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言文是语文学科较为特殊的课程内容。在核心素养得以界定、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应当更新观念、革新方法。根据文言文教学的新要求,以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情境、学习任务群为核心,尝试构建满足“大单元、大情境”需要的“单元·情境·任务”教学范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 文言文 学习任务群 单元整体设计
文言文是语文学科较为特殊的课程内容。一方面,它晦涩难懂,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在现实生活中难觅踪影,是一种“过去式”的语言形态;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涵盖文化、文章、文学等诸多内容,备受重视。“难懂不易学”与“重要必须学”交织在一起,加大了文言文教学的难度。在核心素养得以界定、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应当更新观念、革新方法,探尋走出教学困境的新路径。
一、文言文教学新要求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和难度显著增加。这一改变体现的是教材编写理念和体例的变革,也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维度:
(一)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
虽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三个方面、六大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被界定为四个方面,但各个素养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视为一个融合的整体。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文言文字词的翻译和积累,只顾关注文言文句式的讲解和识记,而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文言文所承载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感悟古人情致的基础上,发现中国古代汉语之美、中国古代文人思辨与情趣之美。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不能单纯地按课讲文,而是要着眼于单元整体进行教学设计,以素养为本,将文言文的人文内涵和其中的语文要素相结合,使之在更广阔的范围中得到迁移和应用,实现教学价值最大化。
(二)依托情境的任务驱动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更多依靠传统文论提及的“知人论世”等理念,向学生介绍一些人物经历和时代背景,几乎不依托情境。这样的教学,学生大多学得无趣。文言文教学不妨适当创设真实的情境和有效的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指向素养提升的各项学习任务。
(三)教学评价的一体贯穿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恩提出了“教学一致性”原则,并指出:不论是普通学生还是天才学生,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越高,就越能取得好的成绩。指向素养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一方面,基于形成性评价开发相应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运用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和指导,实现文言文教学评价的一体贯穿。
(四)线上线下的融合互动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教育信息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和资源,和其他人进行交互及协作。在此大背景下,文言文教学不能再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适当引入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地展示文言文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线上、线下的教学融合互动,能实现校内和校外、课内和课外的对接,最大限度地拓展文言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二、文言文教学新范式
文言文教学是一个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系统。我们对上述要求进行梳理和整合,以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情境、学习任务群为核心,构建了满足“大单元、大情境”需要的“单元·情境·任务”教学范式(见图1)。以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一)制订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文言文单元,阅读部分由《〈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马说》和《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构成。其他部分还包括《写作:学写故事》《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等内容。本单元的文本虽然具有一定的思辨性,但内容相对生动,有庄子的鲲鹏之变、韩愈的故事新说等。因此,本单元教学,要拉近学生与古人的距离,让他们在阅读和思考中体悟古人的哲思和情怀。除了可以紧扣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脉络,让学生多读、多思,通过重新拟题等形式读通、读懂文言文之外,还可以设计“讲故事”环节,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只有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将学到的内容、获得的体悟以故事的形式去打动他人、说服他人。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体验。最后,勾连阅读和写作教学,在读故事、讲故事之后,引导学生学习写故事,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现有文本或创造新的故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基于此,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反复诵读,通过摘抄和做笔记,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能借助页下注释或工具书,用流畅准确的语言讲述文章内容。
2.通过对比阅读,体悟古人的哲思和情怀。
3.运用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发挥联想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要求在突出情趣的同时,能够给人以启迪,引发读者对于生活、生命的思考。
(二)设置教学情境与学习任务群
基于本单元文本的共性特点以及现实生活中语文能力运用的真实情境需求,我们为本单元的学习创设的情境是“发现故事里的哲思和情怀”:“现实生活中,人们会有想让别人认同自己想法的时刻,有的时候三言两语就成功了,可有的时候费尽口舌却失败了。其实,同样的观点,不同的表达形式,所收到的效果往往截然相反。上下五千年,许多古代先贤借助多种形式传达着自己的哲思和情怀,读一读他们的文字,会让思想的表达和传播更容易。”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三个任务以及相应的活动(见图2)。如此,以任务群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又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任务一“诵读古文知大意”,安排“古文留声机”和“旧事重‘题’”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读好停顿,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文词语和文言文句式,培养文言语感。第二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义。为了避免学生对译文死记硬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他们为课文重新拟题,并阐述理由,在语文活动中开展学习。
任务二“品悟哲思谈情怀”,引领学生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古人的人生感悟。在这一任务中,设计“《庄子》奇思论自由”“《礼记》名言说至理”“动物故事寓大义”“诗中老翁展情怀”四个活动,引导学生比较并梳理古人论事说理的不同方式和技巧。为了强化“论说”这一特性,我们通过“说说心里话”和“说给‘你’听”两种方式落实四个活动:前者组织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访谈提纲的形式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理解每篇文章文字背后作者的真实内心;后者营造讲故事的情境,让学生选择书本或生活中的人物作为对象,以课本中的语言和故事为论据进行劝说。这样的任务设计,既让学生实践运用了文本中论事说理的技巧,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在这个任务中,还可以让学生用表演呈现对话的场景,在角色扮演中丰满人物形象,感知人物情感。
任务三“古今奇谈续传奇”,在之前两个任务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故事新编,或创作新的故事,实现阅读和写作的融合。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平台展示学生的故事作品,同时引导小组成员之间合作、交流和评价,实现教学和评价的一体化。
(三)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除了教学过程中应当随时进行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等以外,单元测评也要改变知识本位的考查维度,引导学生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拓展性的对比阅读,深入体悟古人的哲思和情怀,将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评价时可以瞄准单元目标,让学生运用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和理解中,发展和提升思维水平。对此,我们设计了“模拟联合国”的学习活动,将古代文本与现代生活相联系,打破时空界限。这一设计在巩固文本学习内容、培养学习迁移能力的同时,强化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世界。具体如下: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的先贤们就试图将自己有关“天下”的哲思告知于众,他们的家国情怀至今仍让我们感慨万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典名言被国人引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些名句,融合了中国主张、中国方案,走向了世界,成为全球化的时代强音。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当下,仍然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战乱不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参与“模拟联合国”活动,向战争发动者发出中国声音。
【材料一】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①伐万乘之国,五旬②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③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④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⑤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⑥而已矣。”
——节选自《孟子》
〔注释〕①万乘之国:原指周朝,后泛指大国。②五旬:五十天。③武王: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他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后讨伐并推翻暴君纣王,建立周王朝。④文王: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周朝奠基者。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⑤箪食壶浆: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⑥运:转。
【材料二】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①人犬豕②鸡豚③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④,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⑤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节选自《墨子》
〔注释〕①攘:抢夺,侵犯,窃取。②豕(shǐ):大猪。③豚(tún):小猪。④兹甚:更严重。兹,同“滋”,更加。⑤不辜人:清白无罪的人。辜,罪。不辜,无罪。
1.观点提炼。
(1)材料一中孟子的主要观点是下列说法中的哪一种?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①统治者要顺应天意,才能获得胜利。
②统治者要顺应民意,才能受到拥戴。
(2)请从下列方式中选择一种,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②从材料二中选择一句话进行概括。
2.发言准备。这两则材料阐述哲思的方式方法分别与本单元中的哪篇文章较为相似?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由。
3.中国声音。请从两则材料中选择一到两句话作为发言的核心观点,阐述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观点提炼”,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提炼关键信息;“发言准备”,勾连课内和课外,进行学习迁移;“中国声音”,培养和提升思维的逻辑性和辩证性。三项活动构成一种进阶式测评,既基于文本阅读与理解,又给予学生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当然,不同水平的学生作答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时,也需要兼顾到这一点。
(四)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教学
上述教学,除了可以运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支持之外,还可以开发与之配套的学习包,让学生既能在学校里、课堂上进行线下的深度学习,也能在学校外、课余时进行线上的互动拓展学习,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才是与时代发展共同进步的教学样态。当然,线上学习的开展还要依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如能合理运用定会使文言文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陆志平.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J].语文学习,2018(3).
[2] 江跃.大单元设计,指向真实任务的积极言语实践——统编本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J].语文建设,2019(11).
[3] S.Alan Cohen.Instructional Alignment: Searching for a Magic Bullet[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7(8).
[4] 江跃.基于形成性评价开发写作教学目标连续体的探索[J].中学语文,2014(31).
[5] 冷静,郭日发,钟懿.基于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新发展[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4).
[6] 刘丽敏.探讨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