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远荣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多文进行联读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但是,对于美文联读来说,很多教师对此的研究不多,对于其应用更是少之又少,其实,美文联读对于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具有一定的作用,并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美文联读是促进教学的方法,需要教师不断去探索。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主,来阐述美文联读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并主要提出美文联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从而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美文联读;初中语文;辅助作用
美文联读是一种文章的处理方式,与多文联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对不同文章的比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在对文章进行理解时,切入点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分析文章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阅读的最佳位置,也是引导学生与文章合为一体的重要点。因此,找准切入点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目标。而美文联读恰好体现了这一点,是将选材相近、写作手法相近、主题相近的文章进行联读,也就是组合成一个整体,进行联合阅读的意思。美文联读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美文联读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
如今,对文章进行联读是一种教学需要,对于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具有促进作用,且有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在大多数情况下,联读适合于长篇的课文阅读教学,但对于精短文章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于美文联读来说,首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文中容量不足的问题,且对于品味作者的写作意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感受作家在写作时的主要思想,让学生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美文联读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希望可以得到教师的重视。对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等,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二、美文联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所有的知识最终都会服务于生活,这恰好体现了知识的实践性,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說,应与生活联系起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十分强烈,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在学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联系生活展开教学情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用处,来增加阅读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在美文联读的基础上,同样需要与生活进行结合,从而增加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桥之美》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就是“桥之美”,并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美学效果,以独到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桥之美”。教师可以联读《中国石拱桥》,来比较两个文章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以互相交流的方式让讨论结果更佳明了。两文可以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对说明文这一个文体进行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除此之外,在联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与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桥都有哪些特点,与文章中所描写的桥有什么异同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描写的方法。
(二)通过联读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对于阅读来说,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十分重要。但对于初中生来说,尚未对阅读进行过系统地训练,有时不知应从何处思考,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出现偏差。而美文联读有时却弥补了这一缺陷,通过多文进行联读,在对比的基础上,会增加阅读的有效率。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对文章的主旨进行综合比较,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如果出现了复杂的文章,而教师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将文章与课外文章进行对比,即使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主旨意思,也不会对文章主旨进行延伸。因此,有时美文联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伸课文的阅读内容,让学生的视野拓宽。
例如,在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的主旨意思,即要教会我们坚强,要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教师可以将《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以及《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两个文章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进行联读,《假如你欺骗了生活》教会我们要诚实执着,《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告诉我们要自信自强。通过联读,了解了创意的重要性,并三首诗歌同时联读,可以对文章主旨理解得更加透彻。
三、总结
总而言之,美文联读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是对阅读有效性地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运用美文联读的方法,在提高阅读量的同时,通过比较的形式,让理解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1] 蔡茜,李卫云.课内外联读 拓展学生阅读量[J].北京教育(普教),2011(11):29-30.
[2] 杨舸.巧用“联读”策略阅读经典名著——以《将相和》为例[J].江西教育,2017(2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