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策略下混合式课堂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6 02:26蔡晓蕙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混合式教学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大学英语的一门拓展课,往往面临着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大,教学内容多,课时不足等问题,建设性地运用线上加传统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而元认知策略的应用更能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教学;元认知策略;混合式教学

【作者简介】蔡晓蕙(1974-),女,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化。

随着“十三五”建设时期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全面推进,国家对外语人才提出更高水平、更多元化的需求。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把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模板。跨文化交际第一次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大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被体现出来。近些年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兴起以及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也给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契机。对于具有媒体集成性、非线性和交互性等特点的多媒体教学,人们期待它会极大地促进学习和教学,但是,出乎人们意料,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多媒体系统对学生的学习只具有很小的甚至没有积极的作用。为什么会效果不理想呢?这是由于多媒体学习环境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自由度和控制权,因而提高了对认知过程的要求,增加了学习的复杂性、难度和挑战性。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者要有能力设置学习计划、选择和生成自己的学习策略,监视和评价学习的效果及学习策略的效力,并据此作出适当的调整。然而,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并未能够表现出这种能力。刘儒德等的研究表明,在难度不同任务中,学习者的控制水平与元认知监视水平之间的相关存在差异, 为了克服学习者在元认知方面的不足,发挥多媒体学习环境的潜力,人们试图向学习者提供元认知帮助。

一、元认知策略

作为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元认知(Meta-cognition)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它是指任何以认知过程和结果为对象的知识,以及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元”这个字具有“超越”“在…之外”的含義,因此,元认知的字面意义就是“超越认知”,这实际上是人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自我行为及思维方式的思考,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其中元认知知识又包含了个人知识、任务知识和策略知识。

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指学习者利用认知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通过确立学习目标与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等手段来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其要素为计划、监控和调节。根据元认知策略,学习者要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解决问题。 例如,关于记单词这件事,有些学生习惯于使用单词书,逐个大声反复朗读的方式,另一些则喜欢通过广泛大量多题材阅读来扩大词汇量,这就是对学习策略的不同认识,也即元认知。对于具备一定英语学习经验和学习历史的大学生们来说,在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使用元认知策略, 无疑能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开展学习。

二、混合式课堂教学

鉴于一般情况下跨文化交际课程课时偏少,但教学内容较多;且学生来自各个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为帮助学生通过教师导学和自主学习达到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目的,需构建一个传统课堂与线上网络相结合的学习环境,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网上小组活动和自主学习互助活动,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计划、监控和自我调节,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异文化的敏感性,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选用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系列”之Encounters with Westerners: Improving Skills in English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技巧:如何跟西方人打交道(修订版)》为课本,因为该书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欧美人士交往的常见细节和冲突为切入口,采用来信求助、专家释疑等新颖手法,将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实际案例分析和语言学习相结合,提供消弭误解、与西方人融洽相处的方法。该教材的这些特色,加上QQ,微信等即时通信技术在师生中的普及,使得本课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成为可能。

三、教学实践操作

首先明确元认知的学习策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包含下列几点:1.计划策略分析。主要是设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设定合理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及讨论计划,基本的计划包括了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通过这些学习策略的整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案例的理解。2.监控策略分析。通过元认知策略学习体系的构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阅读过程的控制,实现对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效果的多元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进度得到控制及监督,同时线下的讨论也可以实现对案例理解与否的及时反馈。3.评价策略。主要是学习小组相互间通过对各自学习目标、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成果的客观性分析,进行评价策略的优化,通过这种评价策略的完善,可以有效督促学生进行学习进度的控制,并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正。4.调节策略分析。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设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对偏离目标的进度进行及时调整,从而实现学习计划构建的最终目的。

具体做法有:线上微课预习 + 课堂案例讨论;小组头脑风暴 + 分组辩论;影视作品欣赏 + 跨文化概念辨析;相关话题微电影制作等等。以第五单元的讨论活动为例,课本上提到一条“Golden Rule(金科玉律)”:Do un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要求学生在上课前思考,在中文里是否有对应的或类似的表达。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当然英语的这条人际交往的规则相对于中文的来说是一个事物的另一面,即它的大意是“你对别人做的是你想要别人对你做的”。以往多数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醒,可能止步于此,但鉴于元认知的学习策略,会让学生习惯性地结合单元主题去进一步思考。第五单元的主题是Expectations and Intercultural Encounters,因此,学生就会自觉地与知识点的解析进行融会贯通,该章节的知识点有提到Projected cultural similarity(投射文化相似性)这个概念,其大意就是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认为别个文化背景的人,其所思所想与自己的类似;这也正是许多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可能都会犯的错:“想当然”。如此一来,学生才会理解为什么我们视为金科玉律的人际交往准则在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可能不是恰当的遵循原则。

在教学中,多次强调“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wareness”,即时刻提醒自己要具备清醒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要能够跳脱出冲突现场,以一个尽可能客观的视角去解读场景,明白世界的多彩和不同;鼓励学生摆脱思维窠臼,善于奇思妙想,勇于表达自我;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补充相关的拓展性阅读或影视材料。总之,作为核心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元认知策略能使人在自身思维过程中产生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对认知过程实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对于时刻要清醒意识到世界文化“和而不同”的跨文化交际学习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ockard J., Abrams P D., Many W A. Microcomputers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Education(3rd)[J].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4:204-209.

[2]刘儒得,陈琦.多媒体环境下元认知过程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0,8(4):1-5.

[3]薛兰华.元认知理论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7):141-142.

[4]赵勇.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9,6:153-155.

猜你喜欢
元认知策略混合式教学
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成绩的相关分析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在英语专业听力课堂中的运用
元认知策略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