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共育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2019-09-10 00:21罗雪庭
学习与科普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家园合作小班幼儿

罗雪庭

摘 要:小班幼儿刚离开家长,进入陌生的幼儿园进行集体生活和学习,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也是培养幼儿独立意识的重要阶段,所以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小班幼儿学习和成长的第一步。本文通过对当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家园合作对其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对其具体实施策略提出了建议。以期通过促进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落实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工作,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家园合作;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引言:

《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阶段的幼儿是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生活自理的能力对其终身的成长都具有关键性作用。而当前家长在这个方面的行为还存在许多问题,从而阻碍了家园合作的有效价值的发挥。因此,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促进家园的有效合作,是提升幼儿独立自主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幼儿自理能力培养过程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对幼儿自理能力缺乏信心

家长对于幼儿的不相信来自于家长的不放心,以及对生活自理能力的不重视。许多家庭中,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事务处于一个长期包办的状态,对于孩子的成长特点没有充分的认知。比如孩子自己吃饭时会洒的到处都是,就会认为孩子不会自己吃饭;孩子自己洗手就容易弄湿衣服,从而就会禁止幼儿去接触水。实际上,这些都是幼儿自理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特别是禁止幼儿自主生活的行为其实是阻碍了幼儿的自我成长,不但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还容易使幼儿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其不愿意去接触新的事物。

(二)家长没有足够的耐心

大多数家长在开始重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同时,往往会因为方式的不合理而达不到效果,家长的耐心程度不够就会造成在培养的过程中事倍功半[1]。比如在锻炼幼儿穿衣能力的时候,由于幼儿并不熟练,可能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而家长在幼儿犯错以后又重新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焦躁、急迫的心理,认为孩子的能力太差,没有耐心去引导孩子学习和锻炼,从而完全的代替幼儿来完成穿衣工作。特别是很多家长工作繁忙,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和教导幼儿,就会以自己代办更快的理由为幼儿做更多的家务事,从而使得幼儿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幼儿缺乏自主的意识,更别谈提升自理能力。

(三)家长没有重视自理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国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爷爷奶奶辈成为了照顾幼儿的主要人群,这就导致了对幼儿过于溺爱、凡是亲自包办的普遍现象,从而给幼儿传递一些错误的信息和认知。使得幼儿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吃饭要哄、睡觉要陪,完全缺乏自主意识。而父母由于与孩子的接触时间少,更加重视孩子的智力成长,对于孩子的自理能力没有清晰的认知,没有意识到其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而且因为幼儿依赖性的表现而误认为孩子的能力差,从而事事都对孩子施与过度的帮助,如此使幼儿词能够成任性懒惰的性格,造成恶性的循环。

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活技能和素质,幼儿处于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帮助幼儿树立自主意识,引导其在生活中自己动手,去尝试独自完成任务,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自信心[2]。幼儿的好奇心中,可以利用这个特点鼓励幼儿独立解决生活中的琐事,让幼儿感受成长的快乐。而幼儿园和家庭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需要家园共同合作才能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幼儿园以教导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家庭是孩子养成习惯、锻炼自理能力的最佳环境。所以家庭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合作伙伴,需要两者共同努力,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促进家园合作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一)提高家长对自理能力的重视,转变观念

家长之所以在自理能力的认知上存在误区,是因为对于幼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没有专业的知识和系统的学习。所以,加强家长对幼儿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小班幼儿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加深对幼儿的理解,从而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然后,引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放手教育,给与幼儿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适应生活中的事情,坚持鼓励幼儿独立完成穿衣、吃饭等小事,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坚持和计划,可以与学校共同的制定合理的教育规划,针对幼儿学习和能力的具体情况,来设置不同的目标任务,加强校园指导和家庭锻炼的联系和同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幼儿教育的讲座,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解决儿童教育上的一些问题和疑惑,促进对幼儿的有效培养。

(二)加强家园合作

首先,要加强家园的交流,及时的对幼儿不同阶段的表现和变化进行沟通和分析。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的表现是非常不一致的,很多孩子可能在幼儿园表现得独立、规矩,但是在家长面前却容易撒娇、任性,这也是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存在问题[3]。因此,家长可以将幼儿在家庭的表现情况及时的反应给老师,让老师通过班级的力量来转变幼儿的思想,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出相应的改变。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玩具,教师就可以在幼儿进行游戏之前,让幼儿来观察摆放整齐的玩具,加强幼儿对玩具整理的重视程度,然后,在游戏结束后,对主动整理玩具的孩子进行表扬,并鼓励幼儿都能够像他们学习,并对幼儿布置家庭任务,让幼儿在家也能自觉的进行整理,从而帮助幼儿改掉不良的习惯,培养自主意识。然后,自理能力要贯穿幼儿的所有生活细节,比如如厕、洗浴、吃饭等,尽量引导孩子去做好每一个细节动作,比如吃饭时碗筷的摆放,喝水以后水杯的放置,还有如厕以后洗手冲洗厕所等,家长还可以在洗衣服时,鼓励孩子自己洗袜子,给与其更多的赞赏,提升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其能够自觉的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最后,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生活自理类的游戏来锻炼幼儿的能力,比如“给宝宝梳辫子”“捡豆豆”等,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提高幼儿自主生活的兴趣,还能通过不断的训练培养幼儿的习惯和能力。

(三)开展家园联合活动,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观摩一些教育活动,让家长通过活动更加了解幼兒的能力和性格,也能通过活动学习到更多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能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和努力情况,加强与幼儿园的沟通,促进家园合作的开展。比如家长和教师可以联合创办“家园联系册”,对孩子的家庭和校园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级和沟通,从而使得双方都能够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指导,共同为孩子的能力培养做出有效的决策和努力。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生活自理的游戏,邀请家长来参加,比如扣纽扣比赛、穿衣比赛、穿鞋比赛等,让家长和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孩子的情况,也能让孩子在游戏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园合作对于提高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尤为重要。需要家长和教师加强联系和沟通,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家长的意识、转变家长错误的观念,加强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视程度。同时家园双方在教育方式上需要根据幼儿的性格、能力等,及时的做出调整,以达到最好的培养效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珊珊.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探索[J]教育科学,2016(12):43-44

[2]胡春蔚.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6(27):52-53

[3]董政.论在家园合作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J].读写算,2015(99):111-112

猜你喜欢
生活自理能力家园合作小班幼儿
脑出血超早期强化降压对患者血肿扩大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