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乐从中学(528315) 林国红
每年都有不少的优质高考试题,这些试题都是命题专家精心设计的杰作,凝聚了命题专家的集体智慧,对中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性,值得我们去品味.要充分认识高考题所蕴含的价值,挖掘高考题的功能,发挥其内在作用,并以此来促进教学.
下面笔者以今年浙江省高考的解析几何大题为例,进行详细解答与分析,并进行探究,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抛砖引玉.
题目(2019年高考浙江卷第21题)如图1,已知点F(1,0)为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上,使得△ABC的重心G在x轴上,直线AC交x轴于点Q,且Q在点F右侧.记△AFG,△CQG的面积分别为S1,S2.
(1)求p的值及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图1
试题分析题目结构清晰,知识方面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有关定义与基础知识,直线方程,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重心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均值不等式等;思想方面主要考查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综合考查考生逻辑思维、推理论证及运算求解等方面的能力,试题的思维过程和运算过程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较好地体现了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由于问题(1)较为简单,本文不作讨论,下面只对问题(2)进行探究.
解法一(官方答案)(1)由题意得即p=2.所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1.
(2)由(1)可得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设A(xA,yA),B(xB,yB),C(xC,yC),G(xG,yG).令yA=2t,t0,则xA=t2.由于直线AB过F,故直线AB方程为代入y2=4x,得故2tyB=-4,即所以又由于xG=及重心G在x轴上,故得所以,直线AC方程为y-2t=得由于Q在点F右侧,故t2>2,从而
令m=t2-2,则m>0,
评注本解法是通过联立方程组,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求得各点的坐标,从而得到面积比的表达式,换元后利用均值不等式得出答案.此方法本运算量虽大,但方法是通性通法,是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关问题的最常用手段.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一般性的解题规律和方法,要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法二(以点为参数)
所以
评注在处理抛物线有关问题时,直接用点的坐标作为变量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这是由抛物线的特点决定的:用其中一个坐标能比较容易表示另一个坐标.本解法的好处是不用联立方程组,在面积作比时消去了一项,从而得到一个二次比二次的式子,既可以换元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也可以用导数求最值,比解法一的运算量要少.
以上的两种解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各显神通.这充分体现数学高考题的不拘一格,一道试题往往考查多种能力、多种思想方法;同时,高考试题在命制时充分考虑到考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一题多解,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这样通过方法的选择、解题时间的长短,甄别出考生能力的差异,达到精确区分考生的目的.另外也说明高考要突出考查知识主干,贴切教学实际,重视数学的基本能力与思想方法,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与训练中重视知识的储备和方法的积累,才有可能缩短思维的长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解题就象采蘑菇一样,当我们发现一个蘑菇时,它的周围可能有一个蘑菇圈.”解答完本题后,思考:试题的问题(2)中,取得最小值的这个结论能否在抛物线中一般化?解答方法是否依然有效?经进一步的探究,可得如下结论:
结论1如图1,已知抛物线Γ:y2=2px(p>0)的焦点是F,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上,使得△ABC的重心G在x轴上,直线AC交x轴于点Q,且Q在点F右侧.记△AFG,△CQG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的最小值为
结论2如图1,已知抛物线Γ:y2=2px(p>0),过点F(f,0)(f>0)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上,使得△ABC的重心G在x轴上,直线AC交x轴于点Q,且Q在点F右侧.记△AFG,△CQG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的最小值为
由于结论2比结论1更具一般性,下面只给出结论2的解答.
结论2的证明设G(g,0),Q(q,0).则由A,F,B共线,得kAB=kAF,即化简得ab=-2pf.同理,由A,Q,C共线,可得ac=-2pq.因为△ABC的重心G,于是即得c=-a-b,g=其中a>0>b.故
结论3如图1,已知抛物线Γ:y2=2px(p>0),过点F(f,0)(f>0)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上,使得△ABC的重心G在x轴上,直线AC交x轴于点Q,且Q在点F右侧.记△AFG,△CQG的面积分别为S1,S2,当取得最小值时,有CG⊥x轴.
结论3的证明由结论2的解答,可知当时令取得最小值此时即于是联立
由于c=-a-b,得
通过试题与试题的推广,再进一步思考:圆锥曲线一般有着类似的性质,这体现圆锥曲线性质的内在统一的和谐美,那么椭圆与双曲线是不是也具有类似结论1与结论2的性质?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还可以得到更一般的结论:
结论4如图2,在△ABC中,若G是△ABC的重心,过点G作直线交AB于点F(F与点A,B不重合),交AC于点Q(Q与点A,C不重合),记△AFG,△CQG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的最小值为
图2
结论4的简解因为G是△ABC的重心,所以设则由于F,G,Q共线,故即λ+µ=3(0<µ<3).因为有又因直线AG经过边BC的中点,易得S△ABG=S△ACG.所以
评注可以看出,结论4是试题的命题本质,高考试题将这个本质放在圆锥曲线中,赋予更丰富的图形与知识,进行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与能力.
事实上,解析几何问题的本质仍是几何问题,解题时“莫为浮云遮望眼”,要善于“拨开迷雾”寻找“真颜”,充分把握解析几何中图形的特征,紧扣其中关键的几何要素,挖掘图形相应的几何性质,恰当地运用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将解析法与平面几何方法相结合,往往能简化运算,优化解题过程,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与其穷于应付繁琐的数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适当选择某些有意义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题目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才智与推理能力.学数学离不开解题,但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师讲题、学生做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研究”,要有数学研究的实践与体验,以研究者的思维与逻辑组织教学,讲解一道题不仅仅局限于这个问题本身,而是能借助这道题的背景,将研究的问题引向深入,探索隐藏在题目背后的奥秘,挖掘题目的真正内涵,能够找到解决这个问题与解决其它问题在思维上的共性.这样我们才能领会到试题命制的深刻背景,才能引领学生跳出题海,真正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高考试题是精心之作,每年的高考题在命题角度、题型、难度等方面都进行了充分考虑,是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的载体,是命题思想、命题理念的程序化展现,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权威性.除了具有测试与选拔功能外,还具有良好的教学功能,要了解高考动向、把握高考脉搏,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是重要的路径.所以我们教师对要对高考试题做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教师要跳入题海多做题多思考,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信手拈来,帮助学生跳出题海.对高考试题的深度探究,不仅使教师清晰地理解命题人的思想、命题背景和考查目的,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