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隆芳
摘要:识谱教学是初中音乐课程中较难的部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应积极探索和总结有效的策略及方法,以期不断提升识谱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初中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即通过教唱歌曲识谱,通过器乐演奏识谱,在拓展提升中识谱。
关键词:初中音乐;识谱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识谱教学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但教学的有效性却历来不尽人意,甚至有的学生三年学下来还完全不会识谱。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就初中音乐识谱教学谈几点策略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通过教唱歌曲识谱
识谱教学之所以被视为一个教学难题,一方面是由于单纯的识谱学习枯燥无味,学生难以对之产生真正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因为识谱本就带有较强的专业性,客观来说对初中生而言的确是一个挑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转化途径,优化教学方式,而在教唱中识谱,则是一条被证明有效的途径。一般来说,初中音乐在教唱歌曲时使用和附带的乐谱很多,学生在课上学唱歌曲时会很自然地打开课本对着乐谱演唱,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大体来说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音乐中识谱,即对于一些旋律流畅而饱含深情,一听之后即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能随便哼出来的歌曲,可以在熟悉歌曲旋律后再教识谱,而不是先教识谱再教唱。实践证明这样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如《歌唱祖国》,不仅旋律流畅,而且通俗易唱,基本上只要听过几遍,都能凭着感觉哼出来,而事实上在正式学唱前也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这首歌,很多学生是“耳熟能唱”。當学生熟悉其旋律会唱之后,再来识谱,自然事半功倍。
二是从典型的音乐中识谱。这里所谓典型,意思是方便于学生感悟音乐符号,歌曲往往表现为强弱对比强烈,或速度对比强烈,又或者特殊演唱符号集中等鲜明特点。举个简单的例子,国歌中的三连音就很有特点,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钢琴弹出曲子前奏,问学生是什么曲目,而后让学生讨论刚才用的是什么节奏,逐步地让学生掌握三连音的特点,完成这一步,识谱和演唱也就没有难度了。
二、通过器乐演奏识谱
在初中音乐课程中,器乐的演奏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来说,其难度要比学唱大,因此所用的乐器都是比较简单的乐器。通过器乐演奏来识谱,其基本的道理是,器乐演奏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其精神会自然而然地贯注到识谱上,诸如音符、节奏、调号等项,会于不知不觉中形成深刻感觉,这无疑能大大加深学生对曲谱的认识,有利于其识谱能力巩固和提升。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分别演奏一样乐器,还可以再配上歌唱组和表演者,不仅能很好锻炼学生的识谱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总体上提升课堂效果。
例如在学习《瑶族舞曲》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混合集体练习,取具体是将所有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第一小组击小鼓、第二小组打小镲,另外两个小组则分别唱歌和挥动彩绸舞蹈。在整个进行过程中,教师是“总导演”和“总指挥”,教室内充满了欢快轻松、令人愉悦的气氛。学生们都投入进了这样的艺术表演中,主观能动性和音乐潜能也得以较充分的发挥,整节课取得了令师生都感到满意的理想效果。
三、在拓展提升中识谱
学生在初中音乐课程中接受的教育和训练属于初级范畴,其认知能力和鉴赏水平自然不够成熟,同时在音乐方面的积累也还远远不够,包括常识、体验、感悟等各个方面,简言之,初中生音乐综合素养还远远谈不上。而这一点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识谱能力的提升。如果把综合素养比作“内功”,则识谱就算是外在的“招式”,内功深厚的话,自然无往而不利。因此,我们还有必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拓展一些音乐知识,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身情况多接触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适当拓展视野和提升鉴赏能力。这当然是一种长期的过程,以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地增广知识面,助力音乐素养的提升。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应合理拓展,随时注意帮助学生拓展音乐视野和知识面。比如在学习《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述梁祝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以便于学生更深切感悟曲子韵律中所蕴含的情感,而后以古筝或钢琴演奏时适当拓展关于所使用的乐器产生、发展以及特点和优势;再比如学习《瑶族舞曲时》拓展一些关于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大战,从而对其识谱能力的提高发挥间接的促进作用。
综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初中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即通过教唱歌曲识谱,通过器乐演奏识谱,在拓展提升中识谱。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应积极探索和总结有效的策略及方法,以期不断提升识谱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伟琴[1]. 初中音乐识谱教学[J]. 中学课程资源, 2014(5):14-15.
[2]张莲. 探析初中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J]. 北方音乐, 2018, 38(21):208-209.
[3]徐鸣.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1):191-191.