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2019-09-10 08:49胡四花
学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小学教育情感教育

胡四花

摘要: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小学阶段是人生初次教育d的启蒙阶段,也是学习逐渐固式化的开端。因此,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生起跑线的开始。所以对学生的各方面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一些家长只注重对孩子只是方面的培养,认为孩子成才才是最重要的。殊不知,情感对小学生来说才是更重要的。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正是因为有豐富的情感--七情六欲 喜怒哀乐以及拥有者情感的支撑.但如何将情感注入到语文教学中去呢,本文将给您带来其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情感教育;教育策略

情感教育概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不单单是教学生读书识字,更重要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书中的人文情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素质情感及对人对事的情感。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大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不同人生阶段的人民需要具备优秀的素养,具备接收与表达能力,并且加以运用.情感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两个方面,道德观是道德意识的体现,是处理他人,社会,自身社会关系的标志.在现今社会上,情感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又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优良传统被渐渐的丢失,甚至扭曲化,利用知识浅薄的漏洞,进行心理干预,让学生失去自主判断能力,也是引起小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志低下,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也许毕竟处于启蒙阶段,学校,老师,家长并没有太注意什么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教育,认为小学生只学习些理论知识就行,一些抽象的,难懂的以后在学,正是这种观念,导致,小学生缺乏对待事物的判定标准,总觉得公交车上给老人纹身的人依旧是坏人,衣冠楚楚的贪官永远是好人,这种只从浅表看人的判定,对于以后情感发展起到了延续,奠基,想改却很难。道德的教育是一种长期的教育,一旦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将对人生具有深远的意义。既语文在小学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在日积月累中培养着道德观,从而增强自身的幸福感。道德观能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心灵上获得真善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因此,如何正确的在学校培养小学生学生的情感教育,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学校重视

1.1 开设相关课程

有些小学,常常是指开设常规课程,数学,语文,图画,体育,什么的,虽然有室内室外,头脑,身体,但却忽视了心理干预,小学阶段,是学生逐渐接收教育系统的启蒙阶段,是人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方面要开设关于心理,情感,道德方面的课程,每周两三节即可,有人会问,“学生能听的懂吗?”这么深奥的问题,我想说这并不难涩,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留心观察,甚至不用去刻意寻找就能遇见.因为生活中c处处有着情感,道德,甚至倒个垃圾就能体现出来.课程可分为心理教育,情感交流,道德培养等,着重从心理教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程以欢快,有趣的进行。

1.2购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情感知识的玩具,书籍

学习不光购进些寓言读物,还需要着重对学生在生活中遇见的事进行演习,比如买一些沙盘玩具,让学生在玩乐中感受人人情感的发生,再通过老师开导说明,说明本节课目的,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自主的清楚什么是情感,什么是道德.学校还可以组织购买一些书籍,让学生在课下至于,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了解生活中的事,以图片形式展现出来,生动形象,即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2 教师方面

2.1教师在发展阶段的重要性

多于同学间增加互动,增进情感,因为教师是除父母之外学生见的最多的人,老师在学生启蒙阶段,即起到引导作用,又具有一定“严慈性”即严格又不失关怀,由于小学生的自控力,学习能力较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即要威严,又得亲和,例如,在教书过程中,不必一直站在讲台上,应当下去与学生多多互动,穿梭在过道,角落,进行情景教育,这在学生心理就会产生“这老师好活跃诶”等,慢慢的让学生觉得老师的亲和力,逐渐接受老师,激发学习兴趣。

2.2 开设情景课堂,实践课堂

老师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多与同学们“亲近”,和学生做朋友,学习之余,多玩多交流,小学生还处于朦胧阶段,对外物有着强大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他们,比如,找几个人扮演角色,表演剧情,把课本的知识和实践结合,教学生懂得小道理,对待事物的方法,看法,丰富情感,遵守道德,全身心投入,动用自己的脑,口,手,比如,在讲述小学课文《窗边的小豆豆》中,可以找同学扮演“小豆豆”,“小林校长”“小豆豆的同学”等,编演剧情,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去,有情感,有友情,有亲情。

2.3 自身的素质提升转变自身身份

教师的自身能力,对学生来说有着莫大的影响,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首先得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可以通过学生监督,学校监督,家长监督,建立家长微信群,积极汲取建议和意见,要懂得老师是学生的老师,终身“为母,为夫”的责任,转化自己的身份,有个成语叫“良师益友”,比如大文豪鲁迅,正式因为教他的老师的亲和形象,让他有志成为一名有志之士,再后来对待他的学生许广平同样,如慈父一般,又如朋友,家人,一切原因正是他的老师给他做的好示范.因此,提升自己的在教导学生,是正确的教育过程,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3 父母的要求

3.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有句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的,在学校的教师只是第二任,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能看出父母是什么养的,小学阶段,是好奇,与学习心理最强的阶段,并且,学生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多,所以,父母在教育过程中扮演这重要角色,教人做人,教人做事,也许父母不会学校知识,但是可以教育学生的举止,行为,情感,让学生有着良好的三观,从而让学生知道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多与孩子互动,旅游,提前见到些事物和情景,对以后的学习,将来的做事,有着莫大的影响。

4 结束语

因此,在小学生情感道德学习过程中,学校,家长,父母都是最好的载体,典范,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学校为学生提高基本,老师为学生提供知识,父母为学生提高典范。学好情感的知识,一生活的就十分自在。

参考文献:

[1]赵晓利.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2]杨素红.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导刊.2014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小学教育情感教育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