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本文以吉林外国语大学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为例,分析高校社团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社团活动内容有一定局限性、社团活动形式相对单一、社团活动场地资源不够、经费支持有限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动社团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012-02
高校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的重要阵地,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重要补充,是高校教育实践教学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促进和补充,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平台[1]。本文以吉林外国语大学社团发展建设情况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借以推广至高校社团发展及建设模式的应用。
一、吉林外国语大学社团发展建设情况
(一)社团分类
吉林外国语大学社团主要分为外语类社团和非外语类社团两大类。各种语言类社团,如初级西班牙语配音社、俄语戏剧社团、德语口译社、葡语朗读社、意大利语阅读社、法语新闻实训社、日语BPO(商务流程外包)社团,韩语文化交流社团,阿拉伯语文化社团、蒙古语文化社团,印尼语文化社团、模拟联合国社团、莎士比亚戏剧社、英语文学社等。这些社团涵盖我校所学所有语种类社团,承载着语言基本知识掌握、语言国家文化传承、“多语种翻译”等活动目标与宗旨,外语类专业社团最多也最具特色[2]。非语言类的专业社团有工商管理类、经贸类、文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社团。如悠悠导游社团、会计社团、金融股票类社团、书墨轩书法社团、教育五项基本技能类社团、舞蹈类社团、音乐类社团等,均和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此外,还有一些综合类社团,如辩论社、光影戏剧社等。全校各级各类社团数量总计达200余个,各具特色,发展势头良好。
(二)吉林外国语大学社团建设模式
吉林外国语大学社团建设模式采用社团联合会的管理方式,社团联合会是为学生社团服务指导管理的学生组织,对社团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社团联合会分为校院两级[3]。校社联管理和督导校级社团和各学院社团总体管理。院级社团负责本学院社团管理工作。社团联合会管理和发展社团,加强社联与社团的交流,推出品牌活动,发展精品社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等。社团活动形式主要有“外语类比赛”“外语角”“地球村社团活动周”“文化艺术节社团成果展示”“讲座报告”“放映电影”“外语类报刊编辑出版”等活动。同时,外语类社团成员还参与翻译服务、志愿活动、对外交流等活动。
二、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活动内容有一定局限性
大部分外语类社团仍然定位于社团内容是基础类文化了解类,以普及外语知识调动外语学习积极性为主要目的,社团活动内容有一定局限性[4]。多数小语种类社团以普及语言知识与文化为主要目的,社团成员多为初学者。非语言类社团活动内容也多以讲座、交流会、个人发表、小组分享等为主,活动内容有一定局限性。
(二)社团活动形式相对单一
目前,社团活动主要以外语类比赛、外语角、地球村社团活动周、文化艺术节社团成果展示、讲座报告、放映电影、外语类报刊编辑出版、参与翻译服务、志愿活动、对外交流活动等形式为主,缺乏多样化发展。日常社团活动形式还需多样化发展。
(三)学生社团经费不足、质量不高
目前,社团活动普遍存在社团活动场地资源不够、经费支持有限等问题:社团活动整体规划和实际执行缺乏支持和指导,造成社团特色缺乏、活动质量不高、活动娱乐化现象严重;活动内涵和活动宗旨有待提高。
三、社团建设问题的对策
(一)丰富社团活动内容与形式
在现有社团活动内容与形势的基础上,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如搭建平台,开展“以赛带练”活动,加强各类社团的内容与形势的建设。校团委牵头搭建社团发展平台。联合各个院系社团开展系列社团活动,如“国际文化艺术节社团展”“社团活动周”“各级各类社团比赛”如“英文戏剧大赛”“辩论赛”“舞蹈比赛”“金话筒”“好声音比赛”“外文歌曲大赛’等,集中展示专业社团活动成果。此外加强合作教育,促进社团活动与企业实践的对接。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的活动。重视加强社团与合作单位如企事业单位的密切配合,努力建立社团活动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联合机制,合作单位为社团提供场所、项目、设备与指导,社团为企业提供人才与服务,并到相关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形成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共赢局面,促进语言实践与社会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充分利用我校外教和外国留学生的资源,开展语言特色鲜明的外语类社团活动,丰富社团活动内容,提高社团活动的国际化和社团活动质量。目前有很多社团都在利用外教和留学生资源,如外语角等活动。这些活动均由外教和留学生主持并参加[5]。在这个基础之上,还要继续加强这些外教和留学生资源的利用,如开展社团户外活动、文化体验活动、饮食文化交流活动等。在加强中国学生与外教留学生的日常沟通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素养。深入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如选派外语类专业社团学生参加暑期夏令营如WAT等短期交流项目、交换生、双学位等长期留学国际交流项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与国际接轨促进外语类社团本土化。
(三)提高社团活动资源和经费方面的支持
充分利用地球村和实践基地等场地的平台与载体。“地球村”是吉林外国语大学的一个大型综合性语言实践教学基地,201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内设各语种实践基地,如中国馆、英国馆、韩国馆、日本馆、德国馆等。在不同国家馆内,设有该国语言文化元素。外语类社团活动充分利用“地球村”等实践平台,在“地球村”各国展馆内,开展“社团文化体验周”等活动,既能够增强社团活动的语言文化氛围,又具有趣味性。在经费方面,学校加大力度提高社团活动的经费支持,同时,和社会企业等进行对接,广开渠道广泛筹集社团活动的经费以及物资等方面的支持[6]。
(四)注重社团的评价与经验交流
高校应对团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督导,注重对社团的后期评价,及时调整社团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社团交流活动,以促进社团的健康有效长足的发展。
总之,针对目前学校社团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要丰富社团活动内容与形式,为社团搭建各种平台,开展社团活动周、各级各类社团比赛“以赛代练”等活动,打造社团相关品牌活动;加强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外教和留学生的资源,开展语言特色鲜明的外语类社团活动,深入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加强对社团活动场地与经费的支持,充分利用“地球村”和实践基地等平台与载体,调动学生社团核心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校团委应牵头搭建社团发展平台,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团繁荣景象;最后注重社团的评价与经验交流,不断推动学生社团长足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欣.高校社团组织发展及其管理創新研究——以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外语类社团为例[J].才智,2013(4).
[2]张平,郭晓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外语类社团活动模式初探[J].山东工业技术,2013(14).
[3]罗雪梅,张亿.上海市外语类社团调查与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11(4).
[4]魏茵、高亚萍.探析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教育管理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9(7).
[5]安娜.外语类大学第二课堂建设的创新与探索——以专业社团活动建设为例[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3).
[6]张兰兰.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3).
【作者简介】
徐晓伟(1986~),女,吉林松原人,吉林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职业生涯、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