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军
摘要:说理文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与运用,对于学生发现文本内在逻辑点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问题串”中的问题应具有逻辑性、思辨性、语文味。借助“问题串”,让学生发现文本的逻辑点,提升逻辑思辨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说理文教学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说理文教学问题串逻辑点
“问题串”是阅读教学中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和编排的一连串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既有思维梯度,又巧妙自然地整合为一体。它让核心教学问题具体化,让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推动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感悟,对言语的探究与发现。
“逻辑点”是从文本教材中提炼的利于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教学内容。它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审察、思辨、矫正、创造,发现联系,形成观点,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上学期,笔者面向实验班与比照班(两个班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当),分别执教了一节教学研讨课——《学与问》。从课后测评的结果比对中不难看出,在说理文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与运用,对于学生发现文本内在逻辑点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值得我们关注。
一、实验目标
1.重视“问题串”的设计,使之既有逻辑结构,又能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助推的作用。
2.通过“问题串”的学习,发现一个个逻辑点,从而训练思维,提升思辨能力。
二、实验内容
《学与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说理文。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个中心论点,通过举例子、讲道理,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文更强调“问”,选择两个名人的典型事例,告诉学生要重视“问”,要善于将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说理全面且深刻。
笔者选择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来执教实验课。
三、实验过程
(一)实验班的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阅读情境,鼓励学生质疑。
教师呈现初读要求“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鼓励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产生问题,并选择最想问的和同桌交流。检查读书情况时,教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通过抓关键字的方法理解“相輔相成”的意思,关联课文相应语句,领会“学”与“问”相辅相成的关系;启发学生在观察字形的过程中明确“翱翔”的意思。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临写难写的字,指名学生轮流读课文,相机指导,点拨读书的技巧,帮助学生顺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观点。
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被逐步化解,进而生成新的问题;零碎的问题得到整合,抵达思维的深度。学生围绕“学”与“问”的关系及重要性等频频发问,对文本探究充满了兴趣。
环节二:聚焦关键问题,发现“学”与“问”的关系。
第1小节的学习,学生围绕 “‘学’与‘问’究竟谁更重要”进行讨论,先阐述自己的观点,再结合课文进一步明晰作者的观点。在观点碰撞中,学生领悟到作者重视“问”的道理,理解了“金钥匙”“铺路石”的含义及其作用。通过追问,教师帮助学生拓展对做学问的习惯、方法、态度等方面的认识,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学问中的诸多要素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2小节的学习,学生谈到了对哥白尼的了解,由伟大的人物的事例引发“成功”与“问”的关系的思考,再细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写体会。教师抓住与“问”相关的文本资源,引导学生发现、思考、提炼、整理。学生在交流与总结中,体会到哥白尼能取得伟大的成就与他从小就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从小就喜欢问、缠着问等有很大关系。这时,再让学生将事例与道理联系起来体会,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便水到渠成。
第3小节的学习,在“‘问’对于我们来说还那么重要吗”的思考中展开,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再让学生当场发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他们明白有了“问题就要去问,拜能者为师”的道理。
环节三:总结观点,引发深度思考。
让学生说说初步领悟到的学与问之间的关系,在总结中明白学与问的道理。同时,提示学生:“课文中还举了另一个事例,是关于沈括的,这个事例又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说理文在表达方式上又有哪些需要我们关注的呢?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二)实验班的“问题串”设计
在“环节一”中,为激发学生问的兴趣,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
1.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着读着,你产生了哪些问题?选择你最想问的和同桌交流。
2.读了《学与问》,你最想问的是什么呢?全班交流。
在“环节二”中,为帮助学生理清关系、领悟道理,教师接着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3.“学”与“问”究竟谁更重要?先说说你的观点。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呢?你是从哪里体会到作者重视“问”的?
5.做学问的习惯、方法、态度有很多,除了“学”与“问”,还可以是“学”与什么呢?
6.默读课文第2小节,想想哥白尼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与“问”有关系吗?抓住关键词句写写你的体会。
7.作者举了哥白尼这个例子,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8.与哥白尼小时候相比,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问”对于我们来说,还那么重要吗?
9.有了问题,你想问谁?你想什么时候问?
“环节三”是为了总结提升,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10.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初步领悟了“学”与“问”之间的关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三个环节中的十个问题,形成了一个大的“问题串”。它紧紧围绕着课堂教学的目标展开,在学生已经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挖掘他们没有进行深度思辨的问题,从而发现文本的一个个逻辑点——“学”与“问”是同样重要的;作者在文中强调的是“问”,哥白尼的事例是为了讲明“要重视‘问’”的道理;尽管时代不同,“问”对我们当代的学生还是同样重要,等等。
这种建立在学生预习感知基础上的“问题串”,正是学生学习中感到困惑的内容。利用这样的“问题串”,课堂便有了思维的深度。
(三)比照班的教学环节
环节一:理清顺序,整体把握。
学生浏览课文,根据说理文的文体特点,画出作者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例,想想作者是如何说理的。
环节二:关注表达,领悟方法。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2小节和第4小节,发现这两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并扣住关键词句,写写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互动中,教师帮助学生感悟说理文“一事一理”及“简洁扣‘点’”的表达特点。
环节三:迁移训练,学习说理。
选择一个名人故事或一个与学习有关的主题,模仿本课的表达方式写一段话。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依照说理文教学的要求,聚焦言语思维这个核心,基于对“问题串”教学效果的评价,笔者设计了“课后测评”(见图1)的内容,对两个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测评。
第1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测评数据统计见下页表1。实验班的正确率高达87.23%,比照班的正确率是57.14%。在实验班的教学中,“问题串”的问题3、问题4、问题5,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在对“学”与“问”重要性的比较中,对作者强调“问”的原因的探究逐步走向深入,思维过程循序渐进,理解得更加透彻。
第2题,正确答案是全选,实验班的正确率是40.43%,对照班的正确率是10.20%(测评数据统计见表2)。对于哥白尼取得伟大的成就与“问”之间的关系的探究,在实验班的教学中,是通过问题6、问题7来推进的。教师先让学生像读一般记叙文那样读哥白尼的例子,初步明白道理。教师遵循“问题串”中的预设,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吃透事例,再指导学生找出其中的相关信息,这时学生的思维路径就比较开阔:哥白尼是成功者,他为什么能成功?他的成功有没有“问”的因素?在事例中找到与“问”相关的因素后,学生才真正读懂了例子。这时,教师再帮助学生找到例子和道理的联系,让他们在不断的思辨中提升认识。
第3题是一道开放性题,实验班的回答明显优于对照班(测评数据统计见表3)。在实验班的教学中,问题7、问题8、问题9均指向了这一点。三个问题的设置,都注重学生在思辨后的表达,都强调学生在发现道理基础上的观点陈述。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有了对“学”与“问”之间关系的理解,有了对哥白尼事例的品析。通过阅读教材,他们能够找到“能者为师”在文中的标准答案。但如果教学仅仅停留于此,学生就缺少了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以及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经验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通过“问题串”中这三个问题的推进,学生获得了对“要重视问”这个道理的个性化理解。问题9又让学生进行了个性化的观点表述,促进了学生探究品质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在这样的实践性活动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了同步发展。
五、问题与对策
在实验中,笔者发现了将“问题串”应用于说理文教学值得关注的问题:
1.“问题串”教学注重的多是“教”的行为,对“学”的关注与研究仍显不足。教师在备课时更多的是从如何“问”的角度预设问题,在教学中难免有“牵着学生走”的嫌疑。尽管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质疑的空间,但是如何让教学顺“问”而教,对教师来说,仍是不小的挑战。
2.在阅读教学中,“问题串”教学容易演变为旁观式的理性分析,致使学生无法真正走进文本,从而影响他们的感悟。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抛开课本,就容易有游离之感。
3.“问题串”教学过于关注学生逻辑思辨能力的发展,整个过程缺少“写”的参与。学生课堂动笔的长期缺位,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利,应该引起重视。
对此,笔者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問题串”中的问题应具有逻辑性。
“问题串”中所有问题的设计都应该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在预设学习过程时,要从学生已知的、感兴趣的问题开始设疑,一步步将问题引向深入,前后贯通,指向文本内在的逻辑点,让学生读懂事,悟透理,彰显说理文教学的本体性教学要求。《学与问》一课中,笔者将“哥白尼这个事例是怎样与要重视‘问’这个道理联系起来的”作为逻辑点之一,紧扣这个点设计的“问题串”,逻辑性很强。
2.“问题串”中的问题应具有思辨性。
问题要指向思维的训练。学生学习一篇课文,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借助文本提升理解、分析、归纳、鉴赏、探究等多种语文实践能力。在问题6的讨论中,让学生找出与“问”相关的因素,把有含金量的语句都分析一遍,找到相关信息。教师以“问题串”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心中的疑问——哥白尼的成功与“问”究竟有没有关系,这就使“问题串”具有了很强的思辨性。
3.“问题串”中的问题应具有语文味。
所有问题,均应该以语文的方式提出,问题设计应指向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实验班的教学中,所有问题都旨在引导学生读书、品味、质疑、碰撞、理解、表达,课堂或书声琅琅,或圈画批注,或议论纷纷,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综上,借助“问题串”,让学生发现文本的逻辑点,提升逻辑思辨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说理文教学的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