液及肺不张等肺部症状[1]。早期患者症状较强或无明显症状,所以在诊断时难度相对较大,且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不同,在影像学表现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对孤立性肺结节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疾病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2]。CT影像诊断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疾病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孤立性肺结节处理中,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为提高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准确率及手术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针对CT诊断效果及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CT诊断;所有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处理,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62.7±2.9)岁;CT诊断结果:恶性26例、良性36例;结节直径:18例<1cm、27例1~2cm、17例2~3cm。观察组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62.4±2.8)岁;CT诊断结果:恶性27例、良性35例;结节直径:17例<1cm、27例1~2cm、18例2~3cm。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CT诊断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16排螺旋CT(GE Light Speed) 检查,参数:管电流100~180mAs、管电压120kV、矩阵512×512、螺距1.375、机架旋转时间0.5s。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自动重组间隔1.25mm、层厚1.25mm;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进行增强扫描,剂量80~100ml,注速3ml/s,然后以同样注速注射30ml生理盐水。25s扫描动脉期,43s扫描静脉期。CT扫描数据获取后发至工作站,经数据与图像处理,由诊断医师阅片并给出诊断结果。

手术处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病理诊断。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CT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对比;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对两组胸管引流量、镇痛药物用量、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124例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诊断,其中55例表现为恶性结节,占44.35%,包含39例腺癌、7例腺鳞癌、4例鳞癌、3例肺泡癌及2例小细胞癌;其余69例均为良性结节,包含28例炎性假瘤、25例结核、10例错构瘤、6例肺部囊肿。

2.2 CT诊断结果

12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经CT增强扫描诊断,53例结果呈恶性,准确率为42.74%,71例呈良性,准确率57.26%;术后经病理证实,恶性55例,恶性率44.35%,良性69例,良性率55.65%。CT诊断恶性准确率与术后病率诊断恶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χ2=0.824,P>0.05)。

2.3 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胸管引流量、镇痛药物用量、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胸管引流量/ml镇痛药物用量/mg胸管留置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n=62)157.28±36.74213.54±86.322.14±0.794.69±1.34对照组(n=62)49.52±8.3386.17±42.861.26±0.432.74±0.62t7.5128.6474.0285.177P<0.05<0.05<0.05<0.05

3 讨论

肺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中男性肺癌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女性,且近年来随着环境、空气质量恶化,肺癌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3]。多数肺癌患者早期以孤立性肺结节为主要表现,部分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呈恶性表现,因此不断提高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早期诊断准确率,及时治疗,是肺癌预防及肺癌早期治疗的关键[4]。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检查方法逐渐普及,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准确率也逐渐提高,但因孤立性肺结节致病因素较多,包含感染性病变、肿瘤样病变及肺感染性病变等,不同因素引起的孤立性肺结节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是临床治疗与预后实现的关键[5]。

病理诊断仍然是孤立性肺结节在诊断中的金标准[6],病理诊断可通过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及手术切除的等方法获得,但此类方法对患者存在创伤性,不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因此无创性检查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影像学检查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价值。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采用CT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为42.74%,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恶性率为44.35%,CT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CT诊断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准确率高,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通过对CT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在恶性结节病灶形态表现方面,以球形为主,且病灶与周围组织血管存在集束征关系,病灶内部表现不均匀[7];而良性结节病灶形态较多,包含不规则形态、球形病变,病灶与周围组织以支气管引入征表现为主,病灶内部均匀密实[8]。从病灶边缘轮廓形态来看,不管是恶性结节还是良性结节,边缘具有锯齿征、分叶征、毛刺征表现,所以通过边缘轮廓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难度较大[9]。值得关注的是,在对孤立性肺结节CT诊断中,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清晰的显示结节血流动力学及灌注状态等血运情况,并可对结节及周围血管分布情况清晰显示,为临床中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10]。有报道显示,CT动态增强扫描与CT平扫对比,增强扫描能够对孤立性结节的强化指标及形态学特征同时观察,对形态学特征及动态扫描参数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11]。临床中在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CT诊断准确率虽然比较高,但仍然需要结合其它诊断方法,进行联合诊断,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临床中,在对孤立性肺结节处理中,手术治疗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手术类型主要包含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及微创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从治疗效果来看,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当前孤立性肺结节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12]。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在胸管引流量、镇痛药物用量、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中,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孤立性肺结节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CT诊断具有敏感性高、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有利于恶性结节的及时诊断,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而孤立性肺结节处理中,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更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管胸腔镜恶性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自制胸管固定带在肺癌术后患者胸管管理中的应用
肺上叶切除手术单根胸管引流与两根胸管引流对比
肺癌患者胸管注入化疗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策略研究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