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美新
摘 要:迎合时代的需求与教育发展的新变化,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亟需渗透家国情怀的培育。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创设性地把朗诵诗歌、联系时政等方式融入家国情怀的培育中,以养成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关键词:家国情怀;朗读诗歌;时事政治;课堂实践;主题探究
鉴于当今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家国情怀是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更是实现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岳麓版必修Ⅰ《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一课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政治问题,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它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课标所提出的家国情怀意识。现以此课为例谈谈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所作的尝试与努力。
一、朗读诗歌唱响爱国主旋律
以立足素养为目标的课堂,要求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后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增大学生课堂参与度。高中生通过得当的方法引领和科学引导益于家国情怀意识的培养。朗读诗歌能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晚清名臣曾国藩曾说过“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让学生朗读诗歌,使之在自己的抑扬顿挫声中进入一种境界,感悟深层涵义。故上课伊始在展示图片“中国,一点都不能少”时就让学生朗读当代诗人舒婷创作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我亲爱的祖国!”在一字一句的朗读里感悟祖国历史的厚重感,创设了情境迅速激发学生由衷的爱国热情。抓住契机及时回顾港澳台问题由来的史实。尤其是在回顾香港问题的由来时,近代史上列强侵华行径和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迸发了学生的中华民族必须振兴和为强国之路应该努力学习等情感认知。
在探究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在港澳回归得到了证明。但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因为当今台湾问题仍未解决。引入探究“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完成统一”主题,再次采用了诗歌朗读这一方式。让学生朗读余光中的诗作《乡愁》。其中“。。。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感受其浓浓乡愁,体悟其痛思和对归乡的热爱之情。寂寥的配乐声中学生们在朗读时随之陷入了乡愁情感中,教师又告知诗人余光中已于2017年12月14日逝世,未等到两岸的统一带着遗憾离开了。让学生们自发地表露了期待中华民族早日实现统一的迫切愿望。
在系列地剖析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时,学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专注度融入课堂。不管是史料的解读还是个人见解的阐述,同学们踊跃发言且有深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作为青少年为早日實现统一应该如何做的问题设置中,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建言献策。形成共识后,学生以宣誓般豪情壮志齐声朗读表明决心与立场: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反对“台独”;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二、密切要闻迸发社会责任感
家国情怀的培育可引导学生懂得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密切关注时政要闻。诚如明朝顾宪成说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即使身在校园亦能心系天下是青少年学生高素养和高尚情怀的力证。在教学中对接知识点时多结合时政要闻,能让学生学会探究事件内部问题更会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浓厚的家国情怀。
比如在谈及港澳回归的征程中欧美国家的嘲讽和质疑“一国两制”能否确保港澳繁荣稳定,别有用心散播港澳回归会难以发展的言论。采取播放港珠澳大桥通车的最新时政视频的方式。用震撼场面直观感知港澳回归后的繁荣。再借用新闻采访一名香港议员所说的:“它(大桥)。。。让你用眼睛就能看到你和祖国的联系。”看到港澳回归后的蒸蒸日上,观看视频的同学们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直欢呼着说是中国的骄傲,有幸见证了祖国的强盛。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交出了让世人惊艳的答卷,也给谣言和质疑声以一记最有力的耳光。证明了祖国不仅有能力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更有能力带领人民走向繁荣富强。
为紧扣课堂探究主题,又及时引入另一则新闻采访台湾民众对港珠澳大桥通车的看法。台湾人民在呼吁“把桥连到台湾”。热切讨论“台湾海峡跨海大桥”的建造快快实现。按照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进一步结合热点事件和新闻故事并结合国内外环境,深入剖析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如引用汪辜互赠礼物的新闻故事:汪道涵在1993年曾寄竹筒给辜振甫,寓意“快统”。辜振甫则取“必统”之谐音回赠笔筒。这种儒雅交往方式给当时的两岸关系增添了色彩。这则新闻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在做课堂总结时再次切入时政:台湾“九合一”地方公职人员选举民进党在2018年11月24日中惨败。总结点出“台独”是岛内政治的毒药更是两岸关系的毒药。民进党蔡英文等想用“台独”给自己作历史定位,只有遗臭万年。建造“台湾海峡跨海大桥”指日可待,未来可期。结合时政和丰富的史料不同角度地合作探究了主题,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明白即使有国际反华势力和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干扰与阻扰,祖国完成统一仍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种方式的课堂探究与剖析不仅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等品质和能力,更是把家国情怀素养培育到了极致。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会探索更多教学方式方法有机地把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家国情怀渗透于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育中。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CG17-00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振.青年当涵养家国情怀.《安徽日报》2019年2.19期
[2]左鹏军.黄咏雩诗歌的兴亡感慨与家国情怀.《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3月
[3]雷波.当代语境下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内涵.《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