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小画
摘 要:在不断推行新课改的今天,小学美术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小学美术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利用互动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成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互动教学;教学实践
新课标核心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教学,为此在教学中老师应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的教学理念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和缺陷,老师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不断改变和创新,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 互动教学的内涵
互动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元互动的教学环境,促使教学双方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探讨,在此过程中达到观点碰撞、思维拓展,激发教学双方主动性和探究性,提高教学效果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是教学改革中教育民主化的重要体现,通过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达到双方共同认可和接受的一致结果,互动过程是一种双向互动对话的过程,而不是传统单向传输或反馈的过程,因此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从过去被动接受的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积极探索,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所以互动教学使得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对话和理解的过程,教学成为和谐、协调的整体,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
2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2.1 教学方式单一落后
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创新教学,但由于一直以来对美术学科的不重视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学一直存在教学方式单一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美术教学都是老师示范教学,在课堂上单调地讲解美术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然后拿出一个参照物让学生画画,缺少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也缺少给学生自由想象和创作的空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理论知识和老师的经验,而没有机会和空间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绘画也只是在模仿老师,缺少自己的特点和想法。所以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但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2.2 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落后的教学理念必然导致考核评价机制的落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出于对学生绘画技巧和绘图理论知识的评价,出于对一幅作品的评价,而忽视了作品中学生创意的体现,缺乏对学生创新的鼓励,因此学生为了得到好的评价或高的分数,会选择规规矩矩地绘画,自身创作的意识和欲望被压制,天性得不到解放。这样的考核评价机制违背了美术学科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教学目的,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和实践能力,阻碍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3 互动教学成效差
小学生性格比较活泼好动,喜欢探索新鲜事物,所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互动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习到新知识或者产生新灵感,从而利用想象力或灵感进行创作。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虽然认识到了互动教学的效果,但利用的成效却比较差,有的老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平等交流互动的理解存在偏差,对学生缺少必要的约束,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散漫无序,或者说一些学习以外的话题,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的老师教学脱离实际,和学生互动的话题或素材超出了学生的认知,互动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3 互动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3.1 改变教学理念,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互动教学能够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果老师还是高高在上脱离学生,学生就很难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所以老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角色,将自己的角色定义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将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这样老师才能够和学生平等交流,学生也更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从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互动教学的顺利开展。比如在让学生认识一件物品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什么图案、有什么特征、有可能用来干什么等等,让学生观察和想象,并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将学生观察的特点都记录下来,此时再让学生去绘画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3.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互动学习
在互动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起到集思广益的效果,通过思想、语言上的碰撞交流,能够为学生打开新的观察视角,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想象,从而进行个性化创作,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创设“风来了”的教学情境,引导學生去思考和想象风是无形的,如何在图画中体现出“风来了”,让人看到图画的第一眼就能想象到风,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画展示出来,并向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构思,比如有的学生画出树枝摆动,有的学生画了小草弯腰,有的学生画出气球飞走,还有的学生画出小船鼓帆起航,每个学生观察的事物、创作的手法不一样,创作出的图画也各有特色,在师生交流或生生互动中,学生能够取长补短,从而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提高自身的创作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美术水平。
3.3 组织生活实践,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实践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拓宽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所以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老师应积极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美术功底和美术意识。比如老师带来学生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样的花草,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有什么区别;同样是生气,不同的人有什么表现;同一样事物,如何用不同的颜色体现出不一样的气氛等等,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老师的引导,学生的美术技巧就会有很大的提升,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4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应合理利用互动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贾佩佩. 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J]. 考试周刊(65期):175-175.
[2] 蔡凤. 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 新课程导学, 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