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红
摘要: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集成性、交互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形、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合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创造了具体生动、丰富多彩的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形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情景 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已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语文课堂也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从课堂内逐渐延展到课堂外,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有兴趣的学习内容。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从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转变,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一、打开课前预习的新模式
恰当而又精准的课前预习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是一种语言类教学活动,在学习每个单元之前,可让学生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搜集课文所涉及的新知识的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上网查找与本单元课文有关的内容。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这样做的:在教学写人的课文时,让学生上网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写作背景,了解该篇文章的写作特点等;教学写景的课文,则重点指导学生收集景物所在地理位置,该处景点的历史故事等。学生在平时收集各种与所学课文有关的信息的活动中,逐步而有效地提高了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提高了信息的获取、重要信息的筛选、必要信息的生成等方面的能力。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应用,每个班级都有QQ群、微信群,有的学生或者家长甚至开通了博客。总之,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采用网络预习、群预习等方式将相关资料分享给学生,同时得到大家的预习成果,在网络中展开讨论。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和习惯,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前的一个月,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一部纪录片和一部电影,纪录片是《蓝色星球》,电影是《后天》,并要求学生看完后各自写下一篇观后感。一个月后,教授这节课前,笔者让学生拿出自己的观后感,先看自己的观后感,再预习课文。学生的观后感,主要表达了两个感受,一个是我们的地球太美了,另一个是我们的地球非常脆弱。有了这两个感受,再加上预习查找的资料和课文内容,这节课还用得着笔者去口干舌燥地讲解吗?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所教授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兴趣、情感的支配。因此,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颇为有利,一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地去寻找其中的奥秘。多媒体就能在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轻松的音乐所造成的氛围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荷花》一课,笔者首先播放了池塘、荷花的视频。当北方的孩子看到大朵大朵的荷花时,他们发出了一片赞叹声,为文章的讲解做了铺垫;然后仔细阅读课文,通过字、词、段,逐步加深对荷花的美的认识,通过课文自述白荷花的美,配以多媒体的演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笔者适时鼓励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对待学生出现的偏差或是偶尔的错误,笔者运用多媒体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积极的最佳状态。课堂上,情景交融,相得益彰,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想象自己是一朵荷花,或是一只蝴蝶,在荷叶上翩翩起舞……本文所写虽有作者悬想之景,却以屏幕上的再现,给学生以色彩鲜明的感觉。这一更具感染力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激情满满而又兴致盎然。每一个孩子都带着强烈的对未知的渴望和对解答的期待参与整个教学环节。
再如教学《北京》一文,实际教学中,怎么让学生感受到首都北京的如画风景,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壮丽的城市建设?如果仅仅依赖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永远也不可能在大脑中出现画面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作如下设计:
1.配乐示范朗读,让抒情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如画如诗的情景之中。
2.观看有关北京独具一格的景色的纪录片,老师可适当解说点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并同时展开讨论,体会北京是个如此美丽的城市。
3.学生尝试配乐朗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孩童阶段是一个人思维成长的重要阶段,培养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是提高孩子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思维,把文章表现出的深刻的教育意义化为自己形象的感受,转化为自己能够表达的语言。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从而形成图文并茂、形声相配的活跃课堂。在多媒体教学中,积极地去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既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又能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如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笔者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画作,学生被画中活灵活现、情感丰富的人物所吸引,看得非常投入。然后,笔者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告诉本组成员自己从画中看到了哪些东西,有什么感受,小组成员交流后形成较为全面而又丰富的成果,在整个班级展开讨论,让大家充分表达站在自己的角度观察、想象的结果。最后,笔者又通过动画课件,让学生领略了北宋都城街市上来来往往的各式商旅、街市的情景,加深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记忆与课文的理解,而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四、利用智能设备,开展课外新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不仅不避讳孩子接触智能设备,反而鼓励孩子利用能够接触到的智能设备助力学习。比如,笔者所教授的班级,有一个年轻的家长,因为家庭条件优越,工作轻松,所以闲暇时间沉迷网络游戏,但是他对孩子的学习特别重视。当他知道自己的孩子作文一直不好,词汇量匮乏,从而向笔者求教时,笔者向他推荐了一款手机APP,建议他利用自己玩游戏的时间跟孩子一起玩成语接龙游戏。一个月下来,孩子的作文写得行云流水,爸爸竟然也不再沉迷游戏,可谓双赢。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恰当地利用现代互联网的丰富知识,灵活地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与知识共享,合理地使用网络课程资源和课件资源,必定能让我们的语文课摆脱识生字词、读课文、分段落、背课文等传统教学模式,从而让课堂既是一个学生自我能力展示的舞台,也是一个合作与分享的快乐派对。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也必将使我们的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会让语文课堂变得非常有趣且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陆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