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我们可以学什么?

2019-09-10 07:22姚晶晶
关键词:反例名师定义

姚晶晶

7

摘要:名师课堂的精彩,靠的是那些不显山不露水的“内力”。而我们要学习的,终究不是变幻莫测的招式,而是内化于心、落地于形的常态基本功。以周卫东老师《认识三角形》一课为例,看点有三:如何以适切的行为,将学生立场真正落实在课堂中;如何抓住学科的本质,找到学科的内涵,让课堂行走在学科的路上;如何超越技术层面,让课堂处处充满“人”的气息。

关键词:名师课堂学生立场学科本质学科育人

时常在想,听名师的课,与听明星的演唱会,究竟有什么不同?除了同样的心潮澎湃,在我看来,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听演唱会,是以娱乐之心情,曲终人散,却不带走一片云彩;听名师的课,则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听完之后,应该引发思考、比较、模仿、借鉴……这样的“无痕”与“有痕”之间,便是娱乐精神与专业追求的差别所在。由此,带来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听名师的课,究竟要向他们学什么?

精妙的、令人叫绝的教学设计?现实往往是,到了自己的课堂上,那些“妙”与“绝”,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须知,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知识、经验、智慧缺一不可,不经历大场面的历练,短期内很难修成正果。

信手拈来的妙语连珠?那更是“奢侈品”,倘若不是自带“发光体”,单靠模仿,能得其形就算不错了。

……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名师课堂的精彩,靠的是那些不显山不露水的“内力”。明白了这些,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去认识、学习名师的课堂。

周卫东老师是我身边的一位小学数学名师。平日里,听了他不少“畅销”全国的热点课,如《间隔排列》《认识分数》《认识百分数》《用数对确定位置》《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考得怎么样》等。这些“高观点”下的课例都可以称为经典口碑之作,让人回味无穷。

更有幸的是,我拜了周卫东老师为师,便有了更多走进名师课堂的机会。这一次,周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一课。细细品味这节课,我终于有些悟出了名师是如何点亮课堂的。

一、学生立场的落实

【片段1】三角形的“定义”

周老师让学生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并请其中一位上讲台摆。学生摆好之后,周老师问:这个三角形是怎么摆的?你认为什么是三角形呢?

学生的回答,绝大多数集中于“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连续请了好几位学生之后(他们的回答都是如此,甚至有所偏离),周老师说:“好了,孩子们,难为大家了,我们去向课本学习吧。”

学生自学课本上关于三角形的定义,并读一读;周老师板书定义,并根据学生的理解把关键词“首尾相接”“围成”重点标出。

本以为对于定义的学习就此结束,未曾想周老师杀了一记回马枪。他追问:“如果把‘首尾相接’拿掉,行不行?”

学生表示“不行”。于是,周老师让学生利用黑板上的3根小棒来说明,如果不首尾相接会怎样。学生给出了两个反例(如图1)。

周老师继续追问:“如果把‘围成’拿掉,可以吗?”

学生表示“不可以”,并给出了反例(如图2)。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三角形定义的得出,教师往往煞费苦心,因为学生很难回答出像课本上那样标准的句式。比如,常常看到教师这样处理:先给出一些图形(如图3,其中有正例,也有反例),让学生从中找出哪些不是三角形,并说说为什么不是,由此达到从学生口中“钓出”关键词的目的;再尽量由学生“探索”出三角形完整的定义,即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最后,板书定义,让学生读一读。

不妨对比一下。两种处理方式,看起来挺“像”,都有对关键词的凸显,都引用了反例来强化概念的形成。然而细细揣摩,其实有着很大的不同,体现出的便是学生立场观念上的差异。后者,更注重的是学生如何能顺利地得出定义,至于是否真正理解定义,却未曾关注。而周老师的处理,看似简单,实则大有深意。比如,“这个三角形你是怎么摆的?”这里的“摆”,颇为精妙:一方面,学生要尽可能地摆出符合他们心中标准的三角形;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摆”的行为,引导学生主动联想与定义有关的要素,如“围成”“两条边的顶点靠在一起”“不能有空隙”等。然而,即便如此,以学生的能力水平,倘若没有提前预习,也是不太可能把课本上那句专业的定义完整而准确地概括出来的。可见,这个要求有些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么,何不从书本中寻找答案?教学,就应当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真实学习而不是以结论的得出为目标。不仅如此,周老师又往前走了一步。同样是运用“反例”,周老师没有“刻意”为学生准备反例,而是通过否定定义中的关键词,让学生自己举出反例。学生对三角形定义理解的困境,就以这种方式,巧妙地化解了。

面对问题,我们往往习惯于“归纳结论”;而名师却善于将困难转化、重心下移,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如何以适切的行为,将学生立场真正落实在课堂中,是名师课堂的看点之一。

二、学科本质和学科内涵的凸显

【片段2】三角形“高”的含义

周老师在黑板上摆好两颗磁钉(如图4),提问学生:“这里有三颗磁钉,每颗磁钉代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你能摆出第三颗,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在黑板上摆好后,周老师又追问:“第三颗磁釘是不是可以摆在任意一个位置呢?”通过思考,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能共线。

然后,周老师留下学生的两个作品(如图5),引发学生思考:“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在学生多元的答案中,周老师聚焦“大小不同”引发质疑:“老师摆放的两颗磁钉没动呀,为什么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却不一样呢?”通过思考,学生明晰地认识到:两个等底的三角形,之所以有大有小,是因为三角形“有高有矮”。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或利用课本上“人字梁”的生活原型,让学生找出“人字梁”中表示高度的那条线段,来揭示高;或画出一个三角形,直接揭示“三角形高”的数学意义……而很少想过“三角形中有了底,为什么还要有高”这样涉及数学概念起源的本质性问题。如此教学,“三角形的高”只是一个数学名词,只能“形单影只”、孤立地存在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之中。

三角形有了底,为什么还要定义高?是为了描述三角形大小的需要。只有一维的底是不能描述三角形的大小的,还要结合三角形另一个维度的长度,即高,才能量化出三角形的大小。“老师摆放的两颗磁钉没动呀,为什么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却不一样呢?”这一问,目的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高矮的不同,会导致大小的不同”这一数学本质上来,从而认识到“高”这一数学概念形成的必要性。

关于数学课堂,周老师多次引用美国学者赫斯的名言:“问题不在于数学的最好方式是什么,而在于数学到底是什么。如果不正视数学的本质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关于数学的争议。”如何抓住学科的本质,找到学科的内涵,让课堂行走在学科的路上,是名师课堂的看点之二。

三、超越技术层面的育人状态

【片段3】画三角形的“高”

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任务二:在三角形中画出你心目中的“高”。周老师巡视并收集了两份“典型的”作品(如图6),实物投影展示出来,让学生比较两份作品的“相同”与“不同”。

接着,周老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大家讨论这样几个内容:①是不是垂线?②画实线还是画虚线?③可以画出几条高?两位展示作品的学生根据大家的意见,及时进行修改。

讨论结束后,学生在学习单上的第二个三角形(跟第一个三角形一样)中用规范的方式再画一次高。画好后,学生同桌交流:原来我是怎样画的,现在我是怎么修正的。

关于这个内容,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的三角形里示范画高,然后细致讲解,依次呈现垂线段、虚线、直角符号。学生“看”明白之后,根据教师的示范模仿画高。教师再问: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高吗?学生回答“三条”,然后分别画一画……

客观地讲,这样的教学也不无道理。因为画高属于程序性知识,由教师直接给出标准的示范和程序步骤,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是最快捷也最见效的一种方式。

而周老师的课堂,除了关注知识本身之外,更加在意学生学习的本真状态。虽然,三角形的“高”对于教材编排而言,是新知识,但是周老师早就预判出,对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学生绝不会是一片空白,学习无须从零开始。那么,不妨就嫁接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之上,暴露出一些“不完美”的原生态认知。学习单上的几次比较:片面的与全面的,凌乱的与有序的,模糊的与清晰的,充分展现了隐于学生经验深处的真实状态。更巧妙的是,在周老师的点拨之下,学生只抓住“相同”与“不同”的关键要素,便引发了生生之间的思考和对话,一层一层地拨开知识的内核,筛掉错误的,留下正确的,最终达成了对三角形高的统一认识。这,是否比走程序的模仿操作来得更丰富、更深入,更加顺应学情呢?

还不止如此。课堂上,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两次画三角形的高,看似重复,实则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次在于暴露问题,第二次则是修正自我。进而,与同伴交流:我原来怎样,现在怎样。可以说,学生真实而完整地实现了学习的进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正确,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片面或错误中不断完善、建構而成的;发言,不能只关注自己,也要学会倾听他人,彼此交流……如何超越技术层面,让课堂处处充满“人”的气息,是名师课堂的看点之三。

当然,名师课堂的看点还有很多,而我们要学习的,终究不是变幻莫测的招式,而是内化于心、落地于形的常态基本功。备课贴士

猜你喜欢
反例名师定义
几个存在反例的数学猜想
名师直播课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定义“风格”
浅议"名师"
活用反例扩大教学成果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名师读意林
对称不等式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