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

2019-09-12 01:25李睿玥
考试周刊 2019年61期
关键词:训练强度训练量初中体育

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全面实行,体育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田径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运动项目,合理控制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能够促进青少年心理与身体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项目;训练强度;训练量

一、 引言

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田径运动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对初中学生开展田径运动训练,可以培养以及锻炼学生的竞争能力、思维能力、身体素质和合作能力,对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对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进行合理把控,发挥田径运动的育人价值和意义。

二、 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

田径运动作为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项目和基础内容,其教学任务为通过科学的训练方式,传授给学生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技术以及知识,实现学生意志品质、道德素养和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田径训练的重要性和育人价值更为凸显,通过科学的训练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心理、道德和意识的全面提升。

三、 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影响因素

(一) 学生因素

学生作为开展田径训练的主要群体,其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对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具有直接影响。首先,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升,当代初中学生成长于优质的家庭环境下,从小备受父母的宠爱,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缺少社会磨炼,在田径训练中不爱吃苦,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中;其次,初中学生以文化学习为主,对田径运动缺乏知识了解,无法在训练中与教师密切配合,高效率地完成训练任务,导致教师只能降低训练强度;最后,当代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大、学习任务较重,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高强度的田径训练。

(二) 教师因素

体育教师是开展田径训练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担负科学制定田径训练计划的任务,但是在实际训练中,由于教师因素,导致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不合理。首先,田径运动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项目,教师精力有限,难以在一个教学项目中投入大量精力,导致训练强度存在偏差;其次,体育教师并非专业田径教练,训练计划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对训练效果带来负面影响;最后,教师在开展田径训练中,没有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身体素质和发展规律优化训练方案,以“一刀切”的方式训练,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训练热情。

(三) 家庭因素

当前,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是部分家长依然抱着应试思维,更加重视和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教导学生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忽视了体育运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英语、数学、语文等学习中。在得不到父母支持的情况下,学生只能利用体育课时间进行田径训练,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难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而初中作为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一些具有田径天赋的孩子失去了最佳训练机会,会导致其永远无法成为职业田径运动员,扼杀了孩子的未来发展。

(四) 社会因素

田径运动作为人类体育文化史中最为古老的体育项目,其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欢迎。我国虽然在田径专业人才培养中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资源,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涌现了例如刘翔等世界知名的运动员,但是与欧美国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从社会角度分析,田径运动的社会影响力不如乒乓球、羽毛球等我国优势体育项目,群众基础较为薄弱,在训练方法、训练技巧、训练要求和训练规范方面研究不深。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教师也难以准确把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导致田径训练效率低下。

四、 优化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相关措施分析

(一) 完善训练体系

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学习的关键阶段,教师在开展田径训练中,要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为目标,坚持以及贯彻生本理念,以此为指导对田径训练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学生通过训练可以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并且积极争取学校的配合和支持,进而提升训练效果。首先,教师在组织开展田径训练之前,要从学生角度对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进行思考,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掌握其身体素质和体育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计划,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发展,保证文化学习与训练时间不发生冲突矛盾,保证训练强度科学合理,实现学生文化知识与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其次,在组织开展田径训练之前,体育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田径基础和身体素质,引入因材施教理念,保证训练计划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例如在800米训练中,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缺乏运动天赋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降低训练强度,以激发其田径训练兴趣为目的,合理控制训练量,对于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适当提升训练强度,要求学生在每次训练中都要取得进步,教师在制定训练后,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田径训练中;最后,田径运动具有较强的竞技性,教师在开展田径训练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树立公正竞争的意识,以意识为引导优化训练效果,例如在开展4X100米接力跑训练中,教师要按照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科学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和竞技,保证各个小组水平相当,通过小组训练模式,不仅能够保证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合理性,还可以通过组间竞争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 協调训练平衡

设计训练制度是体育教学开展田径训练的关键环节,制定以及完善训练制度,有助于平衡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促使学生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取得预期的进步与发展。首先,初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体能和身体素质尚未发育成熟,如果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尺度,不仅会导致训练效率低下,甚至还会对学生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身体素质,保证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处于平衡状态,动态观察学生的训练情况,保证训练计划在学生可以承受范围内;其次,教师要注重加强专项训练,将训练强度和专项训练充分结合,进而维系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平衡关系,高效完成训练任务,例如将体能训练和100米跑专项训练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能储备,还能够通过100米跑锻炼学生的爆发力和速度,保证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处于平衡状态。

(三) 提升教师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对体育教学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想要保证田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需要提升体育教师的训练水平。首先,体育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加强田径知识学习,不断丰富以及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结合学生需求和田径运动特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其次,学校要给予田径训练以高度重视,并且提供给体育教师提升田径训练技能的平台和机会,例如将教师送到当地专业田径队中进行学习锻炼,进而将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式带回到学校中;最后,学校还要不断丰富以及充实体育教师队伍,从高校中吸纳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学人才,鼓励在职体育教师参加学历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能力强、专业性的体育教学团队。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受到了我国教育部门、社会公众和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其对实现初中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关键作用,因此,学校和体育教师要认识到田径运动对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把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发挥田径运动的育人价值,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顺风.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J].田径,2019(5):9-10.

[2]李吉.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提升田径类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206-207.

[3]程学良.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1):32-33.

[4]李锦,朱桐辉.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7):58-59.

[5]金福齐.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5):41-42.

[6]张广宝.对初中体育教学技术与文化共融的思考[J].當代体育科技,2018,8(25):133-134.

[7]朱小明.在创新中开展初中体育田径类教学的有效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4):101-102.

作者简介:

李睿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训练强度训练量初中体育
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探析
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及训练量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施瓦泽的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