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建芳
摘要:音乐作品中有对祖国山河和人文历史的歌颂,也有对劳动人民和时代发展的赞美。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播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更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要特别重视音乐学科的教学,并且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们只有具备了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博大胸怀,才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更好地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主要探究了爱国情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爱国情怀;培养策略
音乐是人们抒发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操、品德、修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励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把对祖国的爱转化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结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感受音乐的韵律之美,领悟音乐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将他们塑造成为祖国事业奋斗终身的高素质人才。
1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音乐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乐作品层出不穷。在初中音乐教材中收录着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选取适合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的音乐作品,拓展与之相关的课外流行的作品,歌颂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描绘祖国自然风光美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
例如,在背唱《大海啊,故乡》、《我的中国心》,以及欣赏和聆听《七子之歌》、《东方之珠》等音乐作品时,教师要深入分析其中包含的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不一样的音乐形式所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比如,《大海啊,故乡》用圆润舒展的歌声歌颂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绚丽多彩、气势磅礴,而《我的中国心》则是以坚定、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让学生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本单元音乐教学的主题,选取生活中流行的相关曲目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可以引入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广为传唱的《我和我的祖国》,用学生熟悉的音乐挖掘其中的爱国情感。
2 指导学生欣赏音乐之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则是欣赏教学。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陶醉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下爱国的种子。
例如,在让学生欣赏《沂蒙山好风光》时,首先给学生讲述这首音乐作品的基本信息,通过《沂蒙山好风光》的记录片,让学生看到一群山东人民在扭秧歌,农民伯伯割稻子,还有红红的高粱。教师边让学生观看边进行讲解,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让学生欣赏民歌手的演唱,引导学生分析音色和滑音等的运用,增加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体会歌曲婉转悠扬的韵味和豪放开朗的风格特点,从中感受演唱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3 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艺术实践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积极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能够走进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使情感得到抒发和表达,在活动中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例如,学校可以每学期开展一次合唱比赛,设计爱国主义题材的主题,比如以红色革命为主题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黄河大合唱》、《游击队歌》、《歌唱祖国》、《保卫黄河》、《学习雷锋好榜样》等,让学生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为国家奉獻的英雄品质,为自己处于和平年代感到无比幸福,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 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倡导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尊重音乐艺术作品,正念正行地传播优秀的音乐,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更是一门寄情、传情的艺术。在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的学科优势,引导学生听音乐、品内涵、学欣赏,从丰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演唱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对美好生活创造者的歌颂,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憧憬和期盼,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音乐素养,钻研和挖掘教材内容的爱国元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导向,积极推动爱国主义音乐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使他们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潘少华.做好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工作[J].华夏教师,2018(34).
[2] 郭欢.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J].素质教育,2019(05).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铜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