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培育的必要性分析

2019-09-10 07:25张文鲜
青年生活 2019年30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文鲜

摘要:当前,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培育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显性教育,更需要借助隐性教育的力量。本文拟从隐性教育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形教育;高职学生

引言:

党的十八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方法。隐性教育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培育方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在高职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培育非常有必要。

一、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目前,学术界对于隐性教育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隐性教育是针对于显性教育的,它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比较隐蔽的形式,通过寓于的教育活动或者通过寓于的其他外在物质环境,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的教育。所以隐性教育的关键点在于“隐”,难点也在于“隐”,如何“隐”等。隐性教育主要有如下的特点:

首先,教育方式的隐蔽性。“隐形教育载体以不明显、间接、内隐、非强迫性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将有关道德观、价值观、政治意识等方面的知识、观点和经验渗透给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世界,可以说它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利用显性教育载体产生的教育客体拒斥或逆反心理,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其次,教育时间的持久性。由于隐性教育载体在时间的延续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隐性教育载体所承载的教育内容和信息会持续地对教育客体产生影响,使教育客体在长期的影响和熏陶下形成某些稳定的观念体系,进而保持一定的持久性。

最后,教育内容的丰富性。隐性教育载体是通过活动方式和物质实体的形式承载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内容,从而使教育主体可以利用隐性教育载体对教育客体施加全面的、综合性的影响,最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隐性教育运用于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分析:

2.1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需要

首先,教育的对象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目前高职学生大都是90后,00后群体。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往往自我期望值过高,受挫能力较差,盲目追求所谓的个性,所以他们对于传统单一的显性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反抗心理。当前高职院校的数量已占高校总数的半壁江山,学校类型和生源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其有年龄小、文化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差和易受影响等特征。[]在这样的情况下,使一般的、陈旧的、僵化的教育方式不再适应当代高职学生,导致教育实效性降低。

其次,教育的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但同时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得西方国家利用其

在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的渗透更趋于隐形化和策略化,造成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产生了怀疑,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同时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的多元化也给高职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念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比如一小部分学生产生了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

2.2隐形教育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优势作用。

首先,隐性教育目的隐蔽性,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高职学生对于价值观内容的逆反心理。隐性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的将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方法,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淡化了教育对象的角色意识,使教育内容经由大学生的无意识心理,加深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育内容更好地内化。[]隐形教育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悄悄濡染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达到了潜移默化的良好教育效果。

其次,隐形教育时间的持久性,在某种程度上延伸了大学生对价值观内容认知的机会。当前,社会物质资源极其丰富,互联网飞速发展,学习以不再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全部,他们会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网络游戏,交友、兼职等。而隐性教育载体上的丰富性覆盖了人们生活、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因而不受教育时间的限制,在任何时机都可接受教育内容的影响。

3.3符合互联网时代媒体成为高职学生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需要。

“互联网己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但对于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当前高职院校面对网络环境中良荞不齐的社会信息,严重缺失了对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监管与引导。而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将价值观内容传递到大学生的學习、生活、社会实践中去,增加其价值认知和认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坚持显性教育主渠道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展课堂教学以外的渠道,尤其应该注重向网络空间的延伸。而隐性教育的众多载体中就包含了网络载体,它能够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将核心价值观内容渗透入网络环境之中,既扩大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范围,也迎合了大学生对网络环境的需求。

三、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化,手机媒体的普及、互联网媒体的发展等一系列社会环境的变化,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形势也随之改变,目前仅仅单纯依靠显性教育主渠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远远无法满足当前的德育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不显著,因此高职院校将隐性教育方法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使其作为显性教育方法的有力补充,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李代勤.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探讨[J].价值工程,2017(29):229.

【2】胡哲锋.试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形教育载体[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81.

【3】夏建辉,王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课堂教学探析[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112-113.

【4】蒋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形教育载体探析,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11(09):32.

【5】宋丹.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形教育的现实路径研究[D].陕西:西安石油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