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
【摘要】初中信息技術课程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触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方式。创设有趣合理的课堂情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创设情境进行了简单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提供一些帮助,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情境创设;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针对教育改革,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且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良好态度和基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发展。由此可见,适当地创设合理的情境已经是现代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更加离不开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广泛应用会使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学生也会更快地吸收相关知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显著提高。
一、以学生为主体,合理设计教学情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设置教学活动,但这样会忽视学生的想法与实际情况,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不能及时接受新知识。所以,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再结合书本内容创设合理的信息技术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Word文档的使用时,教师可能会直接打开Word文档,然后再一一讲解每个图标的作用。这对之前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简单易懂,但对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来说,一次性接受的新知识太多、太杂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无法很好地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事先了解一下学生是否接触过Word文档,再根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了解学生所需,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情境,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
二、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信息技术的学习要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因此,掌握好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知识为自己服务,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知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应该从实际出发,教师应以让学生能在掌握所学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应用这些知识为目的,创设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让知识成为自身的技能。
例如,在“初识Excel”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先给出一个Excel表格,然后讲解表格的组成及工具栏上各个工具的具体作用,让学生根据具体要求制作一个表格,最后教师检查一下就完成了教学。在这种一成不变的方式下,学生即使能在课堂上完美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下也会很快忘记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因而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教师可以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竞赛,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学习,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学生在完成小组竞赛的过程中,会不断复习教师所讲的知识,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相较于让学生按要求单独完成一个表格,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设置开放的教学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是整个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初中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对其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应该考虑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用计算机剪贴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简单讲解后提出“为自己或者好朋友设计一间温馨的卧室”的情境,这比简单地让学生制作出某一特定的图形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设计卧室时,会用到各种不同的图形,有教师教过的,也有教师没教过的,在复习的同时又能学到新的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在设计时,学生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从而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且,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这种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大大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效率。
四、以教学内容为本,设计有目的性的情境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情境创设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应该巧妙地将情境的创设与学习内容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授,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生使用画图工具时,不能片面地让学生观看画图工具作出的作品,而应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幅作品。教师可以提前摆出一副简单的布景,一盆花、一盘水果即可,教给学生使用画图后,让学生自己把看到的景象用画图工具描绘出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加深印象的同时,也解决了遇到的困难。这种目的明确的课堂情境创设,不仅可以让学生高效地理解教师教授的知识,也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更加生动。
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课堂情境有时会用到网络、实物道具等辅助工具,教师在开始进行情境教学前应有充分的准备,不能让学生在情景中出现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情况。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加强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实际操作环节。教师只有做好了充足的教学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所创设的情境发挥出该有的作用。
例如,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打字速度大比拼”的课堂情境,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打字速度和准确率。教师要在课前通知学生有这样一个比赛,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分配交流。教师在课堂开始前也要准备好所需的文字素材,检查所用计算机是否存在故障等,只有做好这些准备,此次创设的情境才能顺利推进,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合理地应用情境创设,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也让信息技术课堂变得生动富有活力,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想合理地应用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创设课堂情境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合理设计课堂情境,并且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还要合理设置开放的教学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重要的是以教学内容为本,创设的情境要具有目的性,同时不能忘记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让课堂教学发挥更明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徐太松.问题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快乐阅读,2013(36):46.
钟介懋.情境创设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4(0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