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视域“STEAM+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2019-09-10 07:22孔丁嘉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

摘要:本课题以教育过程公平的视角,围绕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目标,面对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制、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现象,基于建构主义视域体验在真实情境中融入“STEAM+”,展开的个性化学习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建构了“STEAM+个性化学习”实践理论,研制了“三一·三五”结构模型;教师与学生自主探究创生了“基于问题:STEAM+探究学习”等教学实践案例;呈现了“STEAM+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内容与评价以及具体指导策略;创新提炼了“设计·个性化学习支架”等四种操作策略,实现了课堂组织形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创设了个性化学习空间,开发了儿童个性化学习的独特潜能。

关键词:建构主义视域;STEAM+;个性化学习

“STEAM+个性化学习实践研究”中教师与学生成为共同的学习者,创造了一种有意义学习经历,实现了跨学科融合的,面向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了跨界融合的个性化学习新样态,促进了学习者个性潜能与情怀的释放,让每一个儿童都能享有优质与公平的教育。

一、“STEAM+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背景

(一)“STEAM+个性化学习”挖掘学生个性潜能,使其个性潜能更加充分自由地释放

个性化的人才对社会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个性化使人具有个体独特的行为表现。目前,在中小学教育现实的课堂中,仍然延续传统班级授课制为主流的形态,学生在班级内按照教师设计的统一节奏进行学习,学校教授相同的教学内容,过度关注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个性化潜能的发展。“STEAM+个性化学习”是作为被动接受、整齐划一的学习方式的对立面提出来的。根据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学习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与学习节奏,革新传统整齐划一的学习方式,协商与制定完成学习任务,挖掘每个儿童个性潜能,呵护儿童独立人格。

(二)“STEAM+个性化学习”融入先进教育理念,变革课堂结构与学习方式

2017年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指出,要解决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践的问题,要让教育回归指向生活与创造,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需要大力推进课堂结构与学习方式改变。如何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发现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事件与问题,基于学科思维,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真问题,“STEAM+个性化学习”探究是一种可行路径。

(三)“STEAM+个性化学习”是创造一种有意义学习的经历,提升学习者终生相伴的核心素养

“STEAM+个性化学习”是以培育学习者核心素养为主导的综合学习。教师同样作为学习者创设泛在的学习环境,引导学习者走进社会,在亲身体验生活中感受学习的真正价值,把学科知识应用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勇于提出个性化的观点,并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关注学习者亲历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形成与表现,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学习者,勇于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学习者面向未来知识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能力。

二、“STEAM+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中小学教育阶段中存在两种学习低效现象:一是“填鸭式”课堂教学缺乏个性化获取知识的空间,学习方式单一;二是学科知识割裂,学习内容碎片化。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直面课堂,凝炼问题的思考阶段(2013年3月~2014年8月)。

2013年,本人在区域推进国家规划办课题《小班环境中高效学习行动研究》中,带领自主萌发的研究团队,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实证调研,针对课堂存在低效学习现象,提出“基于建构主义视域STEAM+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变革课堂结构与学习方式。

第二阶段:理性探索,顶层设计的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6年8月)。

创生了“STEAM+个性化学文化”,整合思维,将学科教学与STEAM课程理念有机结合。依托建构主义理论,组织团队探索“STEAM+个性化学习”内涵;设计了“STEAM+个性化学习”结构模型,阐释了“三五规则系统”,明确了15个核心要素的操作规则;组织开展体验与创造学习实践,为学习者提供多元选择的可能,服务于个性化学习潜能的开发;营造无处不在的真实学习情境,逐步完善了“STEAM+个性化学习”实践理论体系。

第三阶段:智慧共享,协同创新的推广阶段(2016年9月~2018年4月)。

区域内建立15个“VS团队”,9所自主联盟实验学校,教师自主开发“基于项目:“STEAM+个性化汉字漂流学习”;基于情境:“STEAM+个性化挑战学习”;基于问题:STEAM+个性化探究学习”实践案例。“VS团队”发展壮大,并研发了T﹒S﹒P行动策略,编著《STEAM+个性化学习》一书。(见图1)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和整理学习STEAM教育、个性化学习理论研究的成果与最新动态,形成理论依据;通过行动研究凝炼问题、顶层设计、智慧共享,建构“STEAM+个性化学习”模型,深耕课堂教学;分别对学生、教师等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等相关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三、“STEAM+个性化学习”的研究内容

(一)“STEAM+个性化学习”内涵

“STEAM+个性化学习”实践研究是基于建构主义视域,教师(T)与学生(S)成为共同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跨界融合的个性化学习(P),体验建构的、情境的、有意图、合作的、反思的(5at)有意义学习过程。其成果主要包括:构建“STEAM+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理论、营造泛在的个性化学习环境(E)、实现课堂组织形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释放儿童独特的个性潜能。

首先,建构了“STEAM+個性化学习”实践理论体系,研制了“STEAM+个性化学习”结构模型,即P·E文化 + 三五规则系统(包括5at有意义学习、五原则、五评价)+T·S·P 策略;其次,在实践理论指导下,创生了“基于项目:‘STEAM+个性化汉字漂流学习’;基于情境:‘STEAM+个性化挑战学习’;基于问题:‘STEAM+个性化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案例;再次,编著出版《STEAM+个性化学习》一书,书中呈现了“STEAM+个性化学习”实践理论与实践成果;最后,创建了“VS团队”(V即自主研发精英团队,S即跨界融合的理念)。

(二)“STEAM+个性化学习”结构模型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基于“STEAM+个性化学习”内涵的理解,为教师搭建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提供“STEAM+个性化学习”理念转化为实践操作的导航,建构了“STEAM+个性化学习”结构模型,即 “P·E文化” + “三五规则系统”(包括5at有意义学习、五原则、五评价)+“T·S·P 策略”。(见图2)

1.“P·E文化”释义

“P·E文化”一是“STEAM+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文化,是价值信念系统;二是环境文化,是支撑“STEAM+个性化学习”的条件要素。

个性成长的P文化:P可以是personal个性的, particular 特别的,potential 可能的、潜在的含义,个性化学习以自然发展为基调,教师学生成为共同的学习者(T·S)。“STEAM+个性化学习”尊重每个生命的存在,唤醒学习者独一无二的个性潜能,使个体的生命价值得到更加充分、自由的绽放。

泛在学习的E环境文化:E即是environmental 环境的。在真实生活世界里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强调打破教室学习的壁垒,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观,创设情境、协作、会话等综合学习的方式,照顾到各种感官体验的要求,为学习空间提供无限延展。从信息化上升到智能化,促成教育场景升级,支持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建设。

2.“三五规则系统”释义

“三五规则系统”是由 5at有意义学习特征、五原则、五评价构成,是学习者进行“STEAM+个性化学习”实践操作的規则,包括15个要素。

(1)“5at有意义学习”释义

“5at”是有意义学习的五个基本特征:有意图的、情境的、建构的、合作的、反思的有意义学习的体验过程,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任务、真实的责任当中来完成社会化成长。

“有意图的”是指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自主选择学习任务与内容,过程与方法,时间与空间等,帮助学习者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学习者需要承担“协同的认知任务”,需要自己完成定义问题、确立目标、搜集信息、提出观点、监控和反思等任务。

“建构的”是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把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其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成新的知识经验。知识建构不限定于特定的场合或学科,而是遍及校内外的各种生活,更要保持一种批判的立场,建构性地使用。因此,知识建构应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而非纯粹的科学世界息息相关。知识建构中的话语不仅是为了分享知识,也是为了提炼和完善知识体系。

“情境的”是为学生创造泛在生态学习空间,鼓励探究性思维和独立思维。回归教育本源,追寻知识学习与生活意义的契合点,使学习者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体验并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反思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更多的批判性思考,提高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学习者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心智活动,尊重每一个学习者,并在交流互动中获得知识转换、重组与迁移,有主动的反思评议。

“合作的”是社会协商式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开放、自由、个性化地与伙伴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小组成员需要共同承担任务,提出对他人也有价值的观点。通过阅读、增建、引用观点等行为建立起协同认知的责任。

(2)“五原则”释义

“STEAM+个性化学习”原则是对学习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个性化学习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具体解释为以下五项原则。

原则一:个性释放。尊重学习者的个性与志趣,通过“STEAM+个性化学习”的作品驱动,运用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将创意想法重组、加工、转换成个人制品,形成学习者的创意物化的成果再造与创生,释放学习者的个性潜能。

原则二:跨界融合。“STEAM+个性化学习”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与跨领域的学习,强调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跨界知识,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原则三:意义建构。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入“STEAM+个性化学习”,通过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的循环往复,实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里的建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二是对原有经验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形成个人制品或作品。

原则四:创意物化。学习者将一种文化底蕴的展现、创造未来的过程、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意及其行为体现,形成新的个性化思维,最终以物质形式来呈现,使作品创作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和与众不同的效果。

原则五:开放关联。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变得开放、复杂、多元。“STEAM+个性化学习”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智能化多终端互通。学习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局域网互联、电子屏幕投放与评价等将学习成果进行分享、交流和展示,不断优化技术手段,实现学习成果的增值效应。

(3)“五评价”释义

评价是评价者根据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STEAM+个性化学习”在文化理解与传承中做到关注“社会参与”的责任担当;在思维和创新能力中秉承“文化基础”的科学精神;在沟通和合作中学会“自主发展”的社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结合5C评价量表的运用,将核心素养在“STEAM+个性化学习”中落到实处。

“文化理解与传承”主要是指对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特征、不同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及其相互影响的感知、理解和反思,主动将其所选择和认同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原则等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进行分享。学习者通过“STEAM+个性化学习”,关注培养责任担当精神,深化对社会规则、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的纵深层面理解。

“思维能力”是指培养敢于质疑和批判、不贸然接受结论、具有追根究底精神的思辨品格。这里强调基于“STEAM+”的理性思考,能进行多角度、有序地分析与论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合与重构,形成观点、方案、产品或其他新成果。将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落实到个性化成长过程中。

“创新能力”是指能够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STEAM+个性化学习”通过融合跨界,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能够将局部的或者是不同的,甚至是来自其他领域的解决方案进行整合、重组,生成新的、具有更优功能效果的解决方案。学习者通过不断地提出自己真实的观点、理解他人观点、批判已有观点、修正错误观点和综合整理建立新的观点,建构和发展自己个性化的思想。

“沟通能力”是指运用独特视角捕捉直觉、灵感、顿悟、情感体验等,融入“STEAM+个性化学习”,将其外显为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进而“物化”成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沟通中能够体察自己和沟通对象的情绪、情感和动机,并根据情境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有效地沟通信息、维持良好关系的目的。

“合作能力”是指个体运用沟通技能,互尊互利,交流磋商,做出判断和决定。灵活处理不同观点间可能的冲突,建立观点之间的联系,或者持续发展各自的观点,融入“STEAM+个性化学习”,有效推进团队个性化进程。

3.“T·S·P 策略” 释义

“T·S·P 策略”中T指教师,S指学生,P指个性化学习。除此之外,T还可以理解为tactics(策略);S还可以理解为satisfactory(令人满意的、良好的)。T·S·P是指教师与学生成为共同的学习者,在师生对话互动中释放个性潜能,共同创生“STEAM+个性化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策略一:设计“STEAM+个性化学习”支架。教师与学生成为共同学习者,协商设计“STEAM+个性化学习”支架,通过可视化思维图式表达个性化学习路径,帮助学习者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评价方式,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与空间。引导学习者有意图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等,培养学习者勇于承担、敢于挑战、富于创新等核心能力。

策略二:融入“STEAM+”理念。通过项目研究、主题式、跨学科的STEAM+学习,将学科学习与STEAM课程理念有机结合,拓展为学习者开放的、有选择的、多元的深度学习,让学习者在接触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出真方法的過程中,培养科学精神、工程技术素养与坚忍不拔的精神。

策略三:共享“互联网+”思维。学习者要会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共享优质资源,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在网上互动分享,并不断调整反思。

策略四:体验“有意义”学习。立足于学习者的现实生活经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实现跨领域的融合学习。学习者基于学科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面对真实的生活问题提出个人观点,独立思考,充分表达思想,合作解决问题,在真实的情境中表现出有意图的、建构的、合作的、反思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策略五:关注核心素养。在体验社会生活及自身的思维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理解书本知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逐渐内化成为自觉的价值取向;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直面问题的态度、热爱生命的个人情怀、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从而体现出“STEAM+个性化学习”的价值本质。

四、“STEAM+个性化学习”的研究效果与反思

(一)研究效果

经过五年的研究与实践,各项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实现了预期目标。

1.理论创新:阐释了“STEAM+个性化学习”的内涵

“STEAM+”是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领域,教师与学生成为共同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跨界融合的有意义学习过程。其中“+”代表两种文化,一是建立教师与学生成为共同学习者,释放个性自然生长潜能文化;二是营造泛在学习环境文化。在建构的、情境的、有意图的、合作的、反思的(5at)有意义学习过程中促进学习者个性化成长。

2.设计创新:建构了“STEAM+个性化学习”结构模型

该模型成为教师行动的导航仪,引导教师将理念转化为实践智慧。引导学校、教师将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智慧,教师设计“STEAM+个性化学习”支架模型,提供学生多元选择的可能,服务于个性化学习潜能的开发。教师与学生协商共同设计学习环境,规范过程实施,二者是个性化学习实施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和学生协商,通过学习环境设计,预设学习活动的框架和流程,结合学习者的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项目、问题或探究的情境,通过可视化思维、图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意图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方法、策略等,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实践创新:“VS团队”与联盟学校共同编著出版《STEAM+个性化学习》一书

该书阐述“基于项目:‘STEAM+个性化汉字漂流学习’;基于情境:‘STEAM+个性化挑战学习’;基于问题:‘STEAM+个性化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案例,呈现“STEAM+个性化学习”的原则、方法与实施过程。

4.“VS”团队建设创新

依托区域国家课题研究,组建“VS团队”,发展壮大区域“STEAM+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联盟,研制“T·S·P行动策略”,营造自由讨论、自由创造、智慧互动、资源共享的学术氛围。

(二)成果应用

“VS团队”与区域“STEAM+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联盟”经过五年的实践研究论证,阐释了“STEAM+个性化学习”的内涵,形成“STEAM+个性化学习”结构模型等创新成果,先后在区域9所自主联盟学校和15个“VS团队”辐射点进行实践研究与检验,其中大连西岗区素质教育中心、大连市西岗区杏园小学、大连市西岗区工人村小学、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等单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成果。

实践理论指导下的“STEAM+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地解决了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学生提供跨界融合的“STEAM+个性化”探究学习,并将其拓展为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个性化体验学习,使学生在有意义学习中体验责任担当,学习者综合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三) 反思

经过近五年来对“STEAM+个性化学习”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在区域推进和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一些重要研究观点。“STEAM+个性化学习”对学生学习动力(态度)有积极正向的影响,试验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1.“STEAM+个性化学习”对学生学习动力(态度)的影响

目前的调查数据显示,“STEAM+个性化学习”实践,不仅将更多学生引入项目、问题和情境学习活动,而且将更多学生引入到深入学习中。(见图3)

2.“STEAM+个性化学习”对学生学习力的影响

“STEAM+个性化学习”改革后,通过积极的教学策略和相应的教育措施,学生不仅在学习成绩方面有所提高,而且学习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调查发现,实践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显著提高。(见图4)

“基于建构主义视域的STEAM+个性化学习”研究成果,是变革课堂结构与学习方式的大胆尝试,理论建构与实践案例研发都具有丰富的原创性。尊重学生自然成长的规律、教师与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协商设计“STEAM+个性化学习”理论与实践框架,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价值体认与责任担当的有效策略。

本项目的理论研究成果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同行与实践单位的参与和检验,加强实证研究,创生出更多鲜活的教学实践案例,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胡翔. STEM 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 开放教育研究,2015.

[2]廖哲勋.论中小学课程结构的改革[J]. 教育研究,(1999).

[3]孔丁嘉.(论中小学课程结构的改革 )互联网+STEAM个性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教师博览,2018

[4]陈钱钱.科学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与学科核心知识的整合[J]远程教育,2018.

(责任编辑:李阳)

猜你喜欢
个性化学习
教学资源支持下的Sakai个性化学习研究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MOOC环境下中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模式研究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职业院校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