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吟诵对改变诗词鉴赏语言苍白化现象的重要作用

2019-09-10 07:22韩梅
高考·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吟诵体悟

韩梅

摘 要:为了适应高考多变的题型和越来越严格的改卷制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答题技巧和套路的讲授,但高强度训练使学生的答题语言“类其形”却“少其神”。我们需要在诗词鉴赏教学中加强“吟诵”训练,既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提高学生的感悟、鉴赏、审美能力。又能改变学生诗词鉴赏语言苍白化的现状。

关键词:吟诵;语言苍白化;体悟

谈到中国灿若星辰的古典诗词文化,总让人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精粹。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小轩窗里的默默相对,大漠长河的遥遥思念……那是一种含蓄而难以言喻的美,能给人带来最深的心灵触动。但这样的审美体悟在现今的高中生中却是越来越匮乏。

结合教学实践会发现问题多源于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刻意的语言肢解化。过分强调答题技巧和套路,刻意片面分析理解诗句,让古典诗词本身的意蕴之美在功利化的教学中变得支离破碎。学生将潘大临《江间作四首》中“沙明拳宿鹭”一句表述为“明亮的沙堆上,有鹭鸟在睡眠”是语文教师的悲哀。

如何改变古典诗词鉴赏中语言苍白化现象,结合教学实践,还是应从加强吟诵,提升学生审美意识与提高审美能力入手。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是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单元教学要求。“吟诵”不仅是在诵读诗词方面对学生提出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学习鉴赏古典诗词阶段的重要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提升感悟能力,丰富鉴赏语言至关重要。

其一,吟诵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遣词造句水平。让学生明确诗词鉴赏语言应该“怎么说”。

从表层意义理解,“吟”指的是“吟咏”,“诵”指的是“诵读”。但它不同于一般性、机械性的“诵读”。它凝聚着审美个体对诗情、诗境、诗意美的体悟。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喜欢“吟咏”诗歌,在他们看来那是一种过分夸张,甚至是有些矫揉造作的表现行为。其实敏锐的语言感觉正是在这样的行为中得以提升。为什么有的学生诗词鉴赏语言优美、凝练,有的学生却显得幼稚、苍白,语言感觉高低让学生语言水平立显。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非常讲究声音的高下、长短、抑扬、顿挫及其变化。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中对此作过非常形象的描述:“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在《总术》篇中又指出:“听之则丝簧”。诗词产生本就是伴着音乐性。古人诵诗大多和乐歌唱,流传至今,岁月的侵蚀让许多乐曲失传,但“吟咏”时我们发现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仍在。按照平仄节拍去读,自然能体会“金戈铁马”的铿锵,“波心荡,冷月无声”的静谧。伴着“吟诵”,我们的感情在“平短仄长”“平低仄高”中澎湃与释然,我们的思想在“杨柳岸,晓风残月”处徜徉。在吟咏诗词的韵律与节奏中,我们能忘情领略李煜的伤感细腻、苏轼的旷达豪迈……通过“吟诵”,学生才能真正领悟什么叫做“优美的语言”。避免学生做要求用优美的语言再现画面的“意境题”时,不知何为优美,不知如何下笔的情况。

其二,吟诵能增强学生诗词鉴赏的画面感,使诗词内容立体化。让学生明确诗词鉴赏可以“从何说”。

随着吟诵时声音的抑扬顿挫、腔调的婉转低回,能让听者激发无穷的想象和联想,不自觉将自己的生活体验投入其中。以李白《将进酒》为例,开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读得从容亲切,为后面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蓄势。“来”字高到极处,自会让人脑中有“大河汹涌而来,势不可挡”的画面。下句“奔流到海不复回”语速先疾后缓,可读得蕴藉而荡气回肠,仿佛黄河之水从源头奔流而下,又直入东海。整个画面雄浑壮阔,意境深远。学生要做的就是及时捕捉脑中一闪而过的画面,用准确而丰富的语言将其表述。又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如初时学生眼中还只有十几个简单的物象如“藤”“树”“鸦”等,通过“吟诵”,在低沉而又苍凉的声音里,学生自会品到夕阳西下几丝惨淡光线中那冷落黯淡的枯藤老树,萧瑟西风中孤独的瘦马,失意落魄的诗人。这苍凉凄苦的意境,荒凉幽僻的野村都在吟诵中变得清晰。再难的诗词,只要能以不同語气,不同韵律去读,学生自会有感悟。就像“胸有成竹”一词的来源,竹子的样子了然于胸,文与可只是将心中的竹再现于笔端。脑中有画面,语言有感觉,这不正是学生做好古典诗词鉴赏的第一步。

其三,吟诵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蕴含的情感,准确把握诗词鉴赏方向,让学生学会“准确说”。

缺少感情的语言自然是“苍白”“干瘪”的。学生把“沙明拳宿鹭”表述为“明亮的沙堆上有鹭鸟在睡眠”,一方面是想象力缺乏,另一方面则是感情匮乏。脑中无“画”,心中无“情”,所以眼中的“物”就仅仅是客观的“物象”,而非诗词鉴赏中结合着诗人主观感受的“意象”,更谈不上体悟“意境”。诗词语言的高度凝练性和艺术性增加了学生理解诗词内容的难度。但只要学生多“吟诵”,走近诗人的情感并非难事。在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深沉悲凉蕴藉的诵读中,我们触摸到了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在杜荀鹤《小松》“时人不识凌云木”愤懑凌厉的叹问中,我们感受着诗人怀才不遇,但又坚定自守的执着。无论怎样晦涩难懂的诗词,都是诗人感情宣泄的窗口,只要在反复吟咏时,联系诗人经历,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投入其中,疑惑不解就会慢慢找到答案。准确把握诗人想要抒发的感情,理解诗词内容就有了方向,这样答题才能做到“准确说”。

让学生尝试在“吟诵”中接受诗词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熏陶,将苍白的鉴赏语言变得丰富多彩、隽秀飘逸。让学生在知道“怎样说”“从何说”“准确说”之后,把握诗词鉴赏的脉搏,将难题变得简单。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南北朝(南朝).古代文学理论著作

[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徐晓生. 《古诗文吟诵入门》.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1-1

猜你喜欢
吟诵体悟
静谧如画
萌宠
懂,才能得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靖江吟诵的采录以及初步研究
吟诵,拥抱经典
八年级古诗文诵读教学对学生情操的培养策略探析
小学高段语文语感教学之我见
韵兮境兮
三步导读法:让语文教学“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