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密码:基于微课视域下自主作文实践探究

2019-09-10 07:22宋娅
天津教育·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实践对策

宋娅

【摘  要】在全媒体时代下,新生代课堂催生了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冲击语文学科进行大幅改革。在微课环境下,语文教师制作微课、利用微课在線指导学生自主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所需自主搜索习作资源,取舍典型事例,完成习作任务,使儿童在课堂上对自己习作创作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关键词】微课环境;本真习作;实践对策

我所在的学校由于所处城乡接合部,学生生源80%是外来务工子女,我所带的班级学生57人中有48人是外来务工子女。接班时在两周的习作指导过程中发现一半以上学生作文课不能与教师互动交流,讲不完整一件经历过的事情,说不清楚自己的见闻感受,写出来的文章多数是范文的翻本,没有个性化的独特见解与表达,习作无病呻吟,学生迷失了习作的本真之我。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并改变当下习作现状,我对本班进行了问卷调查,摸清外来务工学生的习作危机现状,多元剖析缘由,立足当下结合校情、生情,寻求深度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调查:揭秘外来务工儿童的习作危机成因

(一)正视:外来务工儿童习作存在危机

首先问卷调查透析了外来务工儿童习作现状,通过真实可信的数据和文字显示发现儿童在认知方面短缺实践机会,渴望与人分享,其次在情感方面废缺亲身体验,隐藏了心底真情实感,然后是在行为方面欠缺修改方法,互相评改呈现短板趋势。

(二)缕析:外来务工儿童习作危机的成因

1.根因:滞后的教学理念阻碍了教师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的紧张感,教学进度的饱和感,应试教育的压迫感,层层阻碍教师思想的变革,阅读教学因容量大、检测多以及完成《伴你学》和《补充习题》占据了绝大部分教学时间,习作课堂成了语文教学的附属品,甚至某些教师将作文指导课压缩变相成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最终作文在学生仿写教辅用书《课课通》范文下流产,不了了之。

2.主因:敷衍的教学操作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利。习作课堂指导与点评已被教师忽视,学生习作的自主权与话语权更是无从谈起,缺乏学生积极参与的习作是“伪劣产品”,缺少学生亲身体验的习作是“云山雾罩”。当下,“注水”“掺假”“敷衍”的虚假创作太多,诸多外因与内因残忍地剥夺了本应属于儿童的自主评改的权利,使孩子在习作中失去了本真的自我。

3.辅因:套路的评价方式麻痹了学生的习作需求。管理部门对学校教师习作的批改做出了明文规定,甚至细化至眉批不少于几处,总批至少达几行等,导致教师批改走形式主义,套路的评价樊笼蒙蔽了孩子们对习作点评玩味、交流探究的路径;每周练笔、课堂随笔的口头点评更是麻痹了孩子们自主习作的神经,有了“热度”,却无“效果”。久而久之,习作的能力原地踏步不前。

(三)剖析:外来务工子女习作的心理诉求

学生向往习作前的精彩指导。根据调查显示,57.6%的学生向往写作前教师的引领与指导,学生向往写作时的自主抒发。调查显示,72.3%的学生向往自拟题目,自定内容,87.1%的学生不愿受篇幅字数的约束,83.2%的学生认为习作选材要自主选择。可见,“自主”是学生习作的良师益友。学生向往习作后的自主点评。调查显示,12.3%的学生为修改作文而烦恼,46.6%的学生希望开展自主习作点评,24.9%的学生希望习作自主评比多样化。由此可见,自主是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原密码。

二、微课:寻觅外来务工子女“本真习作”的秘境

在微课程环境下,教师课前引领学生自主作文,教师通过微视频作为课前主要学习资源力求在短时间内灵活、便捷、直观地指导学生学会习作创作,掌握修改点评的方法和技巧,课堂上学生自学反馈、小组展示、质疑问难,教师采用例文引路、精讲点拨、当堂评改、指导学生二次修改、展示成果、点评欣赏。通过这样的课型能促进师生之间互动、互生,生生之间能够互评、互改,以此提升学生整体习作评改能力和审美品质

三、实践:微课环境下本真习作具体操作思路

(一)基于“有意思的分享体验”,课前凸显学生“存在感”

1.视频学习,完成习作,教师掘发“欣赏语言”,激发学生分享生活体验。教师基于“有意思的分享体验”,导引学生内化行知,于微课前期运作中凸显学生“存在感”,在开心的分享中孕育习作的提纲。

以《飞蛾事件》为例:一次语文课上教室里突然飞来了两只飞蛾使孩子们感受颇深,历历在目。我即时利用课堂上的10分钟,让孩子们写下刚才的“轩然大波”,内容可谓童趣盎然:“宋老师正在眉飞色舞地讲课,两只飞蛾嗡嗡嗡地飞来捣乱!”“只见一只飞蛾像小飞机似的从我头顶飞过,‘嗖’地飞到了窗顶,这时同学们的目光都被它吸引过去了;另一只飞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打’着女生的耳朵,教室里顿时发出女生们像见到恶鬼似的尖叫。”“宋老师课上不下去了,同学们心都随着两只飞蛾上下翻飞,在教室里横冲直撞”……

突如其来的变故给予学生前所未有的新鲜感,这些源于生活本身的素材就是写作的“富矿”,教师及时抓取这一课堂生成的“富矿”在微课中精心指导儿童创作:不仅要善于观察场面,注意点面结合,还要细致观察人物与事件的动态变化,注意细节描写。不仅在微课里回放课堂全程录像给学生回顾,还重点定格了几个孩子神情动作的画面,就这样引导学生在微课环境下即时分享了“镜头语言”,接着在微信群里与教师交流习作困惑,教师及时答疑解惑,多用欣赏性的语言加以点评,学生心中充满了幸福的“存在感”。由于飞蛾事件是童眼所见、童耳所闻、童心所想的原创素材,所以,学生在群里会以喷薄之势一吐为快,获取最初的习作乐趣,在开心的交流分享中孕育写作提纲,接着形成习作雏形。

2.上传习作,分类梳理,教师运用“激励评价”,导引学生记下自己写作盲点习作初稿也是一份有意义的答卷,需要教师的点评与指导;学生在群里下载浏览他人的初稿,看着教师点评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修改的方法。

学生当晚写好草稿,上传到群里,教师根据学生写的优缺点和存在共性问题用批注形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一是缺乏场面环境描写的;二是缺少点面结合的;三是人物细节描写不够细腻生动的。并多用激励评价语言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点评同学的作品,此外导引学生记下自己写作时的困惑和盲点,待明日课堂师生交流解决。这样做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创作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交流时无所顾忌,愿意吐露心声。

(二)基于“有意识的自主评改”,课中碰撞学生“智慧感”

1.翻转课堂,展示收获,导引自主评改,在迁移摹创中创生项目导学。教师基于“有意识的自主评改”,助推学生立足课堂,在课中讲评时发动自评互改实践,在自主的点评中碰撞修改的智慧。第二天上课伊始,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先在小组内分享交流习作感受,朗读展示自己的美文,说说自己在微课中学到了什么,对于班级突如其来发生的事件该如何写,抓住什么来写,怎样写得生动、传神、有趣,然后小组代表发言讲讲共同收获感受。此时的教师运用“儿童语言”穿针引线,根据学生共同诉求在课中创设本次修改习作的项目,引导学生掌握修改方法和技巧。

2.提出疑惑,小组解疑,鼓励自主修改,在创意表达中酝酿二次修改。伟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表面知识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同样学生在习作中有疑问,小组自主解答,解决不了教师就要答疑解惑,精讲点拨。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写作时的困境和不解,小组内交流研讨,解决不了就记下来,等师生共同交流解决。有时,学生对自己的文章优缺点是看不透的,这时需要小组间同学帮助修改,教师鼓励自评和互改,并引导学生使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鼓励学生创意表达和独特个性化思考,从而酝酿二次修改的路径与方法。

总之,学生在自主写作创作的激流中,勇做弄潮儿,寻求久违的本真之我,洋洋洒洒地挥笔撰写属于自己的句篇,成就本真习作。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实践对策
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实践研究
中职院校教育学实践教学探究
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对策研究
探讨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对策
小学德育实践性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实践与思考
中职院校教育学实践教学探究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其实践对策
高校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探索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