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红
(宜兴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江苏 宜兴 214200)
留置胸管已成为心胸外科手术后常规操作,其目的是引流胸腔积液与积气,促进肺复张,减少肺部并发症[1]。留置胸管刺激肋间神经或牵拉刺激皮肤不仅引起局部明显锐痛,还可沿肋间神经、膈神经放射,造成牵涉痛,而且静息和动态疼痛差别明显[2],妨碍患者咳嗽、下床活动,不利于肺功能的恢复。胸管意外滑脱,既影响治疗效果,又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我科自2017年1月开始,采用自制胸管固定带对胸管进行二次固定护理,在开胸术后患者胸管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治疗
作者简介 卢红,副主任护师,本科,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邮编:214200
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97例患者为试验组,其中男46例,女51例,年龄39~83岁,平均(58.73±7.64)岁;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33~84岁,平均(59.29±8.54)岁。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种、麻醉及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试验组胸管采用我科自制胸管固定带(见图1)固定,图中:1为大松紧带;21为大魔术贴圆毛面;22为魔术贴刺毛面;42为固定在大魔术贴圆毛面上的一段小松紧带;41为固定在42小松紧带带上的刺毛面;3代表胸管。将由1、21、22组成的大固定带固定在胸管出口下方腰腹部,在距离胸管出口10~15cm处,将胸管利用高举平台法原理由41、42组成的小固定带固定在大魔术贴圆毛面上(21)。
图1
1.2.2 对照组胸管采用修剪好的3M鼻贴利用高举平台法原理固定。
1.2.3 两组患者胸管的护理均按照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1.3 评估方法:
研究[3]发现大多数患者认为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VRS)用于术后疼痛评估更合理,术后评分时完成率最高。本研究采用VRS评估疼痛,分为“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极重度疼痛”,患者选择最能代表其疼痛水平的形容词,计算轻度疼痛及以下疼痛所占百分比。比较两组固定的有效性,咨询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第二天,填写我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分很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处理
定性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比(%)统计描述,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两样本秩和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统计分析在SPSS 25.0中实现,检验水准α=0.05。
2.1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试验组患者使用自制胸管固定带后轻度及以下疼痛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轻度以上疼痛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间疼痛比例的比较分析
2.2 比较两组患者胸管二次固定的有效性。试验组有效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患者使用自制胸管固定带比常规固定方式更加有效。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间有效比例的比较分析
2.3 比较两种胸管固定方式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试验组舒适比例和满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使用自制胸管固定带后舒适度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间舒适和满意比例的比较分析
胸腔闭式引流术目的是引流胸腔内渗血、渗液及气体;重建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预防肺不张、感染,还可推测出胸腔内是否存在出血以及肺漏气等情况[4]。放置胸管后,通常将胸管缝扎在出口处皮肤上,患者翻身、下床活动等牵拉管道时极易造成疼痛,甚至管道滑脱。二次固定可有效防止牵拉胸管引起疼痛,并且降低管道滑脱风险。
胸管滑脱或松脱如处理不及时外界空气进入胸腔而压迫心肺和大血管,危及生命,重新置管带来无谓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医疗纠纷[5]。研究[6]显示:引流管未行二次固定为导管脱落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胸管的有效固定是防止胸管滑脱或松脱的关键之一。
我科2017年以前患者均采用3M鼻贴进行胸管二次固定,由于管道材料、患者出汗等原因,固定处经常松脱,固定无效,2017年起采用自制胸管固定带对胸管进行二次固定,无一例固定处松脱,既减轻了由于胸管摆动、牵拉引起的疼痛,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又减少了胸管意外脱出几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