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卫东
摘要:课堂由一个个“点”有机聚合而成,课堂中的每一个“点”都是一个“全息镜像”。透过它们,我们或许能窥见课堂全貌,窥见教师完整的教育人格,甚至窥见更多课堂和教师的教学问题、教育思想。
关键词:微观 观察 全息 镜像 焦点
考虑到一线教师的主、客观条件,我倡导他们更多地开展微观层面、微观形态的课堂观察。当然,之所以着眼并着力于此,除了这是我们适为、能为并将有所作为的领域,还因为,较之更大、更高层面或形态的课堂观察,微观观察亦别有洞天,别具价值。
在微观观察中,广大教师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其中最主要的是:怎样选择恰当和有效的观察“焦点”。我们主张,就一堂课的观察和研究而言,需瞄准少数几个乃至一个“焦点”。它既可以是某个瞬间的细节,也可以是某个小的方面,而这个方面又常常贯穿整个课堂流程。当然,无论是“细节”还是“方面”,都不是“一点”或个别化、针对性的问题,而是“一类”或具有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价值的问题。“焦点”意味着立足的位置、采取的角度、指向的目标,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我们的理念品位、精神高度与思辨水准。选得好,事半功倍;选得不好,则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我曾在某校和几位教师一起观摩了一位青年教师的“课堂微观观察”课题研究汇报课。观课前,我们决定现场生成若干观察的“焦点”。此处要说明的是,“焦点”可以课前预设;观察同一堂课,观课者彼此的“焦点”可同可异;就个体而言,“焦点”既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一以贯之,持续关注,也可以因时而化,随课而变。总之,“焦点”的选取没有定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位教师执教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金子》一文。课文讲的是:萨文河畔来了许多闻风而动的淘金人,彼得也是其中之一。当人们都大失所望、空手而回时,彼得却在无意中发现这是一片适宜生长花草的沃土。于是,他勤耕不辍,精心养花,终于实现了先前的梦想:“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经过对话和切磋,我们现场生成了六个课堂观察的“焦点”。
第一,教师的“空间关注域”。该班共48名学生,分8个小组,每组6人。由于临时到一个面积较大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坐得比较分散。执教者习惯于在最中间的一个过道离讲台较近的一小块区域活动,而有较多机会被点名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主要集中在中间4个小组的前三排。这样,教师所关注的空间范围就比较小,此范围外的学生较少有机会进入教师视野。笔者发现,类似情形在很多教师的课堂里都出现过,特别是在一些经验不够丰富的新手教师或青年教师的课堂上。
第二,教师的提问。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内容。著名学者高文先生说,它是“将教师要教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想学习的内容的契机,必须教的东西不能教,而是将其转化为学生想学的东西,这就是发问的本质”。因而,几乎每一次课堂观察,都要聚焦教师的提问——既可以聚焦整堂课中教师提问的技术,也可以缩小视域,聚焦某一次或某一类提问。这节课开始时,教师出示了文本中的一个关键句,并引出问题:“彼得没有挖到金子,但为什么说彼得找到了真金?”这显然是教师课前设计的,能统摄全篇、观照主题的核心问题。我们可以聚焦它,关注教师有没有,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经常地、有机地呼应与回归核心问题。倘若没有做到这一点,这个关键性的提问就形同虚设,失去了价值;或者说,就有必要加以优化(如改变呈现的方式和时机)。当然,亦可聚焦教师即时生成的提问,聚焦这些提问的生成情境、生成机智,等等。
第三,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反应。这个“焦点”范围过大,因为从广义上理解,学生在课堂里的表现都是对教师提问或直接或间接的反应。我们不妨把这个“焦点”再缩微一下,如,学生是否有一个必要的静候过程。这又至少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学生有没有耐心等待教师把问题讲完以后再做回答。小学课堂常见的一种情形是,教师问题尚未问完,学生便急不可耐,争着发言。本堂课中,教师一边说“小朋友们一起来看,这些词语我们认识吗”,一边打开课件相应页面。可页面还没有打开,学生便异口同声:“认识!”这种看似敏捷的反应,实则证明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倾听,未能切实地应和课堂的内在节律,对课堂的融入性不够。其二,学生能不能对提问进行有效的、实质性的思考,或者形象地说,学生的语言能不能等一下他的思维。不需思考便能作答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教师要摒弃这类提问;有一定思维张力的问题,学生如果也脱口而出,那只能说明他们不动脑筋,信口开河,教师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教学干预。总之,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对自我反应或回答负起责任的意识与能力,要让他们明白,没有思考,就没有发言权。
第四,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教师的教学应对。个体之间有差异或差距,这是必然的。在目前较大规模的班级授课制背景下,我们要辩证地处理好共同成长与容差存异的关系。我以为,要兼顾公平与效益,在全员达成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一些手段、方法,使有优势的学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这堂课中,教师布置了一些任务,如自行朗读、片段想象叙写等。有的学生完成得快,有的则慢一些。此时,快者往往无所事事地静等着慢者。我将这些静等的时间称为“课堂边角时间”。有效的课堂一定是教学时间得以合理、充分利用的课堂。既然如此,教师就有必要思考怎样让快者在“边角时间”里另有事做。从表象上看,这是对课堂效益的谋划,而它又将反过来促成更深层次、更高价值的课堂公平的实现。
第五,教师的理答。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所采取的应对或评价。教师理答得怎样,影响或决定着学生思维以及应答的意愿、水平等。正如前文所说,在广义上,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被视为他们对教师教学的应答;同理,我们也可以在广义上把教师的课堂行为理解为对学生应答的理答。因此,聚焦理答时,我们同样有必要进一步缩微“焦点”,如聚焦教师对学生意外或错误回答的理答。本堂课中有一些理答值得借鉴。如,教师问某段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彼得的不甘心”,有一个学生找出“默默”这个词,教师接着问:“你为什么找到这个词?”学生没能正面回答,而是把它所在的句子读了一遍。教师的理答是:“你使用了朗读句子的方法来回答问题,不错。”这较好地体现了她对学生的宽容和谅解。而有些理答则尚待改善和优化。如,仍就刚才那个问题,一个学生的回答是“坑坑洼洼”,教师说:“这是挖的结果啊!”意即它不能表现彼得的不甘心。依我看,這个词语也可以从侧面说明主人公寻金心切,挖土较深,“不抛弃,不放弃”,但可能只是因为和教师预设的答案有出入而被否定。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再等一下学生,听听他的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同样应该为他送去肯定和赞许……通过这样的聚焦,我们能看到或感受到教师的应对能力、容错心理等,进而找到或厘清诊断课堂病理、化解课堂弊端的方法和途径。
第六,学生中的特殊个体。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而现实是,课堂中常有若干学生被“屏蔽”在教师的关注之外。这堂课里,有一名坐在右后边的男孩,全程几乎都在默默无闻地做小动作,只是偶尔抬起头来呼应一下“外界”。其实,他同样有作为“焦点”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聚焦他,并借力一定的教学干预最后“转化”他,进而把从中获得的教育智慧迁移到另一些特殊个体中。
课堂由一个个“点”有机聚合而成,课堂中的每一个“点”都是一个“全息镜像”。透过它们,我们或许能窥见课堂全貌,窥见教师完整的教育人格,甚至窥见更多课堂和教师的教学问题、教育思想……当然,要想真正地窥斑见豹,还必须进行聚焦观察之后的跟踪研究。至于怎样开展后续研究,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这里仅选两三例略作旁涉。
就第一个“焦点”中的例子,我们可以研究教师关注力的“投放”与学生学习表现之间的关系。其间,可从课堂收集一些相关数据,如,教师对不同方位学生提问的多少,再将它与学生学业成绩等联系起来进行考查,通过量化分析,得出质性评判一类的结论。
就第三个“焦点”中的例子,可以研究“时间差”与“思维差”之间的关系。“思维差”,即学生在某一学习环节前后,在思维等方面所发生的(纵向的)变化。没有“时间差”,应该就没有“思维差”。就此,可以进一步研究“课堂等待”的作用与意义。美国学者罗威通过有关延长等待时间的实验发现,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1—5秒的课堂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回答的平均时间增长,回答的主动性和正确程度提高,不能回答问题的现象减少,思考之后回答的现象增加,从事实推论得出的论述增加,提问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