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崇化中学始终坚持将优秀传统文化带入中学课堂,把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思考方式,审美趣味,行为特征和民俗传统贯穿到课堂学习当中。学校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展现非遗项目”为理念,与高氏葫芦制作技艺团队合作,开设了“高氏葫芦制作技艺”校本课程,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深深地植根到中学校园生活当中,让学生体会到非遗的文化价值,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学习,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也为传承非遗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非遗、高氏葫芦、特色课程
正文:
(一)课程开发思路:
高氏葫芦制作课程的开设将深化崇化中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美育工作的进程,引导学生由浅至深的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让传统文化艺术在校园中焕发新的光彩,为非遗项目注入新的生命力。
(二)学科性质与理念:
1、学科性质:高氏葫芦制作技艺课程将高屋建瓴的美学观与现实生活紧密连接,让学生能亲身体验非遗项目在美术、工艺和设计上的独特之处。通过这一特色课程,学生将了解到高氏葫芦的历史,工具的使用和工艺流程。在认真学习后,学生们可独立制作简单的艺术作品。
2、学科理念:崇化中学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将高氏葫芦这一非遗文化引入校本课程的中学。该校以“弘扬传统文化、展现非遗风采”为理念,开设了“高氏葫芦制作技艺”课程,将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于校园,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在了解高氏葫芦的创作过程的同时,逐步掌握其多种制作工艺,并在制作过程中提高自我审美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过程与方法:认真学习高氏葫芦艺术课程,深入研究其工艺的特殊之处,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美育工作的教学形式,切实提高美育教学的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氏葫芦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的代表,其独特的装饰工艺和美学设计形式充分表现出中国人含蓄认真的民族性格、温婉大气的审美观点以及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份原生态民间艺术传承至今依旧保持着完整,是历经几代人努力钻研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四)课程框架:
学校根据课时安排,对押花、针刺、掐丝三门课程进行讲解和实操。
1、押花工艺:其原理类似阳刻,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将图案周围的部分去除,而不同的是,雕刻会留有刻的痕迹,容易破坏葫芦表皮,而玛瑙刀既能使葫芦表面的图案出现强弱、虚实对比的感觉,又可以塑造出千姿百态的人物,灵动秀美的山水,娇艳妩媚的花卉等生动各异的形象。使用押花工艺塑造图案并不会破坏葫芦表面的硬皮,百年后仍然历久弥新。
2、掐丝工艺:将金银等金属细丝,按照图样花纹的弯曲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葫芦上,称为掐丝葫芦工艺。
3、针刺工艺:针刺葫芦以针刺在葫芦上刻画表现各种图案。其素材、图案多来源于中国传统线描、白描画,图案造型丰富多彩,极具趣味性,很多优秀作品甚至只有在国家级博物馆才能一览全貌。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
1、课程实施:崇化中学现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氏押花葫芦第四代传承人高琪先生的弟子曹阳老师(第五代传承人),在学校开设葫芦制作技艺特色课程,传授葫芦技艺。
(1)押花葫芦:学生在制作时反馈出的最大难点就是赶地子,地子不够平整,浮雕感觉不够明显。于是,老师亲自示范,根据每个学生手里葫芦的实际状况,最重要的是持力的把握,这种技巧需长期练习,方可以逐渐掌握。
(2)掐丝葫芦:难度比押花工艺略低,且成品效果十分美观,所以吸引了不少学生的眼球。但第一次接触也会遇上一些困难,例如,线条不够流畅,不能与图案相契合等。不过学生很快就发现并纠正了错误,最终制作出了精美的作品。
(3)针刺葫芦:这种工艺学生易上手掌握,操作也比较简单方便,此类工艺制作出的上品佳作惟妙惟肖,可让欣赏者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2、课程评价:葫芦与福禄谐音,自古就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其图案寓意着吉祥、美好。高氏葫芦制作技艺是植根于天津本土的民俗文化,作为学生有义务去了解、传承和发扬这种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技艺。
(六)课程反思与提升:
1、课程反思:
我校利用《高氏葫芦制作技艺》这一非遗文化特色课程,普及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知识,提升师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振兴中华传统工艺。
2、课程提升:
(1)深化專业艺术课程研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结合高氏葫芦工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特点,在不同年级开设相应课程。
(2)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勇于改革艺术教学结构、模式、方法、手段,根据素质教育的规律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方法,丰富艺术教学形式,切实提高美术教学的核心素养。
(3)加强艺术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在评价中体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非遗代表性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
(4)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文化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开展艺术类课外兴趣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5)加强艺术课程管理力度,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和指导。
(6)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天津市的各项比赛和活动,为培养高氏葫芦非遗制作技术人才,更好的传承高氏葫芦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清中期—掐丝珐琅方熏炉》中国文物网
(二)《泊来工艺—掐丝珐琅(景泰蓝)》搜艺搜
(三)《葫芦工艺宝典》个人图书馆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