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刍议

2019-09-10 09:52:00潘熙壮
学习与科普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潘熙壮

摘 要: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正处于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创新教学理念加入到教学实践中,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大提升。但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依然还有很多教师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吸收和应用。因此教师应不断进行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信息技术越发先进,以独特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从小学阶段开设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可以看出教育界对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重视。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当中,基于现代化的创新性教学需要,要求教师对自己原有的教学观进行翻转改革。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进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必须进入学生课堂,如此才能够实现最为高效的教学,让学生可以从小养成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以不断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1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不足

1.1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课本的内容操作性比较强,若是简单重复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去制作,很容易造成操作疲劳,难以维持长久兴趣。比如,logo语言的学习,都是画各种图形,但长时间只是让学生画一些图形,学生会渐渐失去兴趣,觉得枯燥无味,难以维持课堂的积极性。若教师能巧妙转换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配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扣人心弦的跌宕悬念,便能很快吸引学生眼球,把学生的专注力快速集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另外,由于信息技术不纳入考试范围科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大大降低,若教学内容能渗入语、数、英等主课的任务,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责任感会有所增强。

1.2教学氛围。

现在的信息技术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快捷,我们可以利用它查阅很多的资料,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然而这也是一个双刃剑,信息无限扩展容易带来信息泛滥、信息超载、信息迷航等问题,小学生由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熟,政治辨别率较低,加之好奇心很强,极易受到不健康的信息的影响。另外,学生更是容易进行一些娱乐游戏,把兴趣集中在电脑游戏或者聊天上,打闹嬉耍,扰乱课堂秩序,无法专心上课,严重影响教学。教师没有把控好课堂氛围,没有转变管理模式,缺少组织课堂纪律的方式和方法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1.3教学形式。

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他们的思维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对于有趣的教学内容才有学习的动力,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设计与其他课程更新颖、更有趣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动机。如果一堂课能让学生在结束了学习后还能回味无穷,有强烈进一步探索的欲望,那么这堂课就是非常成功的。

2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方法探究

2.1加强监督,提高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

现阶段,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县级以上政府主要起到宏观方针政策制定和统筹规划,县级政府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承担主要责任。“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坚持教育信息化培训交流、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融合创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等,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及杜占元在2017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相继提到,这些部署为各级地方政府指明了信息化教育工作的方向,只有贯彻落实这些政策规定,才能够有效促进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的发展。为提高各级政府的政策执行力,一方面,上级政府应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确保教育政策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应施行问责制,对教育政策执行情况采取多方参与的政策执行力评估,增强各级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2.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鼓励各地探索和创新信息化教育模式

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转变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注重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还应简政放权,注重政府之间和政府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能调整,将权力合理向社会、学校转移,把以往政府对学校的单一行政管辖转变为政府、学校、社会以及教师、家长、学生等的多方共同参与管理。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负责部门,应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改革,支持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各地应结合经济和教育水平实际,因地制宜,鼓励学校和教师大胆探索和创新教育模式。同时,政府应对改革成效显著的地方和个人,给予支持和奖励,并作为示范模式大力宣传和推广,带动其它地区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创新,营造全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氛围,从而提高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积极性,有力促进其整合能力的发展。

2.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支持建设信息技术环境

调查得知,小学信息技术环境建设还不够完善,这就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建设有利于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扩充资金购置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来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应引进信息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第三,应引导教师运用现有的设备条件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当中,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所存在的教学弊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需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与此同时,适当融入生活化的教学元素,实现教学课堂内容的丰富,并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手段,及时安排习题练习以强化巩固。

参考文献

[1]王俊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研究[J].学周刊,2017(23):144-145.

[2]谢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9):98-99.

[3]何向阳.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5(04):22-26.

[4]石林.核心素養背景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0):110~111.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浅谈用新理念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的“新课堂”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24:19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3:08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6:17:44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54:40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9:36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37:37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