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视域下山东某高职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应用实践

2019-09-10 07:22李芳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52期
关键词:微传播网络舆情高职院校

李芳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普及,微信、微博及各种移动终端在高职学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提高学生对网上信息的甄别能力,顺应形势变化,利用网络舆情做好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升管理的“软实力”水平,是当前辅导员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山东某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具有及时性、群体的特殊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解析微传播视域下山东某高职网络舆情处理难度较大的原因。

关键词:微传播 高职院校 网络舆情 引导机制

一、微传播视域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传播特点

网络舆情就是以某件事件为发酵点,网民以网络为平台表达态度、意见、观点, 诉求等,及时传播与互动,还包括一系列后续影响力的集合。是公众通过互联网传播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言论和观点,这些观点一般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甚至煽动性。以山东某高职院校为例,高职院校有16000余人,在校生年龄在18-21岁,是典型的网络“新新人类”,80%的学生熟练使用贴吧、微博、微信、各类APP社交软件,是一个小社会的缩影。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特点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网络舆情传播及时性

高职院校的“新新人类”通过小小的APP社交软件,瞬间就能把某件事件实现大范围的传播,瞬间在“圈子”里形成话题或者热点事件,形成网络舆情。这种集聚效应得到快速的放大,引发更广泛的网民关注,并且参与到信息传播中,导致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传播主体不断扩展,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二)网络舆情群体的特殊性、隐蔽性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网络软件的使用较之其他群体非常熟练,是网络舆情传播的主力軍,但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自媒体的匿名性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是匿名发布处理的,有的人会利用网络这个隐蔽性,发表一些不实信息和负责情绪,网络上不好的信息会被无限制、无控制的“自由”传播,甚至发酵、放大、变形,加大了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几率,也为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应对带来困难和挑战[1]。

(三)网络舆情传播的复杂化

高职网络舆情传播机制及后续影响很多时候是不可控的,网络舆情在交互性高、突发性强等方面表现出来了明显的复杂化。这些复杂的特性使得建立网络舆情传播引导机制极为必要。

二、微传播视域下高职网络舆情传播问题解析

在微传播视域下,了解高职学院网络舆情传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网络舆情传播引导机制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山东某高职网络舆情调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微传播视域下高职网络舆情存在监管不力

面对信息化的新形势,对于网络舆情的监管存在缺位,并没有相应的部门及人员专门负责网络舆情的研判,因此在面对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时,尤其是负面的网络舆情不能第一时间科学的处理,缺乏经验。

(二)微传播视域下高职网络舆情的特点决定了处理网络舆情的难度较大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表达形式更加多样化,迎合了人们的信息认知,表达意愿强烈;网络表达环境开放。“新媒体传递信息以及舆论的空间较广阔,公众能够自由发表看法。”[2] 网络表达环境的开放性,加大了网络舆情的研判和管控难度。

三、微传播视域下高职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

(一)提升网络舆情认识的科学性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高网络舆情认知水平,从主观研判转向注重数据研判,全面收集网络舆情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关注网络舆情发展情况以及发展方向,探究网络舆情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管理人员的素质。

(二)提高网络领袖的引导力

在实施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领袖的作用,通过制度的形式规定与权威人士沟通的形式,从而利用意见领袖的权威效应,及时还原事实真相。

(三)建立网络舆论管理组织机制

高职院校管理高层提高网络舆情管理认识,组建起涵盖多元主体的管理组织机构,首先,要组建网络舆情管理领导组织,以提高网络舆情管理的宏观设计能力;其次,要组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专业人才,以便为网络舆情应对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并且能够大大提高网络舆情数据收集效率,提高数据判断准确性。”

(四)完善预警和应急机制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网络舆情传播的即时性和便捷化等特点,网络舆情不断涌现,这无疑加大了网络舆情传播的管理难度。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基于校园网络舆情传播的实际,制定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避免网络舆情出现时不知所措现象的出现,并且通过预警和应急机制,避免网络舆情的进一步扩大化和恶化。

四、结论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是多元的群体,他们在网络平台的表达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既有国家大事、明星八卦,更多的是自己身边的校园生活、学生管理、社会热点等极易形成舆论中心的话题。面对自媒体碎片化信息,没有看清事情真相,未经过深思熟虑表达意见和情绪的发帖、跟帖与转发,形成声势浩大的意见倾向,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连琳,李琪.浅谈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教育管理[J].大众文艺,2017(11):20-23.

[2]黄晓龙.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校园网络舆论危机分析和对策[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9):78-79.

猜你喜欢
微传播网络舆情高职院校
“微传播”时代微信平台在医学期刊中的实际应用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公共领域视野下的高校微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