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晓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的美,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汲取诗词的营养,探索诗词的真谛,从而产生美的熏陶,使学生通过读诗而“聪慧”。本文以《忆江南》为例,从情境导入、指导朗读、展开想象、角色代入几个方面谈一谈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创设;古诗词教学;忆江南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151-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诗词通过凝练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瑰丽的画卷。然而,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和现代语言存在的一些差异,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难以深切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巧妙地创设一些情境,把學生带人情境中,使之在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呢?我将以《忆江南》这首古诗为例,浅谈古诗中情境创设的方法。
1.丰富导入,营造情境
古诗中的情境,往往需要教师运用语言加以描述,把学生带人其中,因此教师导语的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1.1 联系生活,以情入境
在进行《忆江南》教学时,我在导入时以谈话激趣:“同学们,看到江南这两个字,你们一定很自豪,我们都生活在江南,谁能用一句话或一句诗来告诉我你心中最美的江南?”学生听后立即活跃起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回答异彩纷呈。
紧接着,我又以富有诗意的语言配上图片和音乐来加深学生对江南的印象:“是啊,我们纵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这江南的美啊。这小桥流水,古镇小城,烟雨迷蒙,如诗如画,这古典园林,曲径回廊,杨柳依依,别有韵味。”学生一下子融入到江南的美景中了。
最后引出课题,便水到渠成:“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旖旎的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十二年后,他又为我们留下了一组千古绝唱(忆江南》。”
在这一导入中,我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江南的诗词,就将学生拉近了古诗的世界,奠定了整节课的古韵基调。接着欣赏江南的美景,用如诗的语言配以如画的景色,不仅激起了学生心中对江南的热爱也拉近了学生与古诗的距离。这时候引出诗人自居易,学生与作者已经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1.2 巧设悬念,披文入境
在导入新课时,我们也可以给学生设疑布障,造成悬念,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积极思维,使之带着急于弄个明自的心情去披文人境,理解诗的内容。像这一首诗,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导入:“唐朝诗人自居易曾在江南做官,在他回到北方之后他常常回忆起在江南的日子,这是为什么呢?”教师问而不答,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设置悬念,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之产生阅读古诗的愿望,从而将其思维引向更高的境界。
2.多元诵读,进入情境
自古以来,诵读是开启诗词大门的钥匙。学生通过诵读,可以展开想象和联想,可以揣摩诗句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从而进入意境。古诗词富于韵律美和节奏美,读来琅琅上口,最能激起学生感情。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诵读。
2.1 划分停顿,读出韵味
古诗诵读时,应指导学生划出诗歌的节奏。如这首诗“风景旧曾谙”一句,在“风景”和"I日曾谙”中间停顿,给人一种抑扬顿挫的感觉,也能表现出诗人对江南的熟悉和怀念。古诗词的朗读与其他文体的朗读不同,是一种别有韵味的吟诵。在教学时进行范读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忆江南》时,我先配乐范读了一遍。学生听了我抑扬顿挫的朗读深受影响,纷纷举手要进行朗读。
2.2 抓住字眼,读出情感
字眼是一首诗的关键,抓住字眼,诗歌的情感就明了了。
在学生熟读《忆江南》之后,我首先抓住一个“好”字来进行品读,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好”字说明江南不仅风景优美,还有很多让人向往的事物。然后,我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大声赞、小声叹中感受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和向往之意。接着,我抓住“旧曾谙”来进行品读,让学生理解江南之“好”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诗人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旧曾谙”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这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诗词语言精妙。
3.展开想象,开拓情境
通过展开想象,学生眼前便会呈现出绚丽的画面,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古诗的意境美。在教学‘旧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时,我先引导学生理解“红胜火”和,’绿如蓝”,一个学生的深刻理解令人意外“江花是红的,太阳是红的,这红与绿相衬就显得红的更红,绿的更绿。”那这是一种怎样的美景呢?接着,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想象美景。有了前面感情的积淀,学生描述的语言也如诗一般优美。我接着进行引导:
鲜花开得多么茂盛啊,阳光照上去更加耀眼,男孩子读——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天来了,那碧水波光粼粼,女孩子读——春来江水绿如蓝
多美啊,你就是站在这江边的诗人,一起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如此美景,你说诗人他,读——能不忆江南?
这时,学生已经置身于情境中了。
4.角色代入.置身情境
在教学一首古诗时,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法效果,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代人,置身于诗人的情境中,这样能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加深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在引导学生体会《忆江南》所表达的情感时,我先给学生讲了自居易离开江南时的故事。
自居易生了病,又要回到洛阳,苏州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朋友刘禹锡曾在诗中描述苏州人们为自居易送别的场面:‘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同学们,你就是诗人自居易啊,想起送别的人们,你能不忆江南?
听了故事,学生已经走进诗人的角色,眼睛湿润了。我紧接着让学生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深深的思念之情去朗读,学生的朗读可谓是声情并茂了。
古诗词源于生活,学生学习时应还原于生活。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为学生创设运用古诗词的平台。这样,教师的教学就可以达到“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2]唐文治《论读文法》,《国专月刊》,193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