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若灿
摘要: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科学素养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下,开发与实施科学拓展性校本课程成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小学科学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体现出科学学科的特点,还要以学校办学理念、教学资源为基础,从目标的制定、结构的设计、内容的选择、平台的建设、课程的实施、评价的制定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校本课程
时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其实,核心素养是一个舶来品,英文表示为“Key Competencies”。从中不难看出,“核心素养”一词表达出来的含意是“关键的能力”或“关键的素养”。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而科学素养是六大素养之一。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观察与运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
一、主题研究型科学拓展课程的背景
要想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必须落实到科学课程教学中。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而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营口实验学校于2010年开始了建设校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到了2013年各学科的拓展性校本课程已基本完善。具体包括: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畅游语文天地、妙妙带你说英语——英语绘本、好玩的科学、走进综合实践活动、绚丽多彩的书画世界、在运动中成长、艺术伴我成长等,其中科学拓展性校本课程以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后,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化教育改革,我校的校本课程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构建了较为系统、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体系,其中科学校本课程经过多年的积累、完善,已经颇具特色。
二、主题研究型科学拓展课程的开发
我校主题研究型科学拓展课程结合“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旨在以主题研究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整合性、探究性、活动性的原则。经过八年的研究、开发,已经架构起完整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三、主题研究型科学拓展课程的实施
我校从“构建分层目标体系,确立项目教学研究;依据教材开展主题拓展,立足学生兴趣进行拓展;搭设多层课程平台,沟通多学科领域;实施多元评价体系,引入课堂评价量规”等四个方面实施主题研究型科学拓展课程。
(一)构建分层目标体系,确立项目教学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促使教师确立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基础,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突出科学学科的本质,以发展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为宗旨,凭借学校的教学资源、现有条件和自身特长,制定出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课程目标。教师在课程开发之前要有目标意识,明确科学校本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关系,这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应该确定基点,依据制定的校本课程总目标兼顾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构建分层目标体系。
1.确定基点,兼顾差异
校本科学拓展课程在编制时不仅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师的能力水平,还要考虑各学段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从而编制校本科学拓展课程的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的编写则以总目标为依据,再兼顾各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学段目标,这样才能满足各学段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基点准确,合理筹划,构建出有层次的目标体系,才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使他们在科学探究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2.跨科整合,精心设计
科学拓展课程是以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出发点,通过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做科学”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养成探究习惯,提高科学核心素养。“项目就是以一套独特而相互联系的任务为前提,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所做的努力。”因此,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探究任务,创设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使学生通过积极收集信息、获取知识、探讨方案、主动探究的过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依据教材内容拓展,立足学生兴趣拓展
我校主题研究型科学拓展课程是以小学科学现有教材为基础,结合科技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主题探究的形式而开设的一门以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校本课程。“主题”来源于现有科学教材、学生的兴趣、学校的科技项目,结合学校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开发。
1.依据教材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分为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物质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教师分析并梳理教材中这四个领域的内容,结合学校资源、教师特长、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主题拓展校本课程(如图2所示)。
例如,结合教材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植物的一生”单元关于生物体主要特征的学习,联系学校的校园环境,开设“绿色植物鉴赏”拓展课程,使学生了解各种植物的特征、生长繁殖周期;结合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共同的家园”单元关于对动物适应环境的学习,联系家庭教育资源,开设“宠物生活习性”主题拓展课程,使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及习性;结合地球与宇宙领域中的“关心天气”单元关于天气情况的学习,利用当地气象局的便利条件,开设“小小气象员”主题拓展课程;结合教材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的“白天和黑夜”单元关于地球运动规律知识的学习,联系学校科技馆的条件,开设“我爱天文”主题拓展课程,使学生了解古代计时工具日晷、昼夜及四季的形成都与地球的自转有关;结合物质科学领域中的“神奇的能量”关于能量、能源的学习,联系学生的生活习惯,开设“绿色生活方式”主题拓展课程,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结合物质科学领域中的“生命之源——水”单元关于水资源的学习,开设“保护水资源”主题拓展课程,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结合物质科学领域中的“光与色彩”单元关于光学知识的学习,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开设“探秘光的世界”主题拓展课程;结合技术与工程领域中的“神奇的机械”单元关于机械应用的学习,结合学生的兴趣,开设“我爱发明”主题拓展课程,使学生在创意设计中展现个性。
八个主题拓展活动依据学生的探究能力按照四个年段分别实施,每个年段有不同的探究任务和探究重点。主题研究型科学拓展课程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依据趣味性、探究性、实践性、活动性、主题性、科学性的原则,以保证学生能够连续、深入地探究。
2.立足学生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促進学生自主学习。因此,科学拓展课程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选择那些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的主题内容,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这样的主题拓展内容才会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才会落到实处。
(三)搭设多层资源平台,沟通多学科领域
主题研究型科学拓展课程要拓宽课程资源的渠道,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建构主题资源,有机整合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气象台、地震局、人防办、实践基地、科研院校及农林院校等科学教育资源,使课程更具丰富性、层次性、探究性。同时还要加强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跨学科整合,实现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丰富主题探究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使主题拓展的内容更加丰富、具体、深入、有可操作性。我校拥有艺体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九大场馆,拥有养殖基地、农业生产基地,与市气象台、市科技馆咫尺为邻,这些教育教学资源成为我校科学拓展课程主题研究的重要支持。
例如,在开展“小小气象员”主题拓展活动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到市气象局参观,初步了解如何预报和测量天气,提升学生对气象研究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学校气象观测站进行观察、记录,并与圭表测量相结合,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确定的依据,以及气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再引导学生观察动植物在下雨前的异常表现,掌握动植物可以预报天气;最后引导学生上网搜集气象谚语,了解古人的聪明才智。
2.创建STEM教育,进行跨学科整合探究
STEM教育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整合教育,强调将问题解决蕴含于情境化的真实问题情境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倡导将重心放在特定问题上,强调利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解决问题,试图从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角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开发科学校本课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建STEM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实施多元评价体系,引入课堂评价量规
校本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评价机制,完善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教师不仅要关注终结性评价,还要注重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及个性化评价等具有教学和发展性功能的评价。多元评价体系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借助评价量规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1.实施多元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主题研究型科学拓展课程的学习评价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全面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因此,学习评价要贯穿于主题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从多角度、多层次全面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使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引导性、发展性,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全面提升科学素养的工具。学习评价要根据不同学段、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在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等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2.引入课堂评价量规,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
科学校本课程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教师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口,使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全面提升科学素养。要落实这一理念,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它可以很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科学主题拓展课程要根据每一个主题活动设计出与之相对应的评价量规。评价量规的设计要科学合理,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设计、修改,使学生了解量规的作用和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发挥评价量规的激励作用。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目标的制定、结构的设计、内容的选择、平台的建设、课程的实施、评价的制定等诸多方面,需要我们把准课改之脉,从整体上设计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高慎英.小学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肖川.教师的课程意识[J].河南教育,2005(8):1.
[4]杰克·吉多,詹姆斯·P.克莱门斯.成功的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余胜泉,湖湘.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知识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4):13-22.
[6]陈红,康利,徐丽.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与专业素质的提升[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4113d301014rf1.html,2012-12-20/2017-10-01.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