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探究

2019-09-10 07:22刘兰芳
青年生活 2019年26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双创创新创业

刘兰芳

摘要: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掀起 “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以来,创新创业教育逐渐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入了各大高校的课程体系。本文拟从探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入手,思考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质量的途径。希望对高职院校完善创新创业课程的体系化建设提供一些新的参考点。

关键词:双创,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参考

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掀起 “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创新创业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更需要高素质人才来推动,大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创新创业教育更是逐渐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入了各大高校的课程体系。

一、创业创业教育的发展背景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比较缓慢的发展过程,早在1990年就发出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业就业教育的号召,但直到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才进入全面实施和推进阶段。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布《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需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

199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区要对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降低注册门槛”。

2014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倡导2014-2017年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要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完善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政策引导。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高校要将就业和创业结合起来,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2017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地方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一次性创业补贴试点。……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服务。

2018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要求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允许大学生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表现,也是遵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高职院校创业创业教育的现状

综合笔者所带的教学班级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着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就应该以就业为主,创业是高智力的活动,作为高职生无法胜任;创新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才专属,不是高职生应该涉猎的范畴。这种错误的观念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先入为主的觉得上创新创业课程是完成任务,一切以顺利拿到学分为目的,很少主动去探索课程之外相关知识,有意愿参与创业实践的寥寥。

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实践性教学投入不足,没有充分发展大学生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导致学校创业氛围不浓厚,创业配套服务跟不上,这也导致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实用,学习积极性不高。

另外,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因受师资力量所限,导致对学生的教育更重理论,而轻思维培养。众所周知,人的创新能力鲜少生而有之,更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来获得。仅仅是给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提供一些有限的场地是不够的。必须要依靠系统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思维培养课程来激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的思路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制约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在于:

(1)高职生自认为智力能力不足、不具备创新的天才的错误观念。

(2)课程设置上,实践性教学投入不足。

(3)课程本身轻思维培养。

(4)欠缺创新创业配套服务。

那么要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质量便可以主要从这四方面入手并加以拓展。

(1)将创业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课程设计上要贴近高职院校学生,增强课程与学生专业的关联度,课程目的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为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获得创新精神、创意意识和创业能力,树立人人可创新,人人可创业的信心。

(2)将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强化创新创业实践。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众创空间等校内创新创业场所,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产学研联合教学途径,建设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充分运用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开展教学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丰富创业体验。

(3)积极孵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创业项目,优先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同时在孵化和扶持的过程中,总结经验,补足短板,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配套服务。通过身边同学的创业事迹和完善的配套服务让高职院校学生相信人人可创新,人人可创业。

(4)建立創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咨询室,免费为学生提供创业测评、咨询帮扶服务,对优秀创业项目可开展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和咨询,从而增强创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重视创新创业项目的跟踪服务,与在校和离校的创新创业学生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数据库,把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双创创新创业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