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2019-09-10 07:22郭建伟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初中音乐培养策略

郭建伟

摘要:音乐作为人们传递情感和表达内心情绪的一种方式,即使受到年龄、地域、语言等不同因素的限制,但是人们在音乐旋律中感受到的美的情感是一致的。由此可见,音乐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代替不了的。在培养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也尤为重要。在音乐教学中,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对音乐的审美为前提,从审美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成为了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的目标。文章对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思考,希望能为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素养;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性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以其特有的美的韵律和音响,作用于人的心灵和感知,使人们受到自然美、艺术美的熏陶,唤起人的感官美,从而启迪人的智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展示音乐特有的艺术美,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

初中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它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深入进行教育创新和课程改革的今天,初中音乐教学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美育的任务。因此,初中音乐教学作为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在聆听、欣赏的同时,知道在听什么,需要怎么听,能够听出什么,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二、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具体策略

正是因为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学生在对音乐的感性认知、情感体验和美感体会上都有所提升与发展。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几点体会。

1.巧用作品赏析,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兴趣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音乐审美的兴趣,教师就应该注重选择学生感兴趣且具有欣赏价值的歌曲或乐曲开展教学活动,这是激发学生审美渴望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够发现一些适合作为教学素材的作品,善于挖掘音乐作品中的美育资源和美育价值。另外,在选择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素材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欣赏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赏析作品。因为审美能力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的,需要教师的长期引导,更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长期积累。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融入到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上,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渴望。例如,在教学“国乐飘香”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彩云追月》这首歌曲时,在讲授这首作品之前,笔者先让学生聆听、欣赏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同名器乐曲《彩云追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民族器乐作品中的气韵和意境。通过感受中国民族器乐之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彩云追月》是一首演唱曲目,根据学生所欣赏的同名民族器乐曲改编填词而成,歌曲具有浓厚的民族器乐曲的旋律韵味。学生在熟练演唱之后,笔者根据学生的欣赏程度选取适当的赏析作品,如《金蛇狂舞》《春节序曲》等学生耳熟能详的民族器乐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分析乐曲中美的元素,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渴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2.强化基础、直观感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审美能力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需要对长期积累的知识不断进行整合与思考。而学生积累的前提就是教师能够将学生的培养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音乐基础训练巧妙地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进行审美感知的探索。

首先,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要强化学生音乐基础的训练。例如,在“认识五线谱”的训练中,笔者让学生通过边唱边学的方式感受五线谱上的优美韵律,在学生的实践体会下感受自然美学的结构,使学生在识谱学习中不仅只是简单的认识五线谱,还能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从而有效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同时,在训练学生的节奏时,有些学生天生节奏感强,而有些学生节奏感弱。对于节奏感弱的学生,要想在教学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就需要更多的练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肌肉反应和身体感觉人手,然后再进行情感训练的提升。通过欣赏结合声势律动的方法感受音乐的高低起伏,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在有节奏感的律动中感受并理解音乐,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其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互动课堂等方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更好地接受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在强化基础训练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江之歌》这首歌曲时,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关于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歌曲有整体的感知,使学生在感受作品的同时,了解作者在创作乐曲时的心情,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相应的情感欣赏作品。笔者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话说长江》的纪录片,让学生真正体会母亲河的壮阔。滚滚长江水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直观的审美感知下欣赏音乐作品,让音乐的震撼美授之于无形,从而使学生在强化基础训练的同时,在音乐的学习与欣赏中进一步提升审美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

3.引导、创编、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

音乐的审美素养既包括对音乐欣赏的审美情趣,又包括对音乐的审美想象力。审美情趣和审美想象力体现了一个人对待音乐本身的态度,也代表着一个人的审美水平。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是学生审美素养培养中较为困难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渐渗透,而不是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教师的专业技能要足够扎实,能够有意识地在教学中通过音乐本身的特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审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音乐本身需要不断创新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在品鉴作品的同时,提升审美创新能力。

对于如何启发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性思维,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创新是美好事物的基础,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发展。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创新的条件,为学生在音乐中生成创新性思维提供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还可以通过协助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提升。而对于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技能,教师不应该只注重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时创作能力的好坏,或者是创作新作品的好坏,而是应该注重学生在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方向。例如,在教学《青年友谊圆舞曲》这首歌曲时,笔者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和舞蹈的创新,让学生在相互头脑风暴的碰撞中探究如何进行创新,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体会与探讨,以小组或小组代表的形式进行小组创新结果的展示。通过学生的创作,课堂上学生的动作、舞蹈、音乐完美结合,学生各抒己见,想法大胆、独特。学生还会将现实中交际舞的一些动作融入舞蹈,充分展示了圆舞曲音樂的魅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不得不赞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空间。

音乐是美的艺术,具有美的品味,必能让学生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有情、有趣、有美。音乐课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课程。审美能力是学生走进音乐殿堂的“金钥匙”,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善于发现并挖掘教学素材,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对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运用音乐来装点生活,在音乐中体验人生的美好,陶冶情操,得到心灵的净化和人生的启迪。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初中音乐培养策略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