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摘 要:当前的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颠覆了一些行业的传统格局和原有模式,其中教育领域是深受改变的前沿领域之一。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应深入研究和主动引领信息化时代条件下的教育信息化,推广普及基于互联互通和大数据共享的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见解与思考
教育信息化即是信息技术下教育领域掀起的一股浪潮,对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产生巨大变化。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应该跟上时代,更新观念,改进方法,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培养信息技术模式下的教学思维
信息技术能够以三维方式展现和还原知识、框架、声音、颜色、动画、原理等,从形式上刺激学生感官,进而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内心需求。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技术是在倒逼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因为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活灵活现的情境,让有限的教室变成无限的空间,让文本的解读更加立体和多元化。
这就需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交互式学习,开发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或者以学校为主体建设多学科、专业化的实验室、体验室。而最关键的是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从教学目标到课程设计到教学评价,完全遵循教育信息化的思维方式,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和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信息技术从辅助教学到主导教学的转变。同时,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知识爆炸的形势发展,准备更多的教学资源,由讲授转变为开展活动或基于项目的学习体验等,灵活运用多媒体、智慧化的信息技术,从声音、图片、动作等多方面综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并促使其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热爱知识,经历、体验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但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通过大量教学情境的设计、体验和实践来培养和锻炼新思维新理念,逐渐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信息手段、智能终端等作为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工具。运用PPT、Flash、制图、微信、小程序等制作出书本上没有的教学情境,构建如临其境的教学情境,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合到教学中,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用信息技术破解教学重点与难点
信息技术拥有动静结合、形象具体、声情并茂的鲜明特点,在化学、数学、物理等学科教学中直观呈现由表及里、快慢适宜、整体与局部等知识的本质和规律,设计、制作演示模型,进而帮助学生从观察、对比中理解知识,通过学生各种感官协同参与,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已經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视听感受,以平板电脑以及在线互动分析平台的应用为基础的智慧课堂,可以丰富师生的互动方式。如,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分析,传统模式下是抽查学生的错误试题进行讲解,但是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一讲授,也难以精准分析倾向性的问题。但是依托信息技术就可能对不同学生不同时空的作业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性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讲解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师生应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建构知识、探究真理、发展能力、加强沟通、陶冶情操,培养能力。
平时实践体验中,应结合难点重点内容,融合信息技术,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学模式,以直观形象的课件、优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在讲授重点时,利用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技术手段再现不易观察的过程或晦涩难懂的内容。如,种子发芽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漫长的过程,学生真正了解清楚的不多,而利用多媒体就形象直观的展示出来了。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动画演示图形的变化特点,在化学及物理教学中通过更为完美的实验现象研究物体的变化规律等。
三、用信息技术推动实现学科间交融
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教学是相孤立的,存在信息资源孤岛。而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是共享共建,必将导致发展运用教育信息化,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将逐步打破原有的学科隔阂,让数据资源纵横贯通,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共享,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形式、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学法的融合。
当务之急是推动学科资源共享,把各个学科依托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坚持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推动在一个活动中完成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如,所有学科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教学,从不同的学科特点和侧面领悟主题要点。通过学生自主利用教育信息网络,自主研究学习内容,发展学生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多学科、立体式教学,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由传统的教师指向型教学结构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跨界思维。
同时,应搭建工作平台和机制。完善学校软硬件环境,拓展信息化应用范围,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保障学科融合顺利实施。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即时性、可控制性开展跨学科教学。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需要的技术应用可能完全不同的情况,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组成学科融合小团队进行攻关,寻求高校科研团队或社会机构的支持。尝试引进更多优质资源供教师选择,一同探索新技术对教学的优化。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的优质课大赛,学习交流先进课例,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志侠,孟品超,尹伟石.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